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空间重塑更新思考范文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空间重塑更新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空间重塑更新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空间重塑更新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提高,然而城市的大拆大建使街区的文化定位和历史资源逐步丧失。因此,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存,如何凸显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对历史文化区的改造来保护传统文化等问题已成为城市设计发展中的关键。文章以西安市和成都市两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改造修建后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思考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重要性。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空间形态;空间重塑

一、历史文化街区对于空间塑造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历史进程中逐步依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空间序列等因素而形成的时空表现形式。一个城市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是该城市内居民在城市历史变迁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集体记忆空间,对于区域外的人们来说,其也是区域外人们对城市定位的重要识别标志。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1]城市的空间魅力在于对城市特征的重现,而记忆的艺术魅力使城市形态由瞬间转变成永恒,从有限扩展为无限。在城市历史中,空间的重塑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众所周知,阿尔多罗西所提出的“类型学”是将城市看作建筑一样,归纳为几种特定的形式和种类。城市的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群,而建筑与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则是类型和形态的具体研究内容。罗西解释为,“任何建筑总是与城市相关联的,并以某种方式表达城市的文化背景,甚至关系到城市的性质。”[2]吴良镛院士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提出了“旧城整治的有机更新”理论。他将旧城按照建筑环境质量分为五类地区,并且解释道:“其中第二、三、四类保护地区可以区别对待,即将最破烂的予以更新,一片片地整治,以新代旧,也许能找到一种投资少、受益较快的方式,并且也有利于古城风貌的保护,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有机更新’论。”同样的,吴先生曾说:“如果说欧洲传统的交往空间主要在广场,中国的则应是街道。”[3]因此,说我国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具体体现就是街区的地域体现,而历史文化街区便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历史代表。

(二)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价值体现城市空间的形态影响因素是众多的,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留和改造对于城市空间的重塑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城市需要文化,需要特征,更加需要符号性的地域文化代表。因为历史文化街区是人们感知城市空间最为直接和感性的区域。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所言:“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4]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空间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改造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来重塑城市空间形态,需要对街区空间的形态、尺度以及节点界面等的设计分析,寻找出能体现空间特色的价值体现。而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地域价值等。

二、实例分析

(一)西安市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北院门回民街是西安主城区核心地带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其地理位置位于钟楼以西的西大街东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原西安市政府大院西华门大街,长560米,宽15米,主要是明清建筑风格。而在广义上,回民街包括其周边的化觉巷、西羊市和大皮院等街区,从而形成整个鼓楼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它以回族饮食、伊斯兰宗教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以及历史古迹旅游观光为主要内容,是当地居民以及过往游客经常光顾的街区,同时它也是西安城历史符号的代表之一。

1.空间尺度失衡回民街空间布局是店铺沿街道两旁直线排列,整个空间尺度从数据上感知较为宽敞。然而在实地探访之后,会很清晰地感受到,街道的拥挤以及两旁建筑的杂乱无序。其原因基本可归纳为:一是店铺出店经营,严重挤占人行道的空间,致使游客通行不畅;二是街道两旁建筑功能主要为餐饮和纪念品销售,店铺的私搭乱建严重。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都不够统一,街道的整体形象遭到破坏。街区内包括几处具有明显关中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府第宅院,同时该区域内也包含若干个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清真寺,但这些建筑并不是标准的穆斯林风格,而是具有强烈的古代中国建筑风格,这也可能是由于在当时历史环境之下,西域文化结合中国特色的表现。总体来说,回民街建筑风格本应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建筑风格,但由于后期的规划不当导致历史街区的建筑文化特色不够明显。

2.空间舒适度不足回民街空间围合感较为强烈,南端的鼓楼建筑定位街道的起始点,而北部的结尾采用明清风格的牌坊,提示游客空间序列的结束。但与大部分线性空间序列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同,空间内的秩序感虽然强烈,然而街道内部的景观节点和空间趣味性不足。基本上,只有街道两端的鼓楼和牌坊可作为空间观赏性的景观节点,缺乏对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重点突出,同质化现象也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渐渐显现。

(二)成都市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大慈寺街区地处成都闹市核心位置,紧邻春熙路购物片区,街区的南向为成都市主要道路东大街,且与四川省政府南北相望,而它东侧区域的主要功能定位是行政和办公,同时也与天府广场距离较近,总体来说大慈寺街区地理位置优越。大慈寺街区内部主要为大慈寺、六处保留的院落和建筑以及商业气息浓厚的远洋太古里商业区。改造后,该街区的定位就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新与旧的和谐,以及慢与快的生活感受。

1.合理的建筑遗产保护大慈寺街区在改造之初,最急需解决的是场地内的建筑群保护和交通空间的规划等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的关键也应是焕发历史建筑的生机。广东会馆、欣炉、马家巷居士禅院、章华里7号和8号民居、笔帖式15号府邸等院落均是项目基地内应重点保护的建筑,都位于整个街区南部,与北部的大慈寺隔街相望。整个空间秩序表现为大慈寺院落统领若干个小院落群。对于基地内原有的历史建筑,规划时并未采取全部拆除方案,而是通过修旧如旧的的保护手段,保留原有的川西民居的院落形式,可以看出大慈寺街区内历史保留建筑和街巷的面积在整个改造方案中占有的比例达到了35%左右,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将本街区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交通空间的规划依旧是将重点道路北糠市街和大慈寺前的东西向道路保留,并且未将场地内整体的道路规划推倒重来,而是尽量保证内部路网的完整性,保持原有的网状布局状态。这些建筑遗产的改造手法充分重视整个街区的空间尺度感,并未因场地原状的院落使后期的改造方案有所限制和制约。大慈寺的中轴对称在空间形态上的再次塑造,对于整个街区的空间感起到引领作用。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宜人,并未因追求商业建筑利益而选择将比例异常化。

2.适宜的道路尺度大慈寺区域项目改造规划设计时老街巷是若干限制之一,历史上大慈寺庙前就是街市,比如纱帽街、糠市街、油蒌街等等,每条历史遗存的街道都需要保留和退让。改造后道路尺度共分为四个等级,即13米、10米、7米和4米道路净宽的街、里、巷等级,也包括新修建的与寺前广场相邻的6米宽的字库街文化遗产走廊。规划后的道路更具合理性,也与功能要求相符合。在未改造时主要道路为大慈寺前的横竖两条道路,形成“丁”字平面,而其余次一级道路则主要围绕六处保留建筑。改造后道路升级,整个路网遍布场地内,实际上也是为了符合远洋太古里商业需求。路网的重新规划并未完全抛弃原有规划道路,而是采取新旧路网叠加的方式,也寓意着大慈寺街区延续历史的繁荣和空间的个性。

3.多样的空间形态(1)原有空间的保留大慈寺街区整体平面呈南北长轴矩形,北端主要为大慈寺遗址,寺庙中轴线延伸至寺前广场相交于字库街文化遗产走廊,与北糠市街相连,起到整个场地核心的作用,南北相交的两条道路对应场地内的横竖轴线,强化空间的序列感,轴线的引导作用凸显。大慈寺周边空间格局在未被改造前已被破坏殆尽,许多原有建筑破坏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本应坐北朝南的空间格局被打破,在未被改造之前,入口被安置在北面的后门,从而影响这一历史建筑的空间秩序及对街区的空间序列的引导。出于对大慈寺的核心作用及重要地位的考虑,在规划改造后恢复南向的主入口,并增设影壁,强调空间的起始感,也是对整个场地的空间轴线序列的修正,并且在寺庙周围设置保护空间,从而维护整个大慈寺的尺度,形成“一心两侧”的空间格局。(2)开放空间的重构东西两个新增的开放商业广场以及对原大慈寺广场改造而成的漫广场为大慈寺街区中主要的空间节点。西边广场连接城市公共交通,成为街区最主要的一级入口。从西广场进入太古里,我们可以发现广东会馆和欣炉两个历史保护建筑限定整个入口的空间场所感和围合感,从而也形成了街区入口标志。街区的整个核心是漫广场,在大慈寺的正门前形成开敞空间,也可以作为整个场地的景观节点。广场经常开展以成都特色的“慢”生活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这也就是建筑理论家舒尔茨所说的场所精神:“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体规划将场地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以大慈寺周边空间为主的核心内圈,称之为“慢里”,主要是根据大慈寺的功能定位,即便周边也存在着商铺,但这些商铺的定位也是慢生活的精致美食,以及增添空间多样性的广场、景观小品等趣味空间,所以可以感受到肃穆敬重的宗教氛围被精致的市井生活氛围所包裹。而外圈被定义为“快里”,代表的是成都文化的动感和时尚,也符合成都人对于快时尚的追求。

4.融汇传统和现代元素的建筑形式“青瓦出檐长,穿斗格子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生动地描述了川西住宅的建筑形式。而在大慈寺街区内,虽以商业为主,但依旧吸取了四川地域建筑的文化符号。建筑主要是以院落的形式呈现,数量超过30个,形成低建筑密度的商业街区和开放空间。一方面是呼应原场地保留的建筑院落,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整个场地的向心性。场地空间内虽为独栋院落,但二层基本用过廊连接各个建筑,使得交通空间向竖向延伸,跳脱出中国传统院落平面空间排列秩序,增加空间的多样性。从建筑单体角度探析,川西民居风格的瓦片坡屋顶、木色的屋檐以及白粉格子墙等建筑特征都被运用在项目建筑内,但是并没有被传统风格禁锢思维,同时在设计时注入现代建筑风格强烈的大片玻璃幕墙。

三、结语

由于我国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起始较晚,进展较缓,但步伐较大,所以在改造进程中面临较多现实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历史街区空间形态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被强加一些并不适应街区本身的空间功能要求,使得其承受能力下降。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不足对于城市空间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街区老旧街区老旧主要是指街区空间形式落后和建筑的陈旧。由于历史街区普遍存在时间较长,街区原本的规模、功能以及空间形式可能已经不太适应现今人们对历史街区的需求。而历史街区基本处于城市的老城区和城区核心地带,街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街区本身也对所处区域有一定的正负影响力。对于历史街区内的建筑保护一直是街区改造项目中的重点问题,原因是遗留建筑是街区文化最好的体现,也是时代的象征,然而,在许多历史街区中建筑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基本是砖木结构,建筑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建筑如何保护同样重要。

(二)改造方式不当不同的历史街区所应采取的改造方式也应不同,现阶段历史街区保护的同质化严重,历史文化特点不突出,正是由于改造方式选取不当造成的。部分项目在改造时采用大拆大建的的方式重新规划街区,对街区原有的风貌保护不足,本应体现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的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城市建设中被轻易拆掉,从而使历史街区的空间形式、道路尺度被破坏,导致观者的不适。也有一部分街区在改造时盲目追求某些风格,随意为建筑物增添风格式的外衣,导致建筑物本身的肌理丧失,千街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基础设施缺乏街区改造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街区在改造时只追求形式,缺乏人文主义思考。此外,因为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把握不足,设计者在对相应设施布局时丧失准确的判断力,具体体现在休息设施的不健全、服务咨询功能的不完善、标识导引设备的不清晰、卫生设施的数量不足,这些在前期规划改造时本应具体考虑的细节未被重视,使得街区的游览体验感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历史街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度都要比预期小很多,也导致街区内的空间感的不佳,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的进一步重塑发展。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并不是简单地对旧有的空间格局进行修旧如旧式的保护或者是整体翻新,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场地的物质表面,其最终目的是维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性,使历史街区可以融入整个城市空间的塑造中,同时对城市的重塑提供积极的影响力。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中,无论是街区的功能定位还是空间的结构重整,都应考虑到现有空间秩序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该也是动态的,且是持续与永恒的,我们应该抛弃浮于形式的保护原则,而更多关注场所层次的空间感受,并延续场地中蕴含的哲学与文化精神,指导我们对城市重塑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71-572.

[2]罗西.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0-131.

[3]吴良镛.城市美的创造[N].中国建筑学会,2013-12-19.

[4]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61:29-30.

作者:路彬 李营辉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