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外知识概念研究进度及分析范文

国外知识概念研究进度及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外知识概念研究进度及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外知识概念研究进度及分析

知识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引起管理学界和企业实践者的关注以来,已经发展了近20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工业社会逐渐演变为以知识的运用为特质和以知识资产来构造的知识社会[1-2]。知识资产已经成为在信息经济下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优势源泉[3]。那么,知识及其管理研究对组织战略优势和生存发展至关重要[4-7],研究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这一战略资源[8-10],体现于知识在创造企业价值过程(技术/产品知识创新)中具有关键性支撑作用[11]。也有学者认为如何管理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基于知识的创新管理新模式[12],才是企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鉴于知识的战略性、可持续性和复杂性,需要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知识的基本内涵予以辨析,只有这样才能知晓管理什么,如何管理,进而如何测度其效益。本文对知识这一概念从哲学思辨开始,结合社会学与管理学方面的进展,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构成,知识的内涵以及知识的分类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促进知识管理的生命力和可操作性。

1知识的内涵

知识的具有战略内涵和行为孕育力,而知识的基本概念从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成为哲学界争辩不休的话题,至今流派众多。这也是导致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这一基本概念模糊繁杂的原因之一。本文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进行定义式的辩论,而是通过对知识概念的梳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知晓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本部分从哲学、哲学—管理学、管理学3个方面对知识内涵予以探讨。

1.1知识内涵的哲学角度研究

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概念首推柏拉图(Plato,428-348BC)的定义:知识是经过验证的信念。知识是一种信念,而且是经过验证的,经过实践检验后而进行思考的结果。2001年,美国西点军校的知识论教授波伊曼拓宽了知识的内涵,指出知识作为具有理性的创造物,是整体能力的结果,即知觉、反思和正确行动的能力的结果[13]。波伊曼把知识的内涵扩展到了人的主观知觉,有限理性的思考和在此指导下实践行为后形成了一定能力的结果。从整体高度贯穿了知识的整个进程,暗含了信息处理、认知模式和行为能力的知识联结特性。与组织学习的双环学习类似,2007年,斯蒂芬对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深入,指出知识是行为修正的结构,镶嵌于个人经验的流程和社会与文化背景的系统[14]。把社会和文化大背景也增加进来,完善了知识的孕育环境。如表1所示。

1.2管理学—哲学交叉角度的知识内涵的探讨

管理学者一直努力从哲学汲取营养,丰富着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内涵,即把知识的哲学内涵引入到管理实践中来,为知识管理实践理论提供必要的支撑。2000年,斯泰西(RalphD.Stacey,2000)通过对复杂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来源于自然科学的复杂理论如果运用到社会科学中,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正和重新定位,并结合米德(G.H.Mead,1934)的精神(Mind)、自我(Self)和社会(Society)的演化哲学理论,认为知识就是人们之间的意念与沟通之间的产物[15]。意念存在于个体中并涌现和受制于群体中,往往受到个体经历、价值观念、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是个体心智模式的基础。通过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不断相互反映,修正其个体的意念和行为。斯泰西强调知识是个体之间相互反映而形成的产物,知识场所为个体,而乔治和丹尼尔(GeorgSchreygg,DanielGeiger,2007)强调知识是社会系统的产物,存在于社会中。由于管理研究中知识的概念比较繁杂、不清晰,乔治和丹尼尔对知识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基于科学哲学(哈贝马斯Haber-mas,1986)和语言哲学(柏格曼Bergmann,1958;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22)认为知识基本上依存于交流(Communication)和反映(Reflection),构建于社会交流过程中[11]。

1.3管理学研究中比较代表性的知识内涵研究

在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很多学者进行了各自具有特色的知识内涵研究,本文仅对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概念予以探讨。日本学者野仲郁次郎(IkujiroNonaka,1991,1995,2006,2008)对柏拉图的知识概念进行了具体深化,认为知识是人际间个人信念朝“真实”的方向实现验证的动态过程[7]。强调知识是实现验证的动态过程,把知识的内涵由静态属性转迁到了动态过程,知识具有时间演化属性,战略和信念导引功效。第一本《知识管理》专著的出版者,具有会计背景和企业实践的著名知识资本计量专家斯威比(Sveiby,1997)认为知识具有行为指导内涵,进而形成能力,指出知识可以理解为采取行动的能力[16],进而对企业的知识予以评估和测度。可以说把能力和知识联结在一起,但是知识载体,个体价值观念等心智模式被忽略了。1998年,达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义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17]。这一概念指出知识的动态组合特性,知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知识的来源

在哲学研究中,对知识的来源/知识怎么产生的辩论一直促进了知识内涵的丰富,提高了对知识这一概念的认识。首先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53)。他们认为知识是由经验驱动的,存在于我们记忆和大脑景象中,没有被我们感知的东西(知识),那么它们是不存在的[18]。后来维尔•杜伦(WillDurant)进一步发展认为任何事物的知识仅仅是对它的感知。那么知识就存在于人类的神经系统(KennethBoulding,1910—1993),并作为有机系统需要人们生活复杂性来维持[19]。与该学派相对应的就是法国的笛卡尔学派。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人们的推论演绎的过程而产生的,哲学家罗素(BertrandArthurWilliamRussell,1872—1970),进一步指出知识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意念中,不是来源于我们的感知。后来著名的哲学大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对这两个学派进行了集成和综合,辩证的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先验知识,另外一个是后验知识。米勒(Mller-Merbach,2007)根据康德(1724—1804)基于先验和后验的知识创造2个路径,指出知识可能涉及5种后验知识:人造结构(man-madestruc-tures)、科学发现(scientificdiscoveries)、纯粹实证事实(purelyempiricalfacts)、社会公开(socialdis-closures)和行为假设(behavioralassumptions)[20]。这仅仅是对知识存在的形式进行分类,强调知识的实践反馈修正特质。如表2所示。

3知识的构成/分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ca.384-322BC)提出任何事物(包括知识)具有4个构成元素:具体内容的材质,材质的存在结构和形式,具体操作的产品进程,产品的目的和用户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深深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知识。维格(KarlM.Wiig,1993)提出知识包括事实、信念、观点、判断、期望、方法论(Methodology)与操作知识(Know-How)[21]。受到信息科学与技术影响的阿拉维和琳达尔(MaryamAlavi,DorothyE.Leidner,2001)提出知识包含几个方面:精神、物体目标、流程、获取信息的条件和能力[22]。达文波特等(ThomasH.Davenport,LaurencePrusak.1998)定义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这些研究是从知识的内容角度对知识的构成予以探讨,见表3。除此之外,还存在属性角度的分类:米歇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962)的个人知识理论提出知识具有隐性和显性两个属性,人类真正具有个体行为的差异来源于其隐性知识能力[23],该理论构成了野仲郁次郎的知识创造螺旋的理论基础,给知识管理的研究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也是知识管理从1990—1995年的信息为主研究转入到2000年左右的隐性知识研究高潮的哲学基础动因之一。而后许多学者在此范式下进行了深入研究。1996年,斯本德(JCSpender,1996)对知识管理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概述性研究,在野仲郁次郎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基础上增加了个体和群体知识分析维度[9]赵春伟(ChunWeiChoo,2001)把知识分为3种类型:隐性知识、显性(规则)知识和文化知识[24]。突出了文化这一社会特有产物在知识中的映射。1995年,布莱克勒(FrankBlackler,1995)指出知识的概念是复杂的并与组织理论密切相关,结合知识在组织中的镜像提出知识种类:具体化(Embodied)、内嵌化(Embedded),头脑化(Em-brained)、文化化(Encultured)和编码化(enco-ded)[25]。该分类基本涵盖了知识在组织中存在的不同形态,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多维视角的探析。而具有哲学背景的波伊曼(LouisP.Pojman,2001)根据对知识内涵的确证,把知识分为:熟悉的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和描述/命题的知识3种主要类型[13]。如表4所示。

4知识分类的新视角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对人类的行为区分为3种:技术性行为、社会性行为和伦理性行为。米勒(HeinerMüller-Merbach,2006)进一步进行了延伸,提出了技术性知识、社会性知识和伦理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框架[27]。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知识进行了探索性的分类,没有进一步详细阐述其内容和三者关系。顾基发和朱志昌(1994)通过对系统方法论发展进行回顾,借鉴东方系统思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理理论(WSR)。物理就是研究可管理知识的技术物质方面属性;事理是指构建知晓过程的认知机制;人理涉及对知识持有者的社会—政治关联的治理。朱(ZhuZ.C.)认为这是一个整体性方法,集成整合了技术、人的认知和制度[28]。该理论可作为组织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支撑。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rgenHabermas,1968/1971)在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知识理论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从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antholo-gy)的角度指出对应于人类的技术旨趣(technicalinterest)、实践旨趣(practicalinterest)和解放旨趣(emancipatorinterest),人类社会形成“经验—分析的、历史—诠释的和批判的3种不同的知识[29]。那么相对于社会单元的组织而言,组织的知识也具有技术子知识、社会子知识和伦理子知识。

从知识功能属性来分为:社会性知识、技术性知识与伦理知识。社会性知识就是人与人之间交互响应,更新其心智模式,形成群体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技术性知识就是主要以客体为对象形成的技术系统(物体、技术、自然科学)。伦理知识就是关于主体的价值观、伦理观等,在组织中是组织文化、企业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知识为客体与主体的系统联结,是主体和个体之间相互的映射与涌现结果。知识首先是知识主体—人从实践中体悟到的,并且以行动的方式运用到实际人类活动中不断进行思考的产物。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存在于个人生存经历和社会发展相互反应过程中,不断对人的行为进行修正,同时也进行自我的更新。知识是整体能力的结果。知识不但包括解决问题的直接技术和方法(技术性知识),还要包括关于人的组织和管理(社会性知识)和关系人类行为道德准则的伦理体系(伦理性知识)。

该分类更加全面系统地剖析了知识管理中知识本身,从社会、技术、伦理3个方面整体性的处理管理问题。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是基于组织技术研发的过程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外延,故其实质为技术知识管理研究[7],聚焦于知识的技术维度,解决具体问题可能比较有效,但是从组织系统的角度融入组织管理中就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的惯性导致新的技术变革的失败,组织文化受到冲击甚至破坏,而从社会—技术—伦理的三维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就能更好把知识管理融入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