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范文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武陵山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领导有力,专人负责

研究发现,武陵山区的许多中职学校纷纷成立了以校长或书记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不但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的专项财政预算,而且还从学校原本紧张的人员安排中挤出专人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全面开花,全员参与

在各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学校的党、政、工团上下一心,充分发挥职代会、教代会、共青团的作用,积极动员包括党员、团员在内的广大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经济建设为后盾,以模范建设为动力,以班级建设为突破口,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全面开花、全员参与建设的喜人局面,使校园文化建设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进而成为广大中职学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三)层次分明,主体明确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层次分明,主体明确。在宏观上以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核心,负责协调、统筹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中观上以处室、班级为单位,具体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微观上以工作室、寝室为单位,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许多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处室、班级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具体承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等工作。

(四)形式多样,主题突出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许多职业学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重体现形式的丰富多样性,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鲜明突出。不仅如此,一些职业学校除了关注常见的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之外,还十分注重开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培训文化的建设工作,许多中职学校形成了处处有文化、样样是文化、时时见文化的良好建设氛围。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职业学校也特别注重突出一个主题:爱国爱家、尊师重教。如贵州省玉屏县职校的萧笛课程等体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武陵山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研究者还发现,该区域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离企业,民族特色不足

综观该区域内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不难发现,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企业文化地位缺失。该区域内各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本地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研究着力点,而且还刻意回避了对本民族文化深度与广度有机融合的建设探究点,结果导致一些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充分体现该民族的文化特色。以中职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为例,研究表明,该区许多中职学校缺乏企业实训基地,与企业结合不紧密,课程文化建设中明显缺少企业气息。另外,素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贵州“铜仁傩戏”及闻名全国的贵州“松桃四面鼓”等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明显缺失。

(二)个性不足,缺乏中职特色

研究发现,武陵山区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就是个性不突出,许多中职学校仿效普通高中的做法,缺乏具备中职特色与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样本。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例,如在制定教师进修制度时,许多职业学校总是仿效普通高中的做法,以普通话等级、学历层次高低作为评定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而对“双师型”“双证型”这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制度文化建设标准却考虑得不够,结果导致这些活动没能有效彰显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个性与特色。

(三)思维定式,市场气息不浓

研究表明,武陵山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思维定式等现象,没能及时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市场气息不浓。如在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职业学校惯用传统文化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道酬勤”“宁静致远”等来统领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而对知识经济时代“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极具企业特色和行业特征的校企合作型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却缺乏探寻动力,结果导致一些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明显的市场气息。

(四)规划失调,文化结构失衡

通过研究者的现场查看发现,武陵山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的硬件文化建设工作。突出表现在一些职业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一味地求大、求多、求全,不但缺乏科学有效而又长远的发展规划,而且还鲜有对本地区潜在生源、区域经济特点及自身发展潜能的科学严谨而又适切的论证,盲目地认为学校的办学规模越大、办学设备越齐,就会吸引越多的学生来校学习。结果在这一理念的领引下,许多中职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将关注点落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文化建设工作上,把着力点放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硬件上,致使一些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结构明显失衡。

(五)管理缺位,文化功能紊乱

研究者在仔细整理访谈记录后发现,武陵山区一些中职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致使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功能紊乱。如有些学校的绿化面积较少,卫生状况和校容校貌较差,环境文化建设力度不大;有些学校的食堂、宿舍管理不够规范,安全意识较薄弱,制度文化建设明显不到位;还有个别学校连最起码的学生宿舍、学生课外活动场地、学生实训基地等都没有充分配备,物质文化建设功能明显紊乱与缺失。

三、武陵山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面对问题,各中职学校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突出时代主旋律,创建以开放性、市场性、职业性、企业性、民族性、革命性等为鲜明特色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一)扩大“开放性”,构建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融合,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首先,要求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认识到各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大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包括制度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类别的建设工作,进而使得各种类别文化建设工作得到科学而协调的发展;其次,要求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与区外、省外、国外各中职学校的优质校园文化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最后,要求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与域外、省外、境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市场文化、职业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有效沟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进而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最终使得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突出“职业性”,构建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中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中职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特征来开展,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物质文化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都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对各中职学校来说,不但应加大包括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建设工作的力度,而且还应加强包括专业操作规范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建设的程度,增强涵盖校外实训基地课程文化建设的效度,甚至还应拓宽包括校企联欢、技能竞赛等形式在内的活动文化建设的幅度,通过力度、程度、效度和幅度的不断加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功对接,从而使各中职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工作弥漫着企业的气息,借以增强中职学校师生对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构建起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围绕“市场性”,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

中职学校无论是课程开发、专业设置,还是基地建设、创业就业,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规律来调节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不断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为此,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式的框架,认真处理好传统与创新、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能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校园文化,进而为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切实的精神动力。

(四)夯实“企业性”,构建具有浓厚企业气息的校园文化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着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紧密联系企业。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在短时间内融入企业环境,适应企业文化,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员工,不但是各职业学校教学工作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而且更是当前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各职业学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要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的要求,不断增强教职员工的企业意识;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时,要积极邀请行业企业界知名人士和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来校进行就业、创业思想教育,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等;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要加强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争取企业的资金和设备;在进行课程文化建设时,要通过“订单”等多种培养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使学生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在进行活动文化建设时,要以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对先进的企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五)注重“民族性”,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作为保存、传递以及创造、更新文化的实践活动,必然会打上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武陵山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很高,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深挖民族文化的魅力,突出民族特色。比如,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一些诸如贵州省玉屏县侗族的萧笛和德江县苗家的傩戏等特色专业,在课程文化方面可以开设一些像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的摆手舞、湖南省湘西州苗族的面鼓之类的民族文化课程,从而结合民族文化的实际不断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使各职业学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以“质”生存、以“特”取胜。

(六)传承“革命性”,构建具有红色特征的校园文化

武陵山区大多数地方属于革命老区,现有革命遗址、烈士故居、革命纪念建筑物几百处,如贵州铜仁的周逸群烈士故居,贵州印江木黄镇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湖南湘西永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北恩施的叶挺纪念馆,重庆酉阳的赵世炎故居等。这些革命遗址展现了、关向应、任弼时、王震、赵世炎、叶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迹。针对这一优势,该区的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传承革命性,加大课程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突出革命老区这一区域优势。比如,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一些以革命老区为辐射中心的旅游专业,在课程文化方面可以设置一些以关向应、任弼时、王震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为主线的道德教育课程及职业指导课程,在活动文化建设上可以通过革命老区考察等来教育学生,从而多角度、全方面、跨时空、多层次地建立具有革命传统的校园文化。(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梁成艾单位: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