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清远当代文学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清远市包括市区(清城区)及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代管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共1区2市5县。古往今来,清远人文风景优雅,唐代张九龄、韩愈、刘禹锡,宋代苏轼、米芾、杨万里、胡铨、文天祥,元代郭考基,明代汤显祖、海瑞,清代袁枚、翁方纲、李调元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此留下鸿踪和力作。据不完全统计,清远从唐至清末,留存的文学专著达39部,诗文数以千计。
建国后,清远市的文学创作处于发展初期,创作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195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清远文学创作虽然一度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但清远的作家们能够尽力排除干扰,不断有好作品问世。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8年清远建市后,由一批业余文艺骨干组成的创作队伍,以新的风采活跃在城乡各条战线上,他们的作品开始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出版文学作品集的数量也开始增加,文学创作伴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繁荣发展时期。90年代,文学创作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进入一个调整期,文学更多地面向社会、思考人生,创作题材多样化,多角度、多途径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共同繁荣的创作局面。但农村创作队伍随着文学大潮的减温开始萎缩和锐减,文学更多地关注都市人的命运。21世纪后,文学创作借助于网络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作家的写作纷纷指向一些特殊群体,打工者等众多领域都成为文学关注的对象,出现了网络作家等新的创作群体,产生了一批新的作品。
二清远文学创作的特点
清远文学创作由于受地域和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广泛、内容新颖,并产生了一批有力度、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其文学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各种体裁的创作上,形成了具有清远特色的文学群体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以谭伟文、刘耀杰、袁启生、欧平、李伟新、蒋馨舜、叶清河、姚燕飞等为代表的一支文学队伍,他们以丰富的生活阅历、现实主义的思想观念和强烈的艺术实践勇气,成为清远小说创作的重要力量。发表了长篇小说《广州梦》、《春梦如烟》、《上廓街•下廓街》、《棋王》、《刑警队长》、《山区警官》、《网事》等,中、短篇小说集《痴情少女》、《千里觅踪》、《绿日》、《山寨》等。在散文创作中,涌现出了以潘伟、唐德亮、刘耀杰、华海、朱明铿、刘国华、陈玉梅、何群贤、李代权、钟雪莲、黄家赐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发表了散文集《故乡这方土》、《心路漫漫》、《纸上的月亮》、《鼓舞》等,此外还有唐德亮、徐润的杂文集《上帝造石与赫氏评画》、《我说谁了?》。清远散文以其广泛多样的题材,自由灵活的抒写,清新流利的语言,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以唐德亮、华海、黄海凤、吕杰汉、成春、李伟新、徐润、邓维善、刘顺涛、李德嘉、杨振林、唐小桃、周建生、汤惠群、曾新友、萧风、曹鉴彪、潘公才等为代表的新诗创作群,以骆雁秋、邱鉴波、何超华等为代表的旧体诗创作队伍,出现了新旧体诗、散文诗、儿童诗、打工诗等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在报告文学和戏剧文学创作中,涌现出了以陈修飞、潘伟、龚政宇、罗昆烈、周玫、魏传广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出版有《怒遏惊涛》、《走出寒极》、《水电县长》、《大东山风云》、《林奕兴》等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或传奇多部作品。以龙湘黔、李新华为代表的戏剧、影视创作后来居上,作品屡获省、全国大奖。随着大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和繁荣文艺的整体发展思路的确立,清远的文学评论与之呼应。2009年清远市文艺批评家协会成立。一批优秀文学评论、理论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外诗歌研究》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及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华海、马忠、阿南、邓维善等均出版了个人文学评论专著。清远市的文学创作特色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了农村的改革发展,紧跟清远的时展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展现时代风貌,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长路》,以农村改革为题材,选择了一个半山半水的区县为背景,揭示了农村改革初期的矛盾和斗争,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二是体现了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如郑江萍的《欧秀妹》、《何老懵》、《取枪记》,关照禧的《刘瞻上疏》、《竹马腾云》、《火烧洋楼》,陈云清的《赤脚书记》等,这些作品都围绕清远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创作,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人物成了文学创作的主角。三是体现清远乡土、民族特色。如梵杨的《瑶家寨》、《瑶寨三月三》,谭伟文的《上廓街•下廓街》、《春梦如烟》、《第十九福地》,李伟新的《棋王》、《喇叭手》,潘伟的《门楼》,唐德亮的《苍野》,黄海凤的《聆听清远》,成春的《魂灵之水》等,这些作品发乎自然、收于乡土,显示了浓厚的粤北地域与民族气息。
(二)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呈现出了作品多、出书多、获奖多“三多”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建市以来,清远作家在《诗刊》、《当代》、《十月》、《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儿童文学》、《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作品与争鸣》、《花城》、《小小说选刊》、《作品》、《小说月刊》及海外境外的《世界日报》、《美华文学》、《中华日报》、《大公报》、《诗世界》、《秋水》等知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0余篇,出版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类文学图书达200多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00多次,并且有5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80人加入省作家协会。
(三)新老作品交相辉映,呈现出了多层面、多元化的创作态势多年来,尤其是建市以来,清远文学发展的势头良好,诗歌、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评论、戏剧等文学体裁都有代表性的作家。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老一辈作家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实力,以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独特理解,为清远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如谭伟文、陈修飞、骆雁秋等,笔耕不止,多次获奖;中年作家成了清远创作的中坚力量,如岭南乡土诗与民族诗代表唐德亮的诗集《南方的橄榄树》、《苍野》分别摘得“广东省第八届新人新作奖”与“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桂冠;青年一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以叶清河为代表的20世纪“80后”的文学新人开始登台亮相,引起了文坛关注。
总之,清远市当代文学在众多作家参与和各级组织的推动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创作队伍,占有丰富的创作资源,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引领了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广东省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