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完全学分制下现代文学的教学范文

完全学分制下现代文学的教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完全学分制下现代文学的教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完全学分制下现代文学的教学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它将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即允许学生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安排学习进度。2011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包头师范学院正式推行这一制度。在这一背景下,首先是各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出现了巨大变化。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大幅缩减,以《现代文学》课程为例,课时从此前的分两学期共计118学时缩减为一学期共计48学时,课时被压缩了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实践,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其专业技能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一、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

以《现代文学》课程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相对较为充裕,因此,教师对该课程的讲授比较细致,除了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还会兼顾到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在新形势下,很显然无法两相兼顾,因此,在必修课《现代文学》之外必须设置一系列的选修课来补充其无法涉及的重要流派、作家和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2011版培养方案中由《现代文学》衍生出来的选修课有《中国现代诗歌流派》、《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都市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张爱玲研究》、《萧红研究》、《港台文学研究》、《影视文学欣赏》等。在教学中,这些课程的选课情况普遍较好,但存在的问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些课程内容有重叠交叉现象,如《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张爱玲研究》、《萧红研究》三门课程就是如此,虽然每位教师对同一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且在教学中几位任课教师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处理,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课程资源和有限的课时。所以,在设置课程,尤其是选修课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将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顾全大局,而不仅仅是出于教师的研究兴趣。

随着课时的缩减,必须优化《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本着“突出主干,去除枝蔓”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精简。所谓“突出主干”就是重点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文学史上的大家名作“;去除枝蔓”就是指将非重点的细节剔除、将在后期的选修课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带过,以求得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具体而言就是,教学过程中,仍然梳理20世纪20、30、40年代的文学发展脉络,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以及每一个阶段的重点作家作品。如讲授20年代文学,首先梳理20年代文学发展概况,其间会涉及到20年代的小说、诗歌流派,对于小说流派可稍细致地介绍,而对诗歌流派就只做轮廓的勾勒,这是因为,在二年级我们开设了《中国现代诗歌流派》的选修课,学生将有机会在该课程中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介绍具体作家的时候也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如对鲁迅的介绍即是如此,在《现代文学》课上我们侧重介绍鲁迅《呐喊》、《彷徨》中的小说,而对《故事新编》及其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杂文的介绍都安排在后期开设的《鲁迅研究》课程中。这样既做到重点突出,又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约了课时。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课外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注意到,传统的讲授法的“利”在于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集中于教师的讲授,能够较紧密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教师的讲授也较流畅,思路不会被课件上的“条条框框”打断;但其“弊”在于教师的讲授往往较随意、散漫,有的教师板书又较粗略,甚至两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寥寥几个词,这对初入大学的学生而言是极不适应的,往往不得要领,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层次、重点、难点把握不清,造成一部分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我们也发现多媒体课件虽具有直观、便捷、条理清晰等优点,过分依靠多媒体课件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学生只顾着抄课件内容,无暇聆听教师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讲解,这无疑是教学的另一种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认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现代文学》课最佳的授课方式应该是传统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简洁明了,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直观地呈现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并将一些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用多媒体形式呈现,供学生思考、探讨,加深其对文学史上一些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理解,开拓其学术视野,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利用多媒体将课程有关的影片的精彩片段直观呈现给学生,增加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解决学生感性知识不足、历史感缺乏的问题。同时,在文字与图像的对比之下,让学生对于文学原著有更深刻的感知,让他们慢慢体会文字较之于图像的更为丰厚的艺术魅力,引导他们爱上读书,学会品味与欣赏经典名著。

课时的大幅缩减要求学生除去课堂学习之外,必须在课外将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讲细、讲透,甚至一带而过的内容以自修的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为了配合学生课余自修,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学堂为学生上传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练习题等,方便学生学习使用。我们还向学生提供国内知名院校的课程视频录像网址以及《百家讲坛》中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相关作家和作品的讲座和网址,供学生查看、参考。我们还建立了课程QQ群,教学中教师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电子书籍上传,提示学生及时参阅,而学生在自修时有任何问题、感受、结论,也可以随时和老师、同学在线交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目前,慕课已成为许多大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我们也将一些有价值的慕课网站,如超星慕课、新浪公开课等网站上有关现代文学的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课外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讲者中不乏名师,他们的讲解和分析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补充,对于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开阔眼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努力录制专供我校中文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的《现代文学》慕课视频,将课堂教学中无法讲深讲透的内容在慕课视频中加以强化,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改革考试考核制度,引入过程性评价体系

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监控和督促学生的课余自修效果,我们在《现代文学》及相关选修课的教学中引入了过程性评价体系。尤其是一些选修课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张爱玲研究》为例,由于是选修课,以往学生往往不重视,学习态度也不够积极,为了扭转这一状况,在学期初第一节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对学生详细阐明学习该课程的要求以及考核方式。以往,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大多数选修课一样,在期末给学生布置一篇学术小论文,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由于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总体监控,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准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学生“来与不来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容易挫伤那些出勤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因此,我们将考核方式做出如下调整:总成绩由平时成绩(40分)和期末成绩(60分)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又细化为出勤(10分)、课堂提问(20分)、书面作业(10分)三部分,这样从各方面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惟其如此才能拿到自己期待的好成绩。

具体而言,出勤主要通过点名和课堂提问进行抽查,一学期如有3次抽查未到(未请假)者,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取消其考试资格。这样,即便是选修课、考查课亦能保证上课的出勤率。在每节课下课前教师将下次要讲授的内容及相关思考题加以布置,这些问题在下次教学中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加以检查,每学期,基本做到每个同学至少提问2-3次,对于那些回答问题效果不好的学生,会适度增加提问次数,督促其不断努力进步。另外每学期教师会布置至少2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则此项成绩计0分。期末的考查作业最基本的要求有两点,即:一、要学习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完成,以此让学生逐渐熟悉学术论文的写作及规范,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如有明显的抄袭现象则取消该课程的成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逐渐使学生树立学术道德规范。最终,教师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汇总,形成总成绩。这样,基本上做到了将对学生的监督与考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而非仅是期末“一考定全局”,对学生也更加公平。总之,在完全学分制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探索和寻找最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卢志娟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