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新闻专业文学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学课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新闻专业都要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在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多从中文系分出,在课程设置上与中文专业有较多的“姻亲”关系,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文学课的开设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其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新闻专业教育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一、新闻专业“文学化”误区与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定位。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教育持续升温,大小院校纷纷成立新闻传播方面的院(系)、专业,“全国设有新闻类院系的高校由1999年前的66所100多个专业点,增加到2006年的460多所661个专业点,在校生达到13万多人,几乎接近目前全国新闻界持有记者证的人数”。①大多数新成立的新闻专业(特别是小院校)都是依托于原有的中文专业而建,很多新闻专业教师是由中文专业教师“改行”而成,在课程设置上则具有浓厚的中文专业特色,文学课、汉语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一些新闻院系的新闻学教师和新闻教育管理者正在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变成了‘文学教育’。例如,在一所师范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一份教学方案中,该专业毕业所需学分为163学分。其专业系列课共分为四大系列,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系列的应选学分为43学分,占专业系列课的68%,占整个毕业所需学分的26%,其比例不可谓不大。”②新闻专业“文学化”的误区导致一些院校(特别是小院校)新闻专业特色不突出,而成为中文系的附庸。可见,要使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据有一个合理的位置,避免新闻专业“文学化”,必须明确其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定位,那就是,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应属于文化基础课,是对专业课程的必要的补充与辅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课的课时总量一定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将中文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模式套用在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上。在中文专业中开设的文学课的课时量,在新闻专业教学中要大大压缩,同时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体系。
二、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命名与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专业文学课而制订的正式的教学大纲。大多数院校新闻专业所开设的文学课程均沿用中文专业文学史教学大纲,其课程命名也是套用中文专业文学史课程的名称,即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课程教学大纲的对象一般都是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中文专业与新闻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对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学大纲的套用是否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是存在很大疑问的。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的教学中,可以突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熟读作品,理解作家,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对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尽桂传,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③这对于高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很有启发。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文学课的目的就是要“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在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其写作、言语表达、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对于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把握与理解是很次要的。按照这种理解,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应当是作品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将以往这些冠之以“文学史”的原中文专业的课程重新命名,代之以“作品选讲”,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外国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名称的变化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它也带来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系统性变动。首先是教学课时量的缩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按照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文学史的教学,它需要开设三个学期,200个学时左右,在我们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作品教学,只安排了一个学期,72个学时。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由中文专业的四个学期的课时量缩减为一个学期72学时,外国文学的课时量计划为54个学时。课时量的大幅度缩减既突出了新闻专业课的教学地位,突出了专业特色,同时又保证了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其次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新闻专业文学课应该制订适用于本课程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而不应与中文专业文学课相混淆。由于将新闻专业的这些文学课程命名为“作品选讲”,因而在教学大纲的制订中,对于作品的遴选与确定是关键所在。表面上看,“作品选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对选讲哪些作品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以自己的兴趣、喜好、价值观念等选择作品。但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是要求具有稳定性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便于操作的教学及评价体系。因此,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要求将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大纲,而不能仅仅以个人好恶为标准,而且这样也便于教师选择教材。以我们制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学大纲为例,依据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在现代部分我们选择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灯下漫笔》(鲁迅),《凤凰涅槃》(郭沫若),《骆驼祥子》(老舍),《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围城》(钱钟书),《金锁记》(张爱玲),《雷雨》(曹禺),《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八首》(穆旦);在当代部分选择了《百合花》(茹志鹃)、《受戒》(汪曾祺)、《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陈奂生上城》(高晓声)、《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茶馆》(老舍)、《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怀念萧珊》(巴金)、《我与地坛》(史铁生),以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所选择的作品在不同版本的作品选教材中也基本都被选录,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三、新闻专业文学课作品教学的特点
由于将新闻专业文学课定位为作品教学,因而必须把握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首先在于
其开放性。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过程充满了能动性,对于同一部(篇)作品,不同的人生经验、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等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注意点、作品阐释、审美体验等方面会有很大不同,所以才会有“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而应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的逐渐深入,这种开放性的观念已经这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僵化的语文教学体制。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建议:“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经验的增长、视野的扩大、学识的进步、心智及情感的臻于成熟,其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应具有开放的眼光、丰富的视角、多层次的解读。
其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美育性。审美是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美包含理性与感性两个层面。理性的美是由作品深刻的思想所焕发的知性魅力,感性的美来自于对作品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飞扬的文采、精巧的结构、曼妙的韵律等多方面的愉悦体验。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育作为教学的重心,对作品的美有全方位、深层次的把握,引导学生从理性、感性的层面对文学作品的美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逐渐提高,更能够以美育为出发点,丰富其心智,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提高其品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其三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情感渗透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作家用文字符号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化、形象化的表现,其间贯注着作家强烈的情感。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⑤文学作品的创作根植于作家的情感,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首先是情感上的濡染而非先入为主式的判断。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以情感为先导,营造浓郁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情感的高度投入而不能隔靴搔痒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自我情感应和作家、作品情感,诵“大江东去”我即苏轼,时空无隔,物我两忘,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融入作品,在情感的体验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而进入审美的境界。
其四是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促进。由于新闻专业对学生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在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更有着特殊意义。虽然说文学课不是写作课,不进行专门的各文体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播音、演讲、节目主持等课程,不进行专业的言语技巧训练,但是文学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欣赏、理解、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在上世纪30年代就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叶圣陶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⑥要建立良好的语感一在于(紧转第180页)
(紧接第190页)通过语言的量的积累,达到语言的丰富性,二在于通过质的提升,获得精湛的语言技巧。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新闻专业文学课为学生打开了通向这一语言宝藏的通道,通过文学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在采访写作、播音主持等方面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也正是文学课作为新闻专业文化基础课的意义所在。
四、对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我们认为,根据上述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特点,探索与新闻专业的教学目标、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文学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机制。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中,在保证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下,应摒弃门户之见,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平时作业方面,可以布置专题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进行研究式学习;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教师也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形式,如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份额,以论文取代闭卷考试等。
其次,倡导以美育为核心的“移情”化教学方式。立普斯“移情说”认为,美感产生的原因在于主体将情感投射到事物上,使感情成为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因此在文学课教学中,应倡导教师采取“移情”化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自我的“移情”导引学生的“移情”,在课堂上营造充满艺术魅力的美的氛围,从而实现文学课的美育功能。
其三,结合新闻专业特色,开辟第二课堂。文学课的开设只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美的殿堂,因而,文学课的学习不能囿于教学大纲所选择的有限的作品篇目,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作品,读好作品,组建文学爱好者社团、小组,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讨论会、座谈会、报告会;要结合新闻专业特点,开辟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结合播音课、节目主持课开展名篇诵读,举行朗诵会,小话剧演出;结合摄影摄像课、节目制作课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摄制等,实现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的接触“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