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论范文

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论

1建筑

园林中的建筑是构成景境的主体,可望、可居,既是观景处,也是被观之景。中国的园林建筑,是空间“虚”与“实”的矛盾统一体,是融合时空于一体的独特创造,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实有赖于空间的曲折变化,而空间又是借实的体形所形成的,所以,最终还是离不开虚实关系的处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在造型上,它主要是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动态之势、飞动之美,哪怕在静态中也具有动势的美学思想;在空间上,它集中体现了有限空间中的无限性,也就是“无中生有”的“虚无”的空间观念。古代很早就有追求建筑的飞动之美,如周宣王时期的建筑已经象一只野鸡展翅在飞,“如鸟斯革,如翼斯飞”,2000多年以前的庄子曾说:“惟道集虚”。正由于“亭”的集虚,才有“纳万境”的独特妙用。“亭”这种中国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是老庄哲理最有效的艺术载体———或者说是通过艺术而表现哲理的最佳符号。当然,这种哲理是已经感情化了的,而不是说教。古人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单就建筑体形和整体立面结合来分析一下虚实关系处理问题,在古典园林中,构成建筑物立面的要素也可以为虚实两大类,实的部分主要是墙垣,对于江南园林来讲就是白粉墙,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孔洞以及透空的廊子,它与粉墙之间所构成的虚实对比异常强烈。还有一些要素如隔扇、漏扇介于两者之间,可看作半虚半实的要素,可起调和与过渡的作用。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常可借以上3种要素的巧妙组合而获得优美动人的效果。以狮子林为例,它的东立面借住宅侧墙为背景,以实为主,实中有虚,而西立面则以虚为主,虚中有实,不仅各自本身有虚实对比,而且东、西立面之间也具有虚实对比的关系[6]。

2山水

作为园林构成三要素之一的山水是造园的精华。叠山理水最能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叠山理水的过程中,其心中必然有真山真水,才能造就天然。“山水,参画理之所示,外师造化,中发心源,举一反三,无往而不胜”。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园林叠山理水,不能分割言之,亦不可以定式论之,山与水相辅相成,变化万千。山无泉而若有,水无石而意存,自然高下,山水仿佛其中。明代的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对园林中的人工水石造型,精辟地概括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就是中国园林所要创造的意境。山水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这里的山表现为实,水表现为虚,通常所说的山环水抱,就意味着虚实2种要素的萦绕与结合。再就山本身来讲,峰、峦为实,沟壑为虚。为达到美的要求,这两者也应当有适当的比例与组合关系。自古以来模山范水,没有单独孤立起来,在建构假山时也有旱园水的做法,如上海嘉定秋霞圃之后部,扬州二分明月楼前部的叠石等。园中无水,而利用假山之起伏,平地之低降,两者对比,无水而有池意,故云水做[7]。旱园水的做法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山石起伏、低落来造就饶山成“水”(实则无水)的境界。这种虚实相生的原理在这里表现得更有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3花木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选择时感性的东西强些。传统园林对花木选择不但是必要的构景题材,而且可以用来建构丰富的景观主题,其过程可以表现为对植物及其色、香、形、姿、质的栽植、培育、修剪、集中、概括、提炼乃至咏诗、拟对、题构……,而且园林里季相、时景连结的时间也是通过花木来显现。如留园有“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它将晴、雨、雪3种时景因素组合在一起,几乎把四时天气都概括在内,并与人们的审美感情交融为一,至于观赏植物,于虚处取之,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8]。在造园当中,对于花木的配置,应视大小而定。陈从周先生在《说园》指出:“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此为以疏救塞,以密补旷之法。落叶树能见四季,常绿树能守岁寒,北国早寒,故多植松柏”[4]。这里实际上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原则,要从虚无中见宽阔空间,见气韵,造成静谧,悠远、空灵的意境。再来看古人造园常常选用“岁寒三友”———松、竹、梅,实是因为这3种植物都具有不怕严寒,傲霜斗雪的坚毅品格,而常常用来衬托“智士仁人”的高贵品格。为何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对“岁寒三友”崇拜至今,因为这是一种艺术创造,一种给观赏者以联想与想象的余地,如不能引起观赏者想象力的发挥,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一览无余,就会使美感缺乏,多看就会厌倦。因此另一种层面上讲,“虚”则是指作品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实”是指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概言之,充分掌握、利用好虚实处理手法,将于现代设计创作和审美过程中给思想灵魂以自由。让我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现代园林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