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解读陈学昭土地的写作背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不久前读到陈思和教授的《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六十年文学话》一文①,十分感慨,中共领导下的伟大的以及反映的文学作品,终于让著名文学评论家、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关注并以两万四千字的规模给以深入研究,这确实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当代文学史上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重要课题,陈思和先生填补了这个空白,功德无量。但是,陈思和先生的一段话,却让我想起一个被忽略的作家陈学昭和她的一部反映的小说《土地》。陈思和先生在文章中说:“回顾六十年来当代文学的发展,感到奇怪的是,一向与政治运动配合紧密的文学恰恰在这个领域是空白的。在1949年前后,曾有大量作家被安排到农村参加,但在1949年为起点的当代文学史上,几乎没有人为此写出激动人心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六十年的当代文学作品几乎没有产生过题材的杰作。人们所有关于小说的记忆,都停留在1949年以前产生的解放区文学作品,即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和《暴风骤雨》(周立波),此外还有一部评论者经常提到的《邪不压正》(赵树理),对照1949年以后的当代文学史上数不胜数的农村合作化题材创作,题材的乏善可陈是令人惊异的。”正因为如此,陈学昭先生的《土地》显得格外值得珍惜和关注。
《土地》是陈学昭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部反映江南的中篇小说。陈学昭(1906~1991),浙江海宁人,是我国之后成长起来的现代新文学作家。她十九岁就出版散文集《倦旅》,以绮丽优美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受“五四”影响的青年女子的心路印痕。陈学昭二十一岁只身赴法国求学,二十二岁写出长篇小说《南风的梦》,写出了一群青年男女的爱恋故事,塑造了以后苦苦追求人生出路的青年知识女性的典型,小说写得青春而哀婉。陈学昭二十九岁被法国克莱蒙大学授予文学博士。1935年陈学昭回到国内,抗战开始后陈学昭以记者身份两度赴延安,先后在延安采访了、等一大批中共领袖,以她细腻清新而朴实的笔调,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在艰苦卓绝环境里的日常生活,留下了中共领袖们的真实亲切的面影。其间与夫妇、李富春夫妇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40年代在延安《解放日报》以及中央党校四部工作,后来,陈学昭写出了《工作着是美丽的》这部传诵一时的著名长篇小说,奠定了她作为新文学革命作家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要求回浙江老家工作,体验生活进行创作。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尤其在文艺界像陈学昭这样既有国外文学博士学位,又有在延安生活过的党员作家,少之又少,所以中央组织部不同意陈学昭回浙江,意思是北京要用。在陈学昭的再三要求之下,中央组织部只是答应陈学昭回浙江看看,档案不跟走,留在中央组织部。于是,陈学昭带着通讯员回到浙江,先去义桥乡参加民主反霸斗争,后又去浙江大学担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夏天,四十多岁的陈学昭回老家海宁斜桥黄墩乡参加。据说,因为陈学昭当时的级别高,去复杂的新区,省委特地给她配了《土地》封面一位带武器的警卫员。
在黄墩乡的日子里,陈学昭与工作队同志一起开会、讨论、走访,没日没夜地奔波在故乡的这片热土上。在这段与故乡农民打成一片的日子里,陈学昭目睹了这场颠覆几千年土地制度的革命,也亲身感受了江南农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她作家的敏感切实感受到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和眷恋,见证了20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初新解放区农民对伟大的运动从怀疑、犹豫观望到积极参与,以及翻身后的农民对旧世界的愤恨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朴实。故乡风起云涌的历史场景深深地激励着作家陈学昭,中那些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深深地感染着陈学昭。陈学昭曾说:“伟大的群众运动教育着我,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感染着我,激励我拿起笔来歌颂新的世界、新的人物,这就是后来我写的小说《土地》。”
但是,陈学昭真正动手写《土地》,是她回到杭州以后,因为在工作队里没日没夜地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坐下来写作的。1951年春暖花开时,陈学昭结束了在故乡黄墩乡的工作,回到杭州后,住在西湖边的新新旅馆,开始整理中积累的资料,集中精力写小说《土地》。此时黄墩乡运动中乡亲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像放电影一样在作家脑海里活跃起来,这些翻身解放的农民乡亲,陈学昭太熟悉了!她写得很快,不久,一部反映江南的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在陈学昭笔下诞生了。这时,陈学昭的朋友吴觉农的夫人陈宣昭来信,邀请陈学昭去北京小住。于是,陈学昭带着刚刚写好的书稿去了北京,此时,陈学昭北京的朋友熟人比杭州多,于是她先在沈雁冰家里小住一段时间后再去陈宣昭家改稿子。据陈学昭晚年回忆:“《土地》的初稿,宣昭姐曾翻阅了一下。
有一晚她到我房间里来,两个人随便聊天,她谈到《土地》初稿,说:‘写的人物太多了些,一个接一个的。’我熟思之后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人物太多,没有消化材料,没有典型化,只是记述了一些事实。我下决心修改,从近三十万字的原稿,改成十五六万字的一个中篇,抄清以后,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书接着就出版了。”据说,陈学昭在北京修改小说时,曾在中南海怀仁堂遇到胡乔木,胡乔木问陈学昭在写什么,陈学昭回答说在修改反映的小说《土地》,胡乔木点点头,又问道:写的稿子完成了,今后打算怎样呢?陈学昭表示想去茶区体验生活,胡乔木表示肯定,说:“到茶区去好呵!都是劳动人民嘛!”胡乔木的一句话,坚定了陈学昭去茶区的决心。所以,1952年3月陈学昭回到杭州后,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就去茶区体验生活。当然,这是后话。
陈学昭这部充满乡土气息的反映新解放区伟大运动的小说,很快在1953年2月出版,7月就安排了第二次印刷。《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作家较早全面反映中国新解放区的一部小说。由于陈学昭对这一带农村语言、风俗熟悉的缘故,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讲述了杭嘉湖平原一个叫黄墩乡黄墩村的故事,塑造了一批在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如长林、雪珍等农民积极分子,刻画了翻身后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心理,也真实而准确地写出了新解放区农民在中所反映出来的怀疑、观望,从被动到主动再到积极投入的心路历程。所以整部作品真实、朴素、自然和亲切。但是,让人欷歔的是,由于作家陈学昭后来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因此这部共和国最早、最及时反映的伟大实践的小说,甚至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史的形象资料来看待的作品,竟一直湮没在历史的尘封里,没有引起文学史专家和读者的重视;还有,当时一部二三十万字的反映的小说,到出版时竟被修改成一部只剩了八万八千字的中篇,这么波澜壮阔的一场运动,敢于割舍,作家的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估计割去的同样是那个时代的一些历史,是后人们无法想象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