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解读文学欣赏的内容和形式范文

解读文学欣赏的内容和形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解读文学欣赏的内容和形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解读文学欣赏的内容和形式

中学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解读”,二是“鉴赏”。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即学生读一篇文学作品时,一般来说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不懂”,一种是“不喜欢”。与之相对应,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解决学生“读不懂”的问题,可称之为“解读”;二是解决学生“不喜欢”的问题,可称之为“鉴赏

”。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的《听听那冷雨(节选)》,意象迭出,意境优美,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教学时宜确定为“鉴赏”取向。“鉴赏”是指“鉴定和欣赏”,限于篇幅,这里只谈“欣赏”。

一、文学欣赏的焦点

文学欣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但是文学欣赏的内容要复杂得多。由于内容是一个层叠蕴涵的复杂系统,因而在弄懂文学欣赏的内容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即文学欣赏的焦点是什么。文学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呢?我们知道,文学性是文学类文本区别于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本质特征,换句话说,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文学欣赏的焦点就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一言以蔽之,文学欣赏就是欣赏文学性。文学作品的特征不同,文学性也会存在差异。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散文为例,《荷塘月色》以情韵见长,《金岳霖先生》以隐晦取胜,《亡人逸事》以情味夺巧,《听听那冷雨》以意境求异。文本所具有的这种特性,正是文学欣赏时“这一篇”区别于“那一篇”的主要依据。文学欣赏就难在既要顾及文本的个性,又不脱离文学作品的共性。

二、文学欣赏的内容

以往的文学欣赏几乎都是指向言语所表现的客观世界的美,但是这种文学欣赏并不是指向语文本身。实际上,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首先是对语文本身的美学性质的开掘,即学生通过一定的语文活动感知、理解、品味言语智慧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如果说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指向是欣赏文学性,那么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从言语智慧出发,欣赏文本的文气美、氛围美、情调美、音乐美、绘画美

文气美就是语言文本中所呈现的生命力之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就是说作品中生命力的重要性。《听听那冷雨》写道:“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吧那冷雨。”与其说这是散文的语言,毋宁说是诗歌的语言。句子之长,不仅表现出雨之缠绵悠长,而且表现出作者对大陆思念之绵长久远。透过这些氤氲着云情雨意的绵长句子,我们仿佛听到了江南潮潮润润的潺潺雨声,看到了游子思归而不得的踟蹰身影,想到了先生望我大陆的缱绻深情。氛围美就是指语言文本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景的情感氛围所流露出的美感。比如《听听那冷雨》第6段:“王禹偁在黄冈,破开如椽的大竹为屋。据说住在竹楼里面,急雨声如瀑布,

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当年王禹偁在竹楼上所享受的这一番清韵雅趣,自有一种天然的清幽氛围。竹楼内琴调虚畅,诗韵清绝,子声丁丁然,矢声铮铮然;而夏听急雨,冬听密雪,竹楼外的雨雪声,恰似伴奏的雅歌,给寂寞的心灵带来了慰藉。这种内外共鸣的氛围、万化冥合的效果,是别处无法领略的佳境。从声韵上说,“鼓琴”、“咏诗”、“

下棋”、“投壶”尾字皆为平声,突出动作之舒缓;而“急雨”、密雪”、“瀑布”、“碎玉”皆为仄声,突出声音之急促。种外急内缓的生命节奏,既是王禹偁被贬黄冈的生命意识的深层反映,也是余光中先生远离大陆的文化情结的心理投射。

情调美指语言文本中所呈现的感情的格调之美。就《听听那冷雨》而言,作品中吐露出的哀愁的格调、忧郁的格调、凄楚的格调,正是作家以特有的情感灌注其中的结果。比如第5段:“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不论稀疏的雨点还是急骤的雨点,只要是清秋,便充满了凄凉的情调;衬以枯黄的梧桐与衰败的荷叶,更充满了凄清的情调;而一旦将疏雨与梧桐、骤雨与荷叶联系起来,

则又有了凄楚的情调;而今漂泊台湾,雨点不仅仅是滴在梧桐上,打在荷叶上,更是击在身上、敲在心上,直教人凄迷低徊。由“凄凉”到“凄清”,由“凄楚”到“凄迷”,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可谓鬼斧神工。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与元好问的“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在余光中笔下获得了新的诠释。

音乐美指语言文本中的节奏、声韵的和谐之美。艺术是自然的感应,节奏是自然现象的原则,声音的高低、疾徐、长短、阴阳、向背,均为自然的唱和。比如《听听那冷雨》第3段“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中的“清清爽爽新新”与第7段“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中的“轻轻重重轻轻”,以一种相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趣:前者诉诸嗅觉,后者诉诸听觉。这种平中见奇的语言节律,均带有深沉的褒美意味。相比之下,“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中的“忐忐忑忑忐忑忑”,则为贬抑之语,疯狂中见刚强,但其造语浑然天成,仿佛抑扬顿挫的唐诗格律,实乃天才的创造。

绘画美是指语言文本中所呈现的色彩之美。语言内部的成分能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或听觉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比如《听听那冷雨》第4段:“云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其中“云萦烟绕,山隐水迢”八字,虽没有明显的颜色暗示,但描绘出了国画水墨淡彩、气韵流转的意境。同样,“杏花,春雨,江南”六字,只是并列的三个词语,却让人想到“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的江南,生出“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感伤,以及“杏花时节在江南”的惆怅。这种柔婉之美,自然有别于“骏马秋风冀北”的粗犷之美。《听听那冷雨》是“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作为文学欣赏,我们的重点不是欣赏客观世界之美,而是欣赏言语创造之妙,即作家何以创造各种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

三、文学欣赏的形式

确定了文学欣赏的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实施就能一帆风顺。文学欣赏需要自身特有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由于审美是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根本特征,审美性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学性。从这个意义说,文学欣赏课就是审美课。人是不能自我观照的,人必须通过对象化的客体(比如文本)来实现这种观照,人在客体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存在,证实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审美。李海林教授曾将学习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理学习,它着眼于客体本身的规律和特征,探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另一种是审美学习,它着眼于客体的主体内涵,追求其中所蕴涵的人性意义以及对人自身的表征和阐释。从这个意义来说,审美学习是发生在人与自我之间的一种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不是一种认知,而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确证。②由此可见,审美就是自审,其主要方式就是体验。体验不仅是人的感官的体验,更是人的心灵的体验。从感官的体验到心灵的体验,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将体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二是让学生能够“体贴到”;三是不但让学生能够“体贴到”,而且能够体贴到位、透彻。③将体验分为这三个层次,是很有价值的。既然体验是存在层级梯度的,那么用什么将体验推向深处呢?无他,唯感情尔。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朱自清先生说得更具体:“设身处地”是欣赏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教师首先要动之以情,做到“感情移入”,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催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一旦学生也能进入情境,则距离“设身处地”的体验就越来越近了。在体验文本的文气美、氛围美、情调美、音乐美、绘画美时,也要注意体验方式的细微差别。一般而言,文气美主要通过朗读来体验,气氛美主要通过描述来体验,情调美主要通过联想来体验,音乐美主要通过倾听来体验,绘画美主要通过想象来体验。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更深远的东西,领悟到那似乎无限的内容,从而提升我们的欣赏境界。体验说到底是一种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以逻辑关系来安排程序,而是以心理结构来安排程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确定教学程序的依据,教师的教学程序也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旨归。实际上,心理程序决定着文学欣赏的内容取舍、详略安排与环节设计。首先要注意灵活性。在教学实施时,不是按照文气美、氛围美、情调美、音乐美、绘画美的固有顺序,按部就班地实施,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调配资源,优势互补。其次要注意整体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文学欣赏往往不宜面面俱到地欣赏文气美、氛围美、情调美、音乐美与绘画美,而应有所侧重,突出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其他方面可以作为陪衬。再次是讲究梯度性。在文学欣赏时,总体上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之,文学欣赏的手段是审美,方式是体验,途径是移情,这一切都要根据心理程序来安排。

四、文学欣赏的关键

由于文学欣赏主要是欣赏言语形式,而言语形式主要是为言语内容服务的,言语内容又是由言语意图决定的,因此,关注言语意图是文学欣赏的关键。拿散文来说,如果对文本表达的情感倾向缺乏准确的理解,就难以真正欣赏到言语的妙处。以《听听那冷雨》第5段为例:“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段文字共有三个句子,许多人都只是关注第一个句子,对后面两个句子却视而不见,这恐怕是没有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我觉得理解“黑白片”的内涵是关键。据余光中先生说:台湾雨季长,大雨小雨下个不停,雨季无色彩,灰扑扑的,像灰美人来了,所以是黑白片。当时两岸阻隔,无法交流,无法知道大陆的情况。况且当时大陆正在闹,深怕来到台湾,担惊受怕,心情抑郁,所以又是黑白片。那时有个外国记者安东尼奥尼拍中国片,是关于中国农民、中国山水的,看到这些景象后,心里的失落是双重的。母亲去世了,大陆又回不去了,过去的那些好朋友也已经不见了。心灰意冷,看什么都是灰色的,故而用了黑白片。④作为一篇意蕴丰富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有对大陆的思念,对故土亲人的怀想;有对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的无奈,更有对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隐忧。解而不赏则浅,赏而不解则虚。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欣赏第5段,就更容易走进文学欣赏的堂奥。第一句作者化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的是蒋捷的身世,说的却是自己的人生。这里有人生沉浮的凄凉,有前尘隔海的凄清,有时代剧变的凄楚,有浪迹天涯的凄迷。笔者以为,这个句子只是铺垫,后面两个句子方为真意所在。“鬼”有隐秘、阴险、不测之意,这里的“鬼雨”可能指。若联系蒋捷“而今听雨僧庐下”的诗句,极易使人想到“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的诗句,简直妙不可言。此为一妙。“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该”字别有意味,说明现今之“雨”早已失魂落魄。“雨”字单独断开,似乎潜伏着魂兮归来的呼唤。此为二妙。最后一个分句“窗外在喊谁”冷然收尾,有意与前文脱节,使之形成跳跃的思路,恰恰暗合了作者神情恍惚迷离的状态,而大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鬼雨”正是造成作者“摧心折骨”的主要原因。此为三妙。有了“黑白片”的烛照,我们可以感受得更真切,领悟得更深刻,体验得更到位。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是会转化的,美也是会贬值的。明窗数编在,常与物华新。经典总是常读常新、常教常新的。只有欣赏到别人不能欣赏到的地方,才能领略到别人不能领略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