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网络文学崛起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网络文学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格局,也对传统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网络文学的“巨存在”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网络文学的观念转型为文学研究增设了新的理论命题;而网络文学的技术规制则开启了临场互动式的文学研究方法和大数据分析的学术范式。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研究;集群式创作;互动式批评;大数据分析
网络文学的爆发式增长,不仅以巨大的作品体量和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改写了中国文坛的总体格局,还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提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给未来的文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更新带来了可能。文学研究要适应新时代的文学发展,获得回应现实的能力,就有必要弄清楚网络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类型的崛起给文学研究带来了什么,又影响了什么。
一、网络文学的“巨存在”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也会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研究,而一个时代的文学研究不可脱离那个时代的文学而存在。自打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以规模化生产挺进我国文坛,短短20余年间,便以庞大的创作群体、浩瀚的作品存量和数以亿计的读者,成为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历史性存在。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7.72亿,其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为3.44亿,占手机网民的45.6%[1]。另据45家重点文学网站2017年底的数据统计,各网站原创作品总量高达1646.7万种,其中签约作品达132.7万种,仅2017年就新增原创作品233.6万种,年新增签约作品22万种。并且,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内容提供者,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大众泛娱乐文化市场。这些年来,由网络原创小说下载出版的纸质图书6942部,改编的电影1195部,改编的电视剧1232部,改编的游戏605部,改编的动漫712部[2]。如此巨大的文学存在,已经给传统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提出了新的文学问题,并且让网络文学研究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使命。我们看到,由网络与文学“联姻”启动的“文学场”的位移,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文坛平衡,形成了一个“倾斜的文学场”。20年来网络文学的“马鞍形”上扬态势[3]①,使中国文学从“三分天下”———以纯文学期刊为代表的精英文学、以图书出版为代表的市场化文学和草根崛起、“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走向“一家独大”———网络文学已经以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广泛的阅读受众,快速发展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巨存在”,其发展规模和文化影响力已使它成长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学类型,并瞬间切换出当今文学研究位面的场域转移、边界拓展和视野更新,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大大拓宽了学术视野。此时,传统的文论研究依然有效,但文学家族的“添丁加口”并后来居上,无疑将呼唤更多的人去直面今日新的文学现实,厘清新的理论资源,把握新的更丰富的研究对象,以“接地气”的研究增强文艺理论的创新活力。我们看到,由媒介革命带来的数字化文学转型不断以新的文学现实吸引人们的目光。譬如,从创作环境看,网络文学要面对的语境不仅有现实世界中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审美关系,而且还有人性化的虚拟空间,包括智能生物、高级机器人等由高科技创造的新型生物;文学创作主体不仅是由社会分工决定身份的作家(),还包括超越日常身份而在“赛博空间”里相互交往的网民;文学载体将不再是千百年来置身于木牍、竹简、布帛、纸张等相互分割的硬载体的“文本”,而是网络上彼此融通、声情并茂、随缘演化的“比特”式超文本或超媒体;文学生成的主要方式将不再是目标明确的有意想象,而可能是随机性和计划性的新的结合;文学所奉献的对象将不再是从事仪式性、膜拜性静观与谛听的读者或听众,而是积极参与、恣心漫游的用户;文学内容的来源也将不限于独立于文学活动并先于文学活动而存在的“客观生活”,而是和创作内容融为一体、主客观不可分割的“数字化生存”[4]。这些在过去不曾出现的现象,均成为网络时代文学研究需要面对和回应的对象。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今日中国文学的一部分,那么,直面这些研究对象就应该是文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责任,文学研究者有责任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学研究范围,使其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网络文学观念转型为文学研究增设了新的理论命题
网络时代的文学研究必须面对并回应网络时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而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时代最具标志性的文学现象和最突出的文学问题。显而易见,网络文学依然是文学,也应该是文学,但网络文学又是不一样的文学。领域不同,对象不同,所涉及的理论观念和问题就会有所不同。比如,面对网络文学的新现实,文学研究的思维触须需要探寻这样一些新命题:网络作家与读者的“线上互动”对创作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网络大神的“成神之路”,即由“”成长为“作家”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否有规律可循?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如类型小说的“续更”式创作等)对文学品相、文学功能、文学消费有何影响?网络文学从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演变机理何在,又将引起文学生产方式怎样的变化?网络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金手指”、“玛丽苏”、“二次元”、“爽点代入”等,其产生的原因何在,对文学审美的意义是什么?文学创作从传统的前喻式“把关人”向网络时代后喻式作品效果的市场验证转换,它带来了哪些文学观念的改变?还有,网络文学从早期的“草根生长”到后来的商业模式和“数据为王”,再到随后的“IP热”,陆续被主流文化和娱乐市场双重接纳,以及新近开始出现的“策划人”制度,实现集群式协同创作,即一个作品的创作从创意发起,到大纲确认、内容构成、IP孵化、商务合作立项、剧本创作、后期制作等,均围绕策划人来布局和展开,由策划人操盘,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在哪里,其对传统的文学创作范式带来哪些挑战,前景如何?等等。尤其重要的是,对文学研究而言,网络文学绝不仅仅是在“文学”前加了“网络”二字那么简单,即不只是改变了文学的媒介和载体,它还改变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乃至文学的逻辑本原性问题。我们看到,网络文学的崛起让一系列传统的研究命题悄然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文学是什么”———在网络文学看来,它是虚拟世界的自由表征;“文学写什么”———网络写作是数字化生存的本真叙事;“文学由谁写”———网络创作主体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还有网民参与和网站编辑介入;“文学怎么写”———以比特叙事的技术文本实现电子代码的形上学;还有,“文学干什么”———自娱以娱人的功能转换成为虚拟世界创作的“波普”情结。在这些逻辑原点转型的过程中,媒介的力量已不仅仅是“媒介”,它还是文学的存在方式和艺术的本体;不仅是新文学的载体和工具,还是它的活力之源与“生产车间”。不仅如此,就在媒介变迁和观念嬗变的同时,网络文学还在传统的“作家-作品-读者”的基本流程上增加了“网站管理”和“产业经营”的新维度,这一维度能对文学生产和传播形成强大的干预性。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文学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改变,网络文学所蕴含的众多文学观念和理论命题大大拓展了传统文学研究的边界,丰富了文学研究的学术视域,为文学研究开启了新的思维空间。究其实质而言,无论是传统文学研究还是网络文学研究都是文学研究,它们要面对的都是整个文坛,要研究和回应的是全部文学问题。持论有先后,学术无禁区,研究传统文学抑或研究网络文学,区别只在于对象、问题和特点的不同,或使用的方法可能有异,而并非“研究”本身有什么不同。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文学研究者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学现实,探讨新出现的文学问题,让文学研究的锋芒成为抵达和解答文学新问题的利器。当下的网络文学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的历史拐点,尤其需要文学研究的深度介入,关注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如数字化时代文学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历史合法性确证;网络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博弈关系;网络写作对文学诗性的技术祛魅与艺术返魅的实现路径;网络性表意体制转换之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逻辑依存关系;新媒介话语的审美规制与作品文学性建构的适配性张力;赛博空间的虚拟真实与文学价值的生成方式;网络语境下商业化写作对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掣肘;网络时代文学的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有何变化又如何建构;网络文学“IP热”与泛娱乐产品的精品化;政府引导、民间发力与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新格局;打击盗版、净化网络与网络时代文学生态的优化;“剑网”、“净网”行动和版权保护对网络文学的影响……应该说,这些命题首先是文学问题,然后才是网络文学问题,不管是网络文学研究者还是传统的文学研究者,都有必要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研究论域,因为对它们的辨析与探索,既是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收获。
三、网络文学的技术规制开启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
网络文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除提供新的研究对象和创设出一系列理论问题外,在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临场性即时互动的研究方法,二是大数据分析的学术范式建构。先说前者。网络的“技术平权”和网络文学创作的“平视审美”和“渎圣思维”,一面推动着从“字思维”(点横撇捺的纸笔书写)到“词思维”(鼠标键盘的运字如飞)再到“图思维”(视频、音频加文字的超文本)的作品形态转型,一面用大众审美、市场认同的基本尺度确立起“读者中心”价值依归,把创作者、欣赏者、研究者拉回到同一个传播平台,创造了线上互动、即时临场的文学交流方式,于是便形成了以前不曾有过的以“线上评论”为特征的临场评说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文学研究通常是做延时性的“离场”研究,我们的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研究都是这样进行的,即使是研究纸介的当代文学,也都是在作品发表(出版)以后,经由发行和阅读环节才能实施。网络文学则不然,互联网技术“我在线,我文学”的特点,可以让作者、读者和理论批评者(此时也属读者)同时在场,便捷地实现即时性互动交流。网络文学“网络性”的最大特点是线上交流,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网络互动是网络文学生产最生动的部分,要想“接地气”地研究网络文学,最好是化身网民粉丝上网点赞或“拍砖”,这是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也是它给当下文学理论研究提供的新鲜经验。特别是类型化小说兴起以后,“线上互动”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从本来形态的意义上说,网络文学是一种“超文本”,作品的“书评区”有着通向众多网民、抵达不同路径的链接,一些热门小说还会有粉丝为其建立“百度贴吧”,设置专门论坛,任何人均可以在这里与作者沟通,或与其他网友交流,可以即兴发言,上传长评或短论,对作品评头论足,可以投票和打赏,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以“粉丝群”或“情感共同体”来达成网络文学生产与传播的“部落化”临场互动模式;并且,“只有在重新‘部落化’或‘圈子化’的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粉丝文化’那样一种‘情感共同体’模式,这不但是一种文学生产模式,也是一种文学生活模式”[5]129。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这种即时互动、临场评说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作者的创作状态,对阅读作品的真实感受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表达,让文学的临场研究成为破解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一把锁钥,增强文学研究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我们在线阅读《赘婿》(愤怒的香蕉)、《雪鹰领主》(我吃西红柿)、《战神之王》(丛林狼)等小说时,便能常常感受到作者与读者即时互动交流对创作过程的影响。笔者在几年前就曾倡导网络文学研究应该“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期待“网络学人切入现场,明察深思,做一个网络文学的‘局内人’‘内行控’,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对它有效言说的话语权,才不致于使自己的理论批评成为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或隔空取物之论”[6]。这种“在线式”研究方法可能更适合于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但在方法论上,它对传统的文学研究并非没有普遍性意义。因为,从发展趋势看,网络传媒发展的不可逆性及其对文学存在方式的强大整合力,必将使未来的文学发展逐步消弭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限,所有的原创文学都将通过数字化的网络终端来,那时候,在线研究、入场站位、临场评说就将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文学研究方法。再说大数据分析的学术范式。伴随信息科技革命诞生的大数据技术,其功能在于对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精确的量化分析去辨识和把握对象的内容、特征、品质和价值。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数据库”资料积淀方式、“大数据”的分析路径和“云计算”的信息处理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将其用于文学网站的后台管理,可以便捷地了解和掌握作家作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社会评价;用于作品的影响力评价,可以把握作品流量和阅读付费率,其中,作品流量通过点击、收藏、榜单等知名度、曝光度来呈现,阅读付费则通过销量、订阅数、打赏数等粉丝行为来体现。把大数据用于作家评价,可以从作品的点击数、收藏数、首发平台评论数、正版小说付费用户数和作品传播广度等方面获得数据统计,然后综合考虑作家的微信关注度、百度搜索指数、媒体曝光量、贴吧人气、个人成就、所获奖项和荣誉称号等等来得出相应的结论,我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豆瓣评分”就是基于阅读受众大数据的客观统计而得到的量化结论。现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例如,2011年,美国学者莫莱蒂(FrancoMoretti)和乔克思(MatthewJockers)在斯坦福创立的“文学实验室”,就曾研发用电脑算法对文学书籍进行分析,并以此来解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后来,又陆续出现文字云(wordclouds)方法,即一种将文字文本视像化的文本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数字程序分析器来突显文本特殊属性,据此可以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性风格等进行鉴定与批评;型符比(Type-TokenRatio)方法,即分析文学文本的“独特文字”与其“全部文字”相比后的比值,以比值的大小考察文学文本语词的丰富性与否,据此可以评判文本中人物情感心理丰富与否及其变化程度等。此外,还有谷歌图书语言分析器(GoogleBooksNgramViewer)方法、文本关系分析器(Correlator)方法等,也都被文学研究者用于作品研究。在我国,大数据、云计算与文学数据库建设正同步展开,并已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大显身手,如在数据采集、数据检索方面建成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采用数据分析方式研发的“《全宋诗》分析系统”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在作品研究领域,对结构化文本和非结构化文本的分析被认为是大数据分析的发展方向。例如,对结构化文本的数据分析,可以进行诗词韵律等外部体式分析、诗歌用语与题材研究,以及从字句、用典、意象、意境等角度实现文体互动和言说模式的提取等;非结构化文本的数据挖掘主要用于文献辑佚、数据挖掘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以及大数据视野下的文史哲融通的人文性分析等[7]。大数据技术是信息化时代学、研、产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文学研究得其先声,并且对整个文学研究都产生了示范和引领效应。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文学研究方法,大数据之于文学研究还需要在作品量化分析和形态把握的基础上,找到其对于文学价值、文学意义、文学审美等方面的适恰性和历史有效性,这样才有可能使它从一种研究“方法”提升为更具理论价值的文学研究“范式”,从技术层面的认知走向价值层面的摄取与评判,从文学研究的工具中获得文学人文性品格的豁然敞开,让数字化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利器,实现数字文学研究的人文意义创造。
[参考文献]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仪式上的讲话[EB/OL].
[3]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J].创作与评论,2018,(1).
[4]黄鸣奋.信息科技与艺术变革[N].文艺报,2000-04-13.
[5]邵燕君.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基点及其语境选择[J].河北学刊,2015,(4).
[7]刘京臣.大数据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图像检索为中心[J].文学遗产,2015,(3).
作者:欧阳友权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