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张德彝外交生涯的思想轨迹范文

张德彝外交生涯的思想轨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张德彝外交生涯的思想轨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张德彝外交生涯的思想轨迹

张德彝(1847—1919)原名德明,后改德彝,字在初,一字峻峰。祖籍福建,后迁至辽宁铁岭。清初合满蒙汉三族时,张氏祖辈归于汉军镶黄旗,入关后世居北京。张德彝自幼入私塾读书,“家贫,学费每给于祖舅氏”。因为颇为聪颖,于同治元年在嘉兴寺通过了由文忠公(文祥,同文馆的筹划人之一)举办的考试,以“义学生”的身份,进入同文馆学习英文。张德彝凭着他扎实的功底和刻苦努力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他因成绩优秀被多次授命出使外国,从随员、翻译、参赞再到后来的驻英公使,仕途之路较其它“正途”荣耀的多。最重要的是他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细心观察西方,为后人留下了70多卷、大约200多万字的海外游记,成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史料。

1、张德彝对西方的认识

张德彝八次出洋,前后约四十余年,大半生都在西方游历,因此他对西方的认识较全面深刻。张有诗云:“多游邦国见闻广,久历风尘心地宽”,足见他见识之广,认识之深。他一贯秉持“虽辱承译事,而一切密勿阙而不书”的原则,把所到之处“见所闻见,山川风土,语言文字,下及草木鸟兽鱼之细,悉笔诸书而详记之”,让我们可以详尽的了解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

1.1西方政治经济方面。张德彝第一次出洋虽主要为风土观光,但也去参观了英国的议会大厅。张较为详尽的介绍议会情况,是他随郭嵩焘驻扎英国时,随同马清臣进入议会旁听,他介绍了议会讨论政事,可互相反驳辩论,表决统计票数,宣布结果,“利病之当兴除者,曲直之当申辩者,随时布闻下院而上陈之”。张德彝对此民主政治赞誉很高。张德彝也提到了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他记载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工人运动,多是工人为了增长工资,延长休息时间而进行的游行斗争。虽然张的纪录多是简短的,无法看透爆发工人运动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必然趋势,但这毕竟是中国人对世界工人运动最早的实录。对于西国体制的关注,自然少不了要对于西国的军事国防的研究,张德彝对西国武备的强大描写的很多。其中对于西方军制,兵役方面描写的较多。初到英国,张就有幸参观英国的军营,看到士兵的住房、厨房、军医院、军用书房等设施一应俱全。相对于中国的绿营军的军备松弛,作风散漫,这里的井井有条、“人皆勤勉”令张赞叹不已。另外,张德彝在西方时,还参观游览了很多军事博物馆。在伦敦看到了西国古代的盔甲武器,在德国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内的各式大炮,各种军事地图,军服盔甲,水师博物馆陈列的各式战船等等。

1.2西方科技教育文化方面。张德彝在西方游历时,参观了很多的工厂,如造船厂、纺织厂、造酒厂、农机厂、军工厂等等,这些工厂都是机器生产,不用人力。这些机器化的生产在19世纪末的中国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不足为怪。最吸引张笔耕不懈的是那些以机械生产为依托的各种先进、实用的各式发明创造,如电报、电话、打字机等等。西方教育非常普遍,教育水平较高。张德彝在海外呆了多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教育为立国之本,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根本。他在书中写道:“余尝遍历欧西,知民之智愚,视乎识字之多寡。故他很关注于西方的教育。他观察到西方各国都是全民普及教育。“凡西国儿童,不拘男女,凡八岁不送入学者,议罚有例”,西国国民无一不识字,即使是车夫杂役,都能阅读报纸而增长见闻。

1.3西方社会生活。各民族因为地域不同、风气不同、民族传统不同,都有各自反映其民族特色的社会生活习惯,各有利弊。如果从自身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出发,去衡量其他民族的优劣,必有失偏颇。张德彝秉持中立的原则,从“异域人”的角度去客观公正的描述西方社会生活现状的,大到社会制度,小到邻里家常,无所不有。我们在惊叹于他带给我们如此真实详尽的西方社会的同时,也被他所介绍的西方社会所吸引。在此选举其中有别于当时晚清社会的内容加以分类说明。先说饮食方面,张德彝最初对西方的饮食评价很差,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对西餐的最初印象。随着他在西方国家待的时间稍长些,他对西方饮食有了很大的改观,对西餐的批评减少,并且还夸奖西餐做法卫生干净。穿着打扮方面,给张的第一印象是各国服饰都很近似,凡是婚娶会客喜庆的时候,大都穿白色,而孝服则大都是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孝服改成黑色。这与中国喜庆日子穿红色,葬礼穿白色衣服,正好截然相反。西国男女一年四季都佩戴帽子,手套,女子还以戴假发为美。张德彝还发现西国妇女服装颜色多样,样式时常翻新,大都以法国巴黎样式为流行款式。居民住房方面,首先映入张眼帘的是楼房皆一律,整洁宽敞,环境幽雅。这与中国北方低、矮、脏的中式民居建筑有明显区别。即便是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大城市,西方人民也会设法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初到法国时,张住进豪华宾馆里,睡在柔软的羽绒床上,舒服至极,称“若当寒夜迢迢,频来好梦,人之溺于衽席者,又焉肯负此香衾哉?”如此一句戏言,却一语道破了张对于西方人民居住生活舒服享受的钦佩羡慕之情。张德彝在他的游记里用了很多的笔墨在西方城市的下水道、公共厕所、街心公园等设施,流露出对西方文明的感叹。

2、张德彝的思想轨迹

张德彝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受封建思想束缚。现在学习了洋文,走向外交领域,并不是他所自愿的,若不是家道中落,他定是选择苦读圣贤书籍,他朝一日赶赴科举,望能中举光宗耀祖。在海外多年,虽见惯了新奇事物,但仍不改他迂腐的思维方式。在西期间见到西国子女不以孝道为重,结婚后另立门户,子不侍奉父母,媳妇不侍奉公婆,极为不耻,认为缺少教化;张在《三述奇》中记述了当时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的全过程。他虽然客观的记述了当时巴黎人民革命的一些细节经过,内心也充满着对革命军队的同情敬佩,但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员,他错误的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同中国的太平军捻军等是一样的,都是“以下犯上”,是叛勇。深受封建忠君思想毒害的他绝看不出共产国际、无产阶级的力量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的深远影响。张德彝虽在一些事情上认识肤浅,有失偏颇,依然没有摆脱迂腐陈旧观念的束缚。但因其不同于他人的出洋经历,使他能够走出国门,亲历西方带给他的震撼和冲击,视野大为开阔,使他较其同僚带有先进的思想见地,他多少能冲破封建的封锁,正视自己国家的不足,勇于向西方学习。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

3、张德彝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张德彝著书的目的就是“愿海内士君子共闻此奇,得知天下时务之屡变,风景之日新,不诚愈出而愈奇哉”。八本日记中“奇”物多不胜数,其中很多东西在中国还不普及,甚至在中国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张德彝是较早把他们介绍到中国来的人之一。如对钢琴、巧克力、缝纫机、橡胶、电梯、自行车、火车等等新奇的器物还有很多,我们不在一一论述。张所说的“奇”事都是当时在中国鲜有发生的事情,与中国人为人处事方式看法所不同的,与中国民俗相比有优有劣,能使国民择其优者而行之。从十七世纪以来,欧洲贵族通过多种渠道购买收藏中国的瓷器、丝绸、绣品、服饰等等,以拥有华物为贵。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士兵将领更是利用中国战败,变本加厉地从中国又骗又抢了很多的中国字画、书籍、物品等,尽其所能的运回国内,其中不乏珍稀古物。张德彝出洋期间,就在西方各地见到了很多的中国物品。每到一处,张都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积奇馆等展览会场,见到了很多中国藏物。这些书籍、物品一方面显示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野蛮掠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关注。

不管中国文化以前在西方扎根深浅如何,张作为一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晚清文人,也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宣传中国文化,希望能弥补当前中国被殖民统治的窘迫局面,为中国争回些颜面。对于西人索求墨宝,张都有求必应,乐此不疲;张向人讲解了很多中国知识,如中国音乐、见面礼节、饮食、车马、丝绸、中国糖、服饰等等;张受儒家思想教诲多年,他在西期间还不忘宣传儒家思想,在参观布拉格的小学时,应邀演讲,大谈忠孝节义,宣讲中国圣教(孔孟)。当有人问及儒教问题时,张不无得意的夸赞一番。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在西学东渐的大局势下,我们也不容忽视中学西进的存在力量。张德彝在大篇幅的介绍西方的同时,也在以自己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东方道德操守感染着周围的西方人民。他的举手投足,言辞交往之间,都足以让西人感受到东方文明的魅力。张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西方积极的传播中国文化传统。这种彼此之间的亲密接触,带来的是文化交流的更加具体化、深入化。张在西方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西方与中国的距离,促进了双方民族的了解和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