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文学学科形态建设范文

网络文学学科形态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文学学科形态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网络文学学科形态建设

一、必要与可能

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这一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人类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以自己的迹化形式镶嵌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实现“范式转换”,不仅要有丰厚的创作实绩确证自身的地位,而且需要有自己的学科形态来表征其理论逻辑和价值律成,以便在理性觉识与理论建构的双重意义上,实现对这一新兴文学历史性“出场”的合法性体认。

时至今日,可以说以学术自觉建构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世界汉语网络文学从1991年算起已经走过了13年时光,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发展,如果从1994年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算起的话,也已积累了10年的文学经验。这期间,我国联网计算机已突破3000万台,网民数已逼近8000万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汉语原创网络文学的网站(含个人主页)多达500余个,每天发表的文学作品数以千计,仅“榕树下”()文学网站就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240多万篇。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网络文化大踏步地走进人们的文化消费,数字化的生存从遥远的期待日渐成为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传统的纸介印刷文学阵地在“边缘化”的处境中走向萎缩,而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却逐步扩大。尽管时下的网络文学从总体上还显得粗糙、肤浅和良莠不齐,尚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它的普遍信任和历史尊重,但起于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正试图用网页挤占书页,用“读屏”替代“读书”,将纸与笔付与光与电,却是当今文学分化和文化改组大格局中不难预测的发展趋势。恰如美国当代信息传播学家MarkPoster所说:“社会场景的组成已经更多地交由电子媒介的交流”,而“电子媒介交流则迫使社会境况形成了让所有理论去中心化的基础”。ƒ这时候,“有不有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什么是网络文学”、“怎样认识网络文学”则走进学术前台。当社会对这一迅猛发展的文学投以疑惑、审视和期待的目光的时候,理论界就有责任对它的知识谱系、学科范畴、逻辑原点和学理结构等做出理论解答,有责任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解答不仅可以为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丰厚的理论资源,更在于为建设网络文学的理论形态探究学科范式。

二、学理结构

学理结构是网络文学学科范式的逻辑框架,它应该包括认识论结构和本体论结构两个相互影响的逻辑层面,前者将构成网络文学理论形态的纵向结构,后者则形成其横向结构。

《网络文学论纲》„在廓清和建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方面做了一次初步尝试。从学术方法论上看,这部著作主要是从认识论的纵向结构上来厘定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的。即从主客认知的二元逻辑出发,以纵向时空的视角解析网络文学的逻辑层面,分别阐释网络文学的生态条件、文化依归、人文精神、学理品格、生长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功能形式和发展前景等问题,以此构成全书的10章内容。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形上分析,为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探询一个认识论的阐释框架。这个侧重于知性分析的学理结构,相对于当前较为稀薄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有它的学术原创性和理论逻辑的合理性,具有填补空缺的学理建构意义。但这个认识论的理论框架仍然是基于传统文论模式的思维预设,尚存在着研究对象的不周延性和阐释目标的非针对性等问题。如对网络文学的媒介载体把握、文本分析、叙事手段、价值模式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思维的聚焦。因而,建构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离不开横向的本体论逻辑追问。

《网络文学本体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理论空缺。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这部论著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该书把它们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

本体论的学理结构首先揭示的是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旨在找到其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这一结构大抵包括这样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1)媒介赋型;(2)比特叙事;(3)欲望修辞;(4)在线漫游;(5)存在形态等。在这里,媒介赋型是载体,比特语言是文本叙事的工具,间性主体的欲望修辞是网络写作的人本前提,在线性的虚拟真实构成赛博空间的书写内容,而电子化作品的存在范式则完成了从纸笔书写向数字化文本的艺术转换。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就构成网络文学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学本体论的隐性结构是指它的价值模式,所揭橥的是意义生成问题。网络文学由“文学”存在进入“文学性”的存在,需要从价值论上探索其存在本质。为此,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的价值结构大抵包括:(1)文学体制转换、(2)民间话语寻根、(3)文学性嬗变、(4)文化逻辑依凭、(5)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

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所形成的从存在方式到存在本质的有序递进、彼此交融,以及这种本体论学理形态与前此描述的认识论学理形态之间的相互映衬又相互补充,这两种理论逻辑一横一纵所构筑的思维构架,庶几可以成为建构网络文学理论的基本学理模式。

三、知识谱系

网络文学是依托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而形成的,因而较之于传统文论来说,网络文学理论蕴含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其知识谱系通常要以计算机操作和数字化技术概念为生成源头。一般而言,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谱系涉及的常见概念有:赛博空间、虚拟真实、多媒体、超文本、链接设计、文本间性、互动书写、代码仿真、非线性、交互性、比特、万维网、搜索引擎、IP地址、TCP协议……,以及覆盖几乎所有学科、所有领域、所有行业的各类网站和网页名称等。隶属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谱系的术语就更多了,如登录、注册、在线、确认、回复、发送、复制、粘贴、上载、下载、点击、刷新、跟贴、删除、更新、升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和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知识谱系的概念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对于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来说,我们更需要廓清的这些知识谱系中与艺术审美性能直接相关的概念和范畴。最常见如“数字艺术”(digitalarts)、“超文本小说”(hypertextfiction)、“多媒体文本”(multimediatext)、“互动书写”(interactivewriting)、“接龙小说”(亦称“合作小说”)(collaborationfiction)、“电脑小说”(compunovel)、“电子说书”(electronicstorytelling)、“非线性链接”(non-linearlink)、“超链接设计”(hyperlink)、“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类象”(simulacrum)、“灵韵”(亦称“光晕”)(aura)、“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ty)、“虚拟真实”(virtualreality)、“赛博空间”(cyberspace)、“博客文化”(weblogculture)、“IT思维”(internetthinking)等等。这些基于电脑网络技术滋生的与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密切相关的概念,由于其技术含量对艺术审美的渗透与移植,已构成网络文学理论范畴的知识平台,它们对构建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砖石”的作用。

数字化技术的知识谱系要转换为文艺学的概念范畴,需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工具理性的技术覆盖,二是人文守成的技术排斥。前者把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知识性术语直接当作文学理论概念使用,用技术化符号内涵替代文艺理论的人文学理逻辑,结果便是技术覆盖遮蔽了学理分析,直至用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造成人文学理的悬置。如有的电脑艺术类著作满篇都是电子化专业术语和技术符号,把理论阐释变成了技术概念大换班,却把本该聚焦的理论问题轻轻放过了。后者则由于一些人文学者对计算机网络的陌生化和距离感而坚执理论守成心态,不顾互联网文艺存在方式的改变和意义承载的价值转型,仍然套用传统的概念术语来表征新的艺术现实,而排斥一切技术概念。这样的文论学术探讨,要么是隔靴搔痒,要么则与科学的理论建构南辕北辙。就知识谱系而言,《超文本诗学》†一书对网络“超文本”范畴的深入解析,也许可以算作数字化语境中文艺学建设的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个案。

四、逻辑原点

文学的逻辑原点决定着一种文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的内在基质,它是人的生命原力和人类文明元典预设的文学逻各斯的依存形态。当文学踏上呼啸前行的互联网快车而轻松置换原有文学背景和知识谱系的时候,文学传统的原点更新和范式转换不仅要有谱系学的举证,更需要运用福柯的“考古学”(archeology)方法去直接面对文学“母题”,考察其在价值本体的原点重建上为网络文艺形态学贡献了那些有效资源。这个逻辑原点的内容大抵包括:

1.“文学是什么”――虚拟世界的自由女神

自由是一切艺术的人文原点和终极母题,也是文学本体的精神之根。对文学自由精神的迎合和践履,是文学得以走进网络的无意识宿命和网络写作的生命动力。从内在基质上看,网络对文学体制的重建首先需从自由开始构建自己的精神原点,这是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学本体能够融入文学本性的正确的价值选择。笔者在《网络文学论纲》中曾说: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文学的精神本质也是自由,网络之接纳文学或者文学之走进网络,就在于它们存在兼容的共振点:自由。可以说,“自由”是文学与网络的最佳结合部,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的黏合剂,网络文学最核心的精神本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性,网络的自由性为人类的艺术审美的自由精神提供了又一个新奇别致的理想家园。

2.“文学写什么”――数字化生存的本真叙事

网络写作与纸笔书写在“写什么”方面有两点显著区别:一是写作内容不同,二是写作心态相异。从文学内容上说,网络文学所写者多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生活,如都市化青年群体的时尚诉求、欲望消费和情感选择等。不过网络写作内容的特殊性在于它长于表现网络世界的虚拟化生存,即如李寻欢说的“网人在网上写网络供网友阅读”式的网络写作,才独一无二地表征网络文学“写的什么”。从写作心态上说,网络写作常见的是“玩文学”心态,如张抗抗所说的,文学网民的心态是“自由写作,自由地倾诉,心灵的空间无限大”。这样的自由心态对于“文学写什么”的意义在于:它褪去了作者的“作家”面孔,又打破了网民个人角色的社会镜像化掣肘,促使网络文学走向本真叙事和个我心性的真实表达,让网络作品所述之物贴近真实,贴近数字化生存的感性现实,贴近鲜活的生命感悟和人性底色的纵情舒展。精神的“在场”与身体的“缺席”可以让每一个匿名作者以最“无我”的方式袒露最“真我”的生命样态,这将反过来影响网络文学“写什么”和“写的什么”。

3.“文学怎么写”――电子代码的形上学

网络写作是电子代码书写,纸笔操作的“码字儿”苦役全部交给了机器指令,艺术被一种“机械性”自动书写和无限复制所征服,艺术生产序列遭遇操作仿真的替代性重组,数码化成了网络文学的形而上原则。计算机代码之于“文学怎么写”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功能性影响:其一,在形而上层面上,电子符号对自然呈现的干预形成欲望写作对日常经验的中断,使得“物、意、文”之间失去了人类经验世界的对应关系,亨利·列菲弗尔(HenriLefebvre)把这种状况称作“指涉的衰落”(thedeclineofthereferentials)‡,这使得传统的语境表征模式被转化为普遍化、标准化、纯数字化模式。其二,在形而下层面上,键盘的电子代码书写创造的是一个“铅字无凭、手稿遗失”的时代。这个时代颠覆了铅字权威,“输入”代替“书写”的直接结果,却是用“词思维”代替了“字思维”,写作时不仅没有了执笔“戳”字时的手感和线性舒展的字形,也没有了笔意,没有了书法,甚至没有了文化,没有了“文章千古事”的道义约束和“手稿时代”严肃、执著的创作心态,以及因纸张变黄发脆而产生的历史感。

4.“文学干什么”――虚拟世界的“波普”情结

传统的文学是精英艺术,追求“文以载道”、“有补于世”,乃至“畅神比德”、“立言立心”而成“不朽”;强调文学要涵养人的精神家园,给人以情感的亲切抚慰与心灵皈依的启迪,丰满人性,净化人的灵魂;文学要体现终极关怀,用艺术灵犀展开对精神彼岸自由王国的向往、叩问与追寻,通过求真向善的理想化诉求来获得信仰之光;文学还要有现实关注,使自身成为社会文明的火炬,以便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心等等。这些文学精神原点在网络时代就像海滩上的图案一样,正被席卷而来的大众狂欢化网络写作潮头冲刷得模糊难辨乃至荡然无存,并且被“后现代”学者视为为“宏大叙事”(grandnarrative)(利奥塔)或“元叙事”(metanarrative)(鲍德里亚)、“表征危机”(representationalcrisis)(哈桑),而予以“范式转换”(paradigmshift)。网络文学不是要救世济民而是表现自我,不企求终极关怀而注重抒发性情,不求崇高和宏大,只求兴之所至时痛快淋漓。于是,认同模式由社会性尺度转向自娱而娱人,价值取向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现实变迁,就成为网络“波普”化写作要建构的基本文学观念。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说:“不连续性、断裂、界限、极限、序列、转换等概念的引入给整个历史分析提出的不仅是程序问题,也是理论问题。”ˆ当网络使文学产生知识谱系和机制范式的双重转换,当文学在网络里消解了惯例、走出了原有体制的围城,并试图重建自己的文学原点的时候,技术的“格式化”和文学理念的重新“洗牌”只是转轨期的文学投给历史的一个动荡的背影,只有对“文学是什么”、“文学写什么”、“文学怎么写”、“文学干什么”等“元命题”做出有效解答,才会有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建设的原创性贡献。

参考文献:

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美国诞生,其编辑主体是分布于美国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次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该校USENET上开设了alt.Chinses.text(简称ACT),这是Internet上第一个采用中文张贴的新闻组。1993年起,由遍布世界各国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的综合性中文电子杂志大量涌现,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通讯》、《布法罗人》、《未名》,加拿大的《联谊通讯》、《红河谷》、《窗口》,德国的《真言》,英国的《利兹通讯》,瑞典的《北极光》、《隆德华人》,丹麦的《美人鱼》,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东北风》等,网页通常或转贴思国怀乡之作。1994年由方舟子倡导成立的《新语丝》,1995年成立的以诗歌为主的电子刊物《橄榄树》,以及第一个女性文学网站《花招》等,都是华文文学网站的早期代表。参见少君《北美华文文学中的网络文学》,《福州》2001年第7期。互联网上第一篇中文网络文学作品是张郎郎的杂文《不愿做儿皇帝》,发表于1991年4月16日《华夏文摘》第3期;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是小小说《鼠类文明》(作者佚名),发表于1991年11月1日《华夏文摘》第31期。参见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第150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三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1月31日,我国网民数为7950万,上网计算机达3089万台。参见,2004年2月16日查询。

2、MarkPoster:TheModeofInformation,PolityPressinassociationwithBasilBlackwell,1990,PP.17-18.

3、欧阳友权等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欧阳友权著《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该著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

5、参见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6、HenriLefebvre,EverydayLifeintheModernWorld,NewYork:HarperandRow,1971.p.120.

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