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范文

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

摘要:探讨地域文化如何在民宿室内设计中充分表达。文章从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现状角度以及游客需求出发,分析得出地域文化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原则。依据设计原则得到地域文化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地域文化的元素提炼可以是自然特征也可以是社会特征,应用方法是传统造景手法和现代科技融合,地域性设计符合当代生态旅游潮流。

关键词:乡村民宿;室内设计;地域文化

引言

(一)文化的地域属性:地域文化展现了该地域内由劳动人民脑力和体力活动创造积累的具有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历史特征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地域文化的内容包括该地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图腾、工艺手法、社会习俗等,甚至是自然景观、自然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乡村民宿建筑设计之中,可以提高民宿建筑的感染力,也是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和塑造乡村形象的重要部分。地域文化本质来看还是属于自然环境特质,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的最重要特征是区域性的,文化也必然带有地域性色彩。文化的形式由于具有了复杂的地域性特征而逐渐丰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受到交通条件薄弱和潘属行政区相互独立等上层建筑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各自地区都生成演变了独特的文化色彩,比如现在的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中原文化、陕西地区的三秦文化、山西省的三晋文化、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以及山东半岛的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在长期发展形成过程中对思维方式、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各类文化元素从当地的文化形式中提炼整理出来,选取最有鲜明特征的文化元素,再将元素应用在设计中。同时设计师还要理解大众审美和专业审美的距离所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将文化符号通俗化。

(二)乡村民宿: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是一种具有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项目类别。较为成熟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要同时兼备功能使用,文化气氛浓厚,地域性特征明显等代言词。在进行文化元素提炼时,应注意与当地自然的环境、生态景观以及生活习俗等文化资源相结合。乡村民宿通常都是遗存时间较长的古老建筑,建筑本身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时间韵味,所以对老旧建筑进行民宿改造时应该着眼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遵循因地制宜,因势而建的原则,切忌全盘更新,外部应最大可能保留建筑的原始表皮肌理,通过将老旧建筑的历史气息与现代化科技设施的时尚风貌相结合,为游客的居住感受增加精神享受特质与品味生活的味蕾。

一、民宿室内设计的现状

贝聿铭先生曾经讲建筑的历史根源比作树和土壤的辩证关系。民宿室内设计也是如此,他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游客综合展示诸如自然景象、生态特征、地理条件、人文内涵等内容的乡村形象。目前我国一部分室内设计并未真正结合建筑特征和实际地域文化特点,而是对风格流行主义痴迷崇拜,这种缺乏个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的流行主要源自以下四种原因。一是,现代室内氛围营造都是设计师根据甲方的需求力图主观上选择一种效果极佳的设计模板进行套用,于是出现了模板产品的频繁使用。二是,甲方的成本考虑使得设计顾首顾尾,成本预算会在时间把控,材料选择,造型制作等方面严重干扰设计项目的水准。三是,设计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工作,摆脱守旧的设计限制条件,追求如何发挥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设计师应该始终追求的工作境界。但是很多设计在开始时期都怕出现安全事故问题,造成施工难度偏大,导致材料运输难,这种避免革新代价的思维方式直接阻碍了现代室内设计创新的发展趋势。四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虽然符合了众多旅客对于提升现代旅居空间精神水平的诉求,但是民宿客栈这一旅游产品由于受到不同的经营模式、设计理念、服务特色等原因,导致整体改造设计能力不一的问题,最终拉低了民宿客栈的整体质量。

二、乡村民宿地域性室内设计原则

(一)室内设计的创作以整个地域文化的自然属性为前提:室内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深化美观设计。既然是建筑范畴,就必然具备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是文化元素符号的更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建筑符合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特质,建筑是用来使用的,所以首要原则是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这种整合使建筑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相一致,增强了当地居民审美趣味的认同感以及环境的适应度。地域性的差异性促进了文化丰富性的发展,建筑文化应该选取重要性极高的自然特征,重点开发。例如福建永定的土楼,依山而建,保留了山地丘陵民居特征,又结合了中原合院建筑的特点,具有客家文化的显著特征;川西民居由于地势险要气候湿润,开敞自由的布局手法和轻盈精巧的木穿斗结构以及朴素淡雅的青瓦白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山西传统民居普遍外墙较高,凸显防御风沙的作用,屋顶多采用单坡排水,且向院内倾斜,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矩形院子;藏族传统民居在设计建造时充分考虑到了气温低,风暴频率高,地震频繁等因素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的手法减少风暴影响,用天井和天窗有效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同时地域文化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民居极具宗教色彩。

(二)室内设计的创新要表达地域文化的精神特征:当今旅游者对于出行住宿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满足标准化的服务和功能,而是更希望居住在体验感,居住感,文化感十足的场所。乡村民宿由于自身带有地域文化属性,民宿的设计俨然成为城市居民对于朴实文化追求的避难所。现代室内设计层次追求不应只满足标准化设计水品,也要达到精神文化的表达。民宿室内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并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并更要作为对地域特色、人文情感的传递的载体。室内设计,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一定的创新性以及新颖性,一旦室内设计没有突出体现这两部分的内容,而仅仅是模仿其他成熟优秀的设计风格,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在室内设计方面的发展,民宿设计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来获得创作灵感,只有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理解人类文化和自然的互动关系,才能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诊释和弘扬地域文化。而在室内设计中贯穿地域文化的因素不仅符合当今时代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还可以把民族的鲜明特性和风土人情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体现了本地区对文化的大力发展,将地域文化和当代精神结合起来,未来设计行业发展的重点必然是具有极强地域文化属性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通过在造型,表面色彩,形态比例,材料质感等方面的表达,并构建了与周围景观环境的共生关系,它的出现会成为景观环境和空间的亮点。精神属性是室内设计追求的最高层次需求,这种精神既可以是场所精神,也可以是民族精神,甚至是一种信仰精神。设计师要有一种地域文化梳理的能力,在做室内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如下问题(1)在什么地方,地域文化代表了什么样的地域精神。(2)地域精神用何种方式、方法融合到室内设计中。

三、地域性元素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一)地域文化中自然表象的挖掘应用:现代设计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会经常对地域文化的自然属性特征的深度挖掘,从而使人感受到场地中所隐含的精神特质。例如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草原特色地域文化逐渐演变为蒙古族文化的专有代言词。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移动蒙古包的设计适应了新时代的旅游文化需求。草原上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设计师首先考虑蒙古包室内设计的保暖工作。詹布在蒙古包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使用作用与美观作用,五层的詹布足够抵御草原夜间的寒冷气温,在装饰元素上采纳了蒙古族的刺绣图案,同时蒙古包中的室内取暖设施主要是火烧炉,当地的牛粪的燃烧热量较高,被当作燃料使用,并且形成了一条可持续绿色的经济生产链。牧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也逐渐实现了定居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的自然属性与室内设计进行了充分融合。在进行民宿建筑设计时,自然特征的挖掘也可以用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上,设计思路应该以挖掘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线,从水土情况,气候风貌,地质条件等方面入手。综上所述,民宿建筑设计要以以下三大原则为主,一,环境适应原则。二,人文环境匹配。三,地域性技术和材料相匹配。

(二)传统技术与新材料的结合:当前,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衍生和新材料的开发,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素材选择范围,设计创新需要设计师突破传统材料的限制,同时为意境的创新营造寻找更多的素材。材料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推陈出新,与现代科技结合衍生出新的含义,例如安徽铜陵山居作为一个改造项目,原址是一间破败的房子,改造的时候保留了之前的旧的砖瓦,例如民宿大门设计上,安徽特色拱门被当成当地的地域文化标志保留下来,象征着新旧转换的开端,建筑的中庭空间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承载了新旧空间的时间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的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选择,按照地域文化情节来造空间,利用诸如材料、照明、颜色、光影等设计要素使现代室内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的,例如以北京传统“四合院”为地域特征的前门长巷三条合院民宿改造建筑,是在保持原有建筑结构体系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对集散功能,观赏功能和起居功能关系的调整、使用现代模块化家具、利用环保现代化材料与传统文化形式的融入的结合使用,营造了一种惬意的光影氛围和舒适的色彩对比效果,使小院儿最大化地延伸了人们休闲、洽谈、家庭旅游、朋友聚会等现代化使用属性。此外,传统材料如传统的瓦片、青砖、卵石和一些新材料现代的石材、不锈钢、玻璃、金属等结合使用,就会在触感、色彩、视觉冲击力等各方面形成我们所追求的对比和反差的效果。以“石头仓库”为基础建造而成的亚美尼亚的埃凡马拉克萨巴达饭店,采用了完整而坚固的石头承重结构,石材全部来源于附近小山的开采。这栋板石建筑外观呈现长条形,利用山型墙做剪力支撑,内部34间客房的简朴桌椅家具全部采用熟铁和本地玄武岩材料制成,精美的亚美尼亚地毯为硬装设计增添一丝暖意。游客在该酒店可以充分领略到当地亚美尼亚人对于石头的精雕细琢、铁艺产品的成熟冶炼和精美地毯的紧密编织的工匠精神,如图1。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产品的引入可以带来不错的观赏体验感,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息投影。观众介入和参与是交互设计理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与室内文化意境的形成不谋而合。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的氛围营造可以通过科技设施在灯光,气味,声音和温度等方面来实现。传统的服饰、技艺、节气活动、戏曲歌谣等技术环境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表达。地域风俗特色只有让游客从设计的环节中参与到氛围营造,才能从中深刻感知到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交互装置艺术的创造通过调动观众的五感六觉来促使观众在其作品中从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虚拟技术作为人们生活趣味延伸的工具,所创造出来的趣味感受引发观众对地域历史的追忆,这种文化认同感可以在乡村民宿室内设计中带给人们独特的文化体验。

(四)传统园林造景手法的引用:古人对地域文化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在传统园林建筑的营造手法上。追求自然山水格局的营造法式,这种空间形态的营造方法有借景、框景、对景、障景等。园林设计和室内设计同属建筑空间设计范畴,只是各自侧重方向不同。但是在造景上,古典园林的造景设计体现了对于地域文化意境的追求,例如在坐落于云南丽江的丽镘•神米吉酒店,设计初衷秉承了云南丽江的传统与现代、宁静与喧嚣混同并存的古城地域文化,原建筑通过改造设计蕴育出简雅精致的民宿产品。接待厅的几十根黑色钢板盒子成为视觉焦点,这些钢板对承重结构起到遮挡作用,整个空间的黑白颜色对比体现了传统园林对留白意境的追求,又可作为功能分区隔断,引导人进行一场时空的对话。这种最有人文属性的的造空间经典手法,是可以在室内设计中为设计师提供灵感来源服务的,更是当下室内设计师最需要向传统经典学习的法则,如图2。

结论

乡村地域文化展现了村落的地理自然属性、文化习俗属性与历史时间属性,是乡村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独特印记。地域文化的引用可以更加合理地将室内设计所要体现出的思想理念展现出来,不仅满足大众对舒适安全度的要求,更能体现出室内设计独特的美感,使游客在居住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当地的文化元素,满足了游客心理需求通过例如心境的压力释放,并且通过身体的舒缓与文化的享受等途径而得到。地域文化的难点也在于文化这一抽象物质如何给人带来具象体验;第二点,地域文化的引用设计符合当下生态旅游概念,无论是从环保绿色角度出发,还是从珂只需经济角度出发,其宗旨都是强调最大化减少对民宿酒店所在地生态环境的改造,因此未来室内设计的潮流思维必将是根基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具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的设计项目才是值得宣扬的好产品。文章以民宿概念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原则的总结丰富了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表达的设计方法,以期促进民宿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为后续文章的地域文化分析、文化符号提取和民宿酒店设计思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邬浩阳.地域文化设计特点在室内设计中的延续分析[J].设计,2017(22):96-97.

[2]孙迟,祝清爽.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5,(13):64-65.

[3]王千意,黄滢.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以常州梅林村为例[J].设计,2018(23):67-69.

[4]陆丽如.浅谈地域文化型主题酒店室内设计方法[J].设计,2014(11):75-76.

[5]陈玲芳.地域文化元素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J].学园-2017-02-25.

[6]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7]宁锋.试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55+58.

[8]王振东,曾晓泉.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在广西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5(11):133-135.

[9]王江平.符号学中的建筑本土化途径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设计,2017,30(2):112—113.

[10]徐慧宁(导师:张兴国).岭南地区旅游旅馆建筑室内的地域性设计探索[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05-01.

[11]李明.依存地域文化特质的民宿客栈室内设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硕士论文-2018-03-01.

[12]孙蕊蕊.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宿空间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95.

作者:王森 张晓燕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