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社作文教学方式范文

文学社作文教学方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社作文教学方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学社作文教学方式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的地位。但作文教学也一直是广大语文老师的困惑,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却收效甚微。学生依然视写作为洪水猛兽,每次布置作文时总是叫苦连天,绞尽脑汁,东凑西拼,敷衍了事。因此,探寻作文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差却要先于普高学生接受社会检验的中职生来说尤为迫切。

笔者担任校园文学社指导工作四年,有感于作文教学步履维艰的局面,尝试着以文学社为试验田,播撒改革的种子,逐渐探索出一些符合职教特色的作文教学方法,虽不能说达到百花齐放,但也是春色可人。

一、打破樊笼,还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

中职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很多,除了本身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差之外,还在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写作氛围,再加上僵硬、缺乏职教特色的作文教学,更是让学生视写作为精神负担。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命题的限制、话题的陈旧与随意,材料的束缚、主题的定位、文体的规定让学生根本提不起写作的兴趣,他们也常质疑写这些东西对以后就业究竟有什么用。

文学社打破了作文主题、题材、文体等对学生的限制,给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写作空间,鼓励他们张扬个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生活中激发为情造文的兴趣。他们可以自由抒写生活中的感悟、青春的愁思,不必“为赋诗词强说愁”,每一段文字都是他们用心在写,用欢笑和泪水在写。文字成为了他们情感的载体,表达变成了一种自主的需要。当学生的写作意识被激发出来后,并且作文课堂上所谓的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问题,都会在实际写作中迎刃而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关键是先解决让学生愿意拿起笔来写这个问题,写得好与否那还是其次。

当然文学社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它所倡导的自由写作也只是一种课外练笔,归根到底,作文教学还是要要回归课堂,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的表达能力,所以要正确处理课内训练和课外练笔的关系。对中职生来说,只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书本知识向社会知识延伸,学生们才能在作文的天空下找到愉悦。

二、重视生活积累,我手写我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惧怕写作文很大部分原因是找不到“下锅的米”,对于教师布置的题目缺乏生活体验,于是只好参考作文选上的范文或者杜撰一些材料无病呻吟地写起来,写出的文章自然毫无灵气可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源头活水才有鲜活作文。在文学社活动中,笔者重视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的意识,让他们形成多情善感的习性,从而做到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因事生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构思奇巧,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来,简而言之便是“我手写我心”。

学生主要生活场所是校园,要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训练学生观察事物和捕捉镜头的敏感,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去观察操场、饭堂、教室、环湖路等,培养他们写作的敏锐嗅觉,学会积累生活中的材料。此外文学社还通过拓展课外阅读面,摘抄好文段和读书交流活动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每周一论”更是紧扣热点话题,把握时代脉搏,囊括时事经济、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文人风采等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在观点的碰撞中扩充了知识面,提升了思考的能力和深度。

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应不仅从课内更要从课外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有选择地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不拘什么高雅俚俗,只要内容健康,就应让学生杂取百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此外,还要把社会资源和作文教学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勤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社会、阅读生活。学生眼界宽阔了,生活内容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鲜活了。

三、循序渐进,夯实写作基础

根基不牢难以成就万丈高楼,文学社倡导学生自由创作并不是放之任之,作为指导教师更应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夯实写作基础,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在活动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逐步讲授写作方法和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快速构思,快速写作的能力,笔者在每一次文学社活动中都会利用前10分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提供话题,提出简单的要求和训练目标。写完后进行相互传阅交流和评改,并且把每次训练的优秀片段张贴在文学社内或者在社刊中刊登,学生文中常有妙语灵感火花的迸发。这种训练模式要求写100~200字即可,较好地克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教学生如何审题、拟题、立意、布局谋篇、组织材料、修饰语言,修改文章。能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写的文章进行评析和讲解,避免了纸上谈兵,力求让学生每一次训练都有收获和提高,在点滴中积累写作知识,然后再由短及长,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鼓励学生活动后进一步修改所写的文章,争取发表在社刊上。

基础扎实后,笔者便确定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唯有创新才能让作文焕发与众不同的魅力,不至于拾人牙慧,步入后尘。通过经典范文和获奖佳作的讲解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学生在各级作文竞赛中屡有不俗之作,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实践证明,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的观察、体验、感受、思考、表达、创造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承认差异,分层指导

在中职学校创建像样的文学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兴趣不大。为了吸纳更多的同学加入文学社,笔者基于“宽松式”的理念,采取了自由报名的方式,只要是喜欢写作或者是愿意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写作兴趣与动机的,经过简单的面试,便可以成为文学社的一员。因此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必须要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否则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人无法消化的现象。

对写作功底好的要引导他们创新、艺术化地表达;对基础稍差的则重在基础指导,为他们一一指出写作中的问题所在,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进步,鼓励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虽然开始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一旦步入正轨后学生便能自我发现问题,其他写作基础比较好的也能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或“小老师”。文学社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良好写作和文学氛围,让每一个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鉴赏和写作水平。

五、品尝成功愉悦,提升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斯多惠早就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文教学要想取得高成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提高写作的兴趣,变“苦”为“乐”,克服畏惧心理。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品尝写作成果,在成功的愉悦中进行写作。

1.善于肯定,发现闪光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文章,常把作文批改得“满目疮痍”,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文章,心中的挫折感是不言而喻的,又怎能对写作怀有兴趣?所以作文的批改思路应该由发现问题转变为挖掘优点,一个好的标题、词语、句子、段落等都是值得肯定的。在文学社的10分钟快速作文训练上,笔者对每一篇文章都会作适当的点评,尽可能把表扬的面扩大,争取让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能被提及,因人而异,避免千篇一律地笼统评价,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被关注的快乐与满足感。

2.广开交流渠道

屠格涅夫学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当众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以此来不断修改,白居易也常把自己写的诗读给老百姓听,终于使自己的诗作妇孺皆知,名扬天下。因此,笔者在文学社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作品拿来当众朗读,在训练他们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有写更好作品的冲劲,以获得写作上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除了在文学社内进行相互的交流以及和外校文学社进行联谊学习外,笔者还给文学社开了一个博客,把学生的习作和文学社每期的社刊内容放到上面,让学生的作品接受更多的关注和大众的评价,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3.相互评改,共同促进

有人曾这样描述作文教学现状:作文批改一支笔,作文评讲一言堂。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批改要提倡互批互改,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将一人之见强加给学生。通过互评互改,在朱笔勾划别人的文章过程中,树起作文信心,从而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及培养学生阅读动脑动笔习惯的目的。这是教师一支笔所无法企及的,何乐而不为?

4.出版社刊,鼓励投稿和发表

文学社社刊《兰畹》从征稿、选稿、修改、录入、排版、编辑、印刷、装订到分发,基本上是由学生一手操办,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和给一些指导意见。通过亲力亲为的参与,看着社刊付梓,学生心中的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特别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社刊上,又成为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动力,许多学生在一期社刊上有2~3篇文章发表。虽然文学社社刊大部分只在校内流通,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们从中得到了成功感和认同感。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向外面的报刊杂志投稿,并且把每期社刊中的精品文章统一寄到报刊杂志社。到目前为止,已有数篇文章刊登在各级刊物,文学社学生参加“新世纪”和“中职生文明风采”作文比赛也频频获奖,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励。新晨

5.设立考评机制,奖励表现优秀者

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制,否则就会形同一盘散沙。笔者和文学社主要负责学生共同商定了每月优秀之星考评方案,从考勤、参加活动的态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每月评比一次,表现最优秀者奖励文学图书一本。此外,还在每个学期末综合学生的表现评出优秀编辑、文学社活动积极分子等奖项,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文学社的凝聚力和学生对这个社团的归属感。

文学社,是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透过这扇窗,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乘着梦的笔飞翔!也许从这里不能走出诗人和作家,但却可以让他们写作的冲动得到释放!当学生跨越了对写作的恐惧,发现文字能够自由表达自我并逐渐对文字产生了一种亲近之感时,这难道不是对文学社最好的肯定?文学社的实践活动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从而激发更多的教师去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和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