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范文

现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式压缩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学生自我意识的言说路径被严重阻滞,综合素养的建构被单向的文化说教搁浅悬置。翻转课堂借助教学微视频开启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来建构有意义的理解。教师在课前录制教学微视频展示关键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自我的团结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讨论结束后,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演示课件,教师制作出相应的评定标准并给予客观的评判。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翻转课堂;《阿Q正传》

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理性思辨意识,促进学生综合性人文素养的提升。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容涵盖1917—1949年的文学创作、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作家评论等,知识驳杂。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压缩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学生的思维凝聚于教师的知识脉络中,发散性思维未能得到有效拓展,自我意识的言说路径被严重阻滞,综合素养的建构被单向的文化说教搁浅悬置。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任务与家庭作业场景进行置换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家借助教师设计的微视频自主学习课程,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与个性化沟通的场所,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延展了学生的知识框架,更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话语阐述能力,契合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精神指归。翻转课堂源于200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中学教师开展的“先学后教”的教学实验,指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协作探究、共同答疑,学生的社交技能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1]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根基,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视频应立足于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作家作品的单元模块,利用文本、图像、图形、声频、视频等教学媒体展示作家的精神理念和作品的文化价值。《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重要篇目,是洞察鲁迅思想内蕴和叙事逻辑的管窥点,教师在讲解《阿Q正传》时应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制作教学微视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一、制作优质教学微视频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中,学习源于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教学被视为建立刺激控制的过程,教学刺激依赖于一定的线索,教学微视频是有效线索的实践化平台。微视频通过交互式动态图表简约地展示关键概念,侧重于知识深度的挖掘,在时间上以10—20分钟为宜。[2]为保证信息的有效接受,每个教学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主题突出,内容精练。《阿Q正传》的核心主题是精神胜利法,微视频应立体式呈现精神胜利法的生成语境和多元形态,全面勾勒文本的想象空间(如图1)。《阿Q正传》围绕着精神胜利法书写了普泛性的民族痼疾,彰显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微视频可截取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电影片段,展现阿Q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性格悖谬,揭示精神胜利法的诸多表现,结合历史语境追溯病态心理的社会根源,利用图文、声像等电子资源分析文本的结构框架。

二、开展协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课堂应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体验来发现新知识的机会”[3]160。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以问题来启动自主的探究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智能终端和网络获取信息,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享专业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主动的学习中去,通过发现学习来建构有意义的理解。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应遵循K-W-L的教学步骤,K-W-L最初由美国学者DonnaOgle提出,K代表“WhatIknow”,指涉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要点,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初步了解单元模块的知识信息;W代表“WhatIwanttoknow”,这一步骤以协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规划实施路径、建构认知策略;L代表“WhatIhavelearned”,学生通过课件展示汇报自我的学习成果。协作探究式教学活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转课堂的重要形式,学生深入阅读相关文本,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在协作探究中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与人生感悟。《阿Q正传》是鲁迅剖析国民劣根性的经典文本,开启了针砭普泛型精神陋疾的书写模式,彰显出鲁迅对民族文化痼弊的忧思。《阿Q正传》的微视频形象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诸多表现及历史语境,细致解读了文本的思想主旨,但是教学内容局限于文本的封闭式结构,学生的思维拘囿于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想象与发现未能得到有效的练习,而翻转课堂为学生的自我发现提供了适宜的情境。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大概5—6人,鼓励学生运用微视频中的知识探讨精神胜利法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如下:第一,陈奂生体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延续性,代表了农耕文明的陋弊,从文化角度探究精神胜利法的生成机制;第二,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读精神胜利法;第三,精神胜利法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当下的民族文化建设有何启示;第四,精神胜利法反映了普遍性的人性弱点,结合人生体验谈谈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问题的设计置于宏观的文化视野,既涉及历时性的知识脉络,又打破了学科壁垒,启发学生在精神胜利法的知识框架下思索当下的文化境况,观照自我的生命状态。“过去的知识惟其有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4]

问题探究契合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非教学的传递者,学生需要通过探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以获取对知识有意义的及彼此关联性的理解。在《阿Q正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阅心理学、文化学的知识概念,学生在明晰了农耕文化特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性弱点等相关的知识内涵后,将精神胜利法的情感特质、心理表征还原为类似的生活体验,并在同构性交流体验中自主发现,有效建构文本的阐释意义。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勾连跨学科背景中知识的交叉点,多维度审视精神胜利法的文化特质,体察精神胜利法的当下意义,获取独特性的生命体验。布鲁纳认为,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是他们拥有的最为独特的个人知识,他把发现学习定义为“凭借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所有形式”。发现的知识更具有个人意义,更易迁移至新的情境,更有利于创新性思维的萌生。学生在建构了对问题的独特性理解后,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既要充分阐述自我的文化体验,又要细心聆听他人的心理感悟。“分布式认知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集体性知识是不可能为某一个体完全理解的,它们分布于社会中的各个个体身上。”[3]162小组成员因其心理特质、经历体验、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成员之间相互争论、相互提示、相互激发,在讨论中充分接触与自我理念相左的观点,在论争中完善补充自我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发展批判性思维。在小组探究中,每个学生的行为都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评判,学生必须各司其职,承担相应的任务分支,小组协作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讨论小组的运行策略,协调成员的具体分工,有效降低了认知负荷。[5]

在小组互动中,同伴之间积极倾听,留意观察,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感,共同解决问题,无形中锤炼了自我的协调能力和社交技巧。在协作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的是辅导者的角色,协助学生积极互动,监控小组的学习,管理小组的活动,运用教学提示和教学反馈推进讨论的深入开展,确保和谐的课堂秩序。教师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组建了学习共同体,创设了自主讨论的情境,学生利用开放式的网络资源搜集丰富的学科信息,在情境创设中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了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力,更强化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三、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在讨论

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讨论成果进行汇报,课件展示是中国现代文学成果汇报的重要方式。课件展示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指出,操作技能的练习是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小组探究中纵向梳理了精神胜利法的文化延续,从跨学科的角度诠释了精神胜利法的多元内涵,探究了精神胜利法的当下意义,学生在协调合作中强化了对精神胜利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掌握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思维方式和认知技巧。“当对知识和工具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得以使用之时,方能对它们有透彻的理解。”[3]297因此,学生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制作课件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实践化的有效方略,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演示课件,教师需要制作出相应的评定标准并给予客观的评判。在课件制作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软件构建概念图式,将自我的理解进行视觉的形式表征,以自身的情感经验观照精神胜利法的话语书写,不断开拓想象空间,生发出富有个性的审美感知。课件演示作为对精神胜利法的再解读,体现出视界融合之后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完形知觉能力,强化了主体的认知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扭转了传统教学的程序规范,知识传授被“翻转”至课前,被置于课后的答疑、练习等活动则被“翻转”至课堂中,课堂用于开展小组讨论、课件展示、自我陈述等多形态的活动,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真正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操作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78.

[2]白宇飞.MOOC: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66.

[3]费兹科,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课堂决策的整合之路[M].吴庆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4.

[5]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作者:朱妍;陈少锋 单位:宿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