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综合性汉语言文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而言,专业分流已成共识,学生个性取得长足发展。但课程传授模式单一,写作能力培养不够,忽视文学原典阅读,人才培养质量尚待提高。可从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制和“导生制”,丰富第二课堂,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在2018年国务院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3次,他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与手段。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研究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分流成为共识入学后多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一两年后再分流,如分为实践型和理论型两种,前者多瞄准未来工作方向,划为文秘、师范等方向,后者以培养鉴赏性或者理论性人才为出发点,注重学术能力的提高。这种分流制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生个性长足发展唐贤清指出,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1]现代学分制、选课制等普遍建立,在有的大学还建立了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等,为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检索系统互联和网上图书馆的存在,为学生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为学生准确、迅速获取资料成为可能。
(三)课程传授模式单一学校大多沿用“大班教学”模式,推行的是“大水漫灌”式教育,以“老师讲授学生听”为主,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学生处于“填鸭式”被动学习之中,强调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严重妨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写作能力培养不够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性表达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系统的写作训练,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学大多会开设写作课程,但多是浮光掠影,理论性强、实际操作不够。而关于学术论文的规范和写作,有些大学甚至没有开设相应课程,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的了解只能借助于其他课程的渗透。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一环,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课程论文多在期末布置,且课程结业相对集中,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学生常是复制粘贴他人已有的成果敷衍了事。老师对学生论文未能提供反馈意见或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忽视文学原典阅读温儒敏指出:“现在人都比较实际,也比较浮躁,难得静下心来认真读一点书。中文系毕业了还没有完整读过《论语》《孟子》《红楼梦》和《呐喊》等经典的,大有人在,读的都是些文摘、选本,或者以看电视代替读作品,可是胆子很大,开口就可以大谈什么‘中西文化’,其实不着边际。”[2]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性知识来源于对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很多学生虽然背了一大堆描绘作家艺术特色的术语,对作品具体的内容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获取知识过分依赖网络,获取信息不全甚至错误,从而导致知识的碎片化。而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知识结构、社会体验的差异,如果只是不断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个人的体悟和思考,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一直是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大学招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大批专科学校专升本,二本院校升为一本院校,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但由于新建院校起步较晚、底蕴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师队伍配备严重滞后,缺乏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教育工作者,教师普遍缺乏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滞后高校教育依然受“三个中心”理论支配,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严重阻碍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离不开对他人结论的批判性接受,离不开对问题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普林斯顿大学卡茨教授坦言:“我不认为我能提供一切答案,我的功能是使学生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们的答案提出质询,帮助他们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离开课堂。”[3]与这种启发式教育不同,中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活动是单向的传授与接收。往往重知识积累,轻推理分析;强调对已有结论的接受传承,缺乏批判精神;多使用求同思维,忽视求异思维。“以教师为中心,以及由笔试所强化的标准答案意识等,都是强化收敛思维而抑制发散思维的。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构建创新能力的基本思维方式难以充分发展。”[4]此外,没有发挥好教材的引导作用,学生创新的种子往往因不符合标准答案而被扼杀。学业成绩是大学生评定奖学金、推优入党、各类荣誉证书的重要依据,请老师划重点、进行考前突击的投机取巧成了高校教育的真实写照。大多数高校把教师工资与职称评定与科研挂钩,教师更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教学往往被视为副业。尽管学校建立了教学评价机制,由于学生往往不敢表达真实的诉求,对老师的督促也就无从谈起。
(二)学生参与不够一方面,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偏重于对学科基础知识死记硬背,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有的学生由于单一的评价方式、陈旧的教学内容,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压抑,缺乏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还达不到创新的层次,扼杀了创新的动能。另一方面,尽管有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愿,但缺少有效指导。或是找不到研究方向,对于海量信息倍感茫然;或有自己的想法,缺乏表达和展示的途径;或面对困厄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难以找到研究的突破口。
(三)课程设置欠科学创新的发生,离不开开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知识积淀,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置束缚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往往注重文史知识的学习,对相关学科的关注不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践常常安排于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学生多选择分散实习,打个证明敷衍了事;概论性课程较多,应用性、操作性课程较少,即使开设了基础写作之类课程,但由于实际性也不强,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重必修轻选修,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创新性,知识更新慢。此外,课程设置过于专门化,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少,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养密切相关的美学、哲学、历史学相关学科联系不够。
(四)传统文化制约传统文化讲究中庸,即“不偏不倚”。但创新的观点常常是尖锐的、甚至是犀利的,与这种传统精神相悖。在学术研究传统上,多讲究对师道的传承而不是批判性发扬,以至于创新之路越走越窄,直至销声匿迹。一系列古训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乐意做平庸者,也不愿做创新的叛逆者和弄潮儿。此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教导他们从小要听话,做乖孩子,很少怀疑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是否合理,而创新讲求的恰恰是一种求异思维。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创新人才培养,要紧紧抓住两个主体和三个环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实现“教—学—评”三位一体,有的放矢,既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又让他们有更多自由表达个性的空间。
(一)改变教学理念第一,教学理念上鼓励创新思维,老师不应棒杀学生有悖于常理的“叛逆性”问题,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疑问。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批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与教材、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建立平等、自由、对话的课堂氛围。第二,引入小班教学模式。小班教学能建立更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因材施教,方便老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指导。第三,教师要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的伙伴,而非知识的直接灌输者。要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转变。甚至可以尝试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搜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型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积淀,又要有较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博大而精深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发散和聚合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它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决定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创新人才,应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既要有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业课程,又要有历史、哲学、美学甚至地理等交叉学科课程,更离不开文学鉴赏技巧、材料收集整理以及资料分析方法、论文写作技巧、教师基本技能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以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为抓手,以文学作品创作和鉴赏批评为试金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基础上,建立主辅修制度、跨院系跨专业选修制度,甚至使相近地域(如大学城)课程联动起来,本科课程、硕士生课程相互贯通,专业必修与选修互相结合。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利用其它平台自主学习,如慕课、精品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线上视频学习与线下面对面指导相结合,给学生个性发展留足空间。
(三)建立导师制和“导生制”导师制广泛存在于研究生教育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也应逐渐普及。导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术指导,更对学生思想品质和管理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研究强调原创性,以导师为纽带所建立的学术团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导生制”很好地弥补了导师数量与精力有限的不足,借助优秀学长学姐的帮带,发挥朋辈指引的作用,缩短低年级学生与创新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营造学校良好科研创新氛围。
(四)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各种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在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首先,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进行项目申报,为他们提供平台及项目帮扶;鼓励学生参与校级、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如大学生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其次,写作能力是中文系的核心素养,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再到语言运用,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个人的创造,注重写作无疑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同时关注学生文学创作能力、新闻写作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写作。以学院学生会和社团为依托,定期邀请知名作家、新闻记者来校开展讲座,多组织原创性活动,如写作大赛、读书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省市级、校级写作竞赛,支持学生自己创办报纸、杂志,并向报刊推荐学生作品。
(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学生评教是反映学生诉求的窗口,是学校了解教学质量的晴雨表,更是促进老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动力。但评教前学生被要求输入自己的身份证或是学号,以让学生为自己评价的公正性负责,却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表达的自由,让评教活动成为一种摆设。保护学生隐私,让他们公平、公正地评价,才能得到更为真实的反馈结果,推动教师真正关注教学,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育人质量。其次,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采用结业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应该在结业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设计上体现创新,以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为考察重点,而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背诵,评定考试成绩时应对有独立思考的学生给予肯定。同时,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不应该仅仅关注一场考试的结果,还应对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将读书笔记、课堂讨论结合起来进行考量,也可采用成果展示,如欧美戏剧课程以表演、朗诵形式进行考核,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展示课程所学的技术手段;基础写作、散文写作、公文写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师生共同讨论、修改,最后将成果刊印成册。此外,可以适量增加开卷考试的科目门数,那些在相关课程上取得相应成果的同学,还可以申请课程免修。第三,发挥创新学分引领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术科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皆可申请创新学分。使创新成果成为综合测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研究生入学的入学重要依据。教师对于学生创新成果的指导,纳入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
(六)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国家、各省区直辖市设立专项教育扶持资金,对除重点大学外的其他高校加大资助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学校也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科研结合起来,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高校学生和老师与其他高水平大学、甚至国际高校的互聘互换,拓宽师生学术视野。
参考文献:
[1]唐贤清.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91-93.
[2]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者[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14-16.
[3]肖木,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09.
[4]高新发.改革大学教学模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6):45-47.
作者:胡志明 王易新 孙哲 孙佳媛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