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幼儿动画的艺术特色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教育性
教育功能是文艺的基本属性功能,幼儿动画因为幼儿的成长需要,选择题材和主题的艺术表达,都侧重有益于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教育性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002)就是从历史上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来突出中华传统的爱国、勤劳、友爱、团结、孝顺等美德。教育性的表达在动画片中出现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犯错改错”型。叙事模式一般为:“首先表现主人公错误的做法,然后错误的做法导致危机发生,这时主人公接受权威(老师或长辈)的教诲,改正错误,最后用正确方法达到目的和要求。”[1]1952年的《小猫钓鱼》即属于国产最早的“犯错改错”型,故事讲的是姐姐妙妙和弟弟咪咪跟着妈妈去钓鱼,姐姐细心学习妈妈,弟弟则跑到一边玩耍。结果姐姐钓到了很多鱼,弟弟被青蛙戏弄,只钓上一只草鞋。午饭时,妈妈指出了咪咪的错误。咪咪很是惭愧,下午钓鱼,由于专心致志,钓到了大鱼。
“犯错改错”型的幼儿动画很多,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和《虫虫》等。有时候由于创作者的观念问题,导致幼儿动画的教育性产生了逻辑矛盾。如前所举的《小猫钓鱼》,猫成为生动的主人公,鱼则成为钓的对象。关于钓鱼,丰子恺称之为“诱杀”,不符合动画中生物平等的生态观念。在《猫咪小贝》(1999)和《派特森与芬达猫钓鱼记》(2000)中,都有猫把鱼烧烤了吃的情节,比较《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不远万里的生存挣扎,比较《小鲤鱼历险记》中小鲤鱼的可爱与勇敢,动画工作者理应重视生态伦理,以便更好地实现作品的教育性表达。另外,在当前注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下,对于《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中主人公不顾生命保卫集体羊群的行为,也应有充分的重视。生命的价值理应高于财产的价值,这在教育幼儿时是应该说明的问题。
二、知识性
幼儿动画的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教育。如今,动画已成为幼儿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一些知识借助于动画传达,不失为良策。《中国成语故事》把成语进行动画化,这样,枯燥的知识和间接的文字叙述,直接地成为表现自由的动画,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幼儿较早地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同的例子还有《唐诗》等,也被动画化了。这类纯知识的动画表达,往往动画因素和文学因素结合得不够自然。如成语动画,旁白贯穿始终,并且在片尾揭示出成语的意义。这个意义一听而过,并不总是容易理解或记住。唐诗的表达,其动画成为连环画或插图的动画形式。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对待,以便更好地实现动画知识性的传达意图。一些动画就善于有趣味地表达动画中的知识,《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拍摄于1960年。影片通过小蝌蚪找错妈妈的情节,深入浅出地为幼儿介绍了青蛙成长中四种体态演变的过程,从卵、蝌蚪、长尾巴的小青蛙,到成年青蛙。影片画面优美明快,故事情节在旁白的带动下简洁易懂,在传达知识性的同时,还表达出了认识事物的全面观点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这一点,尤其值得知识类幼儿动画借鉴。《三十六个字》(1984)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动画化表达,在寓教于乐上获得突出成绩。此后有《学问猫教汉字》系列片,但在动画形式运用上比较粗疏。幼儿动画中的知识不仅讲究科学性,而且讲究生活性。幼儿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对此动画可以提供有益的帮助。国外的《牙牙学语》(1993)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如睡觉、雪、乳牙、祖父母、家庭、小猫、房间里的危险、去散步等,能让幼儿得到实用的生活知识和生活能力。相比之下,我国幼儿动画的知识偏重传统文化,为提高学习而服务,几乎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
三、形象性
文学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角色、自然风景或生活场景等,文学形象的核心是角色形象。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文艺中的形象塑造就成为首位的问题。幼儿动画具备形象性的优势。但仅仅是让画的形象动起来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握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及幼儿接受的特点。
1.正反分明,突出正面形象
幼儿模仿性强,分辨能力差,这就需要幼儿动画塑造出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形象。在注重幼儿成长的幼儿动画中,主人公身上有正面和反面因素,出现的毛病和改正后的结果,都是明确交待的。像上述中的“犯错改错”型幼儿动画,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考虑到了幼儿观众接受的艺术表现规律要求。在具备正面和反面角色的幼儿动画中,两者的形象必须鲜明,一般从外表上即可以区分。在很多《小红帽》动画短片中(2005年的后现代风格改编动画《小红帽》除外),小红帽和大灰狼在外形上一个可爱,一个凶恶,这当然和传统的文学原著有关。在童话和寓言中,狼、狐狸两种动物,恶名昭著,幼儿受到童话的影响,具备了先入之见。
所以,幼儿动画的改编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方法。那种任意改变原著的设计,如大灰狼变成了好人、狼和小羊变成了好朋友,往往不适合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幼儿的接受。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古典原著与现代接受的问题。古典原著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借助动物的故事来比拟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如狼、狐狸代表恶人、恶人有恶报等。所以在古典幼儿文学中,凶杀等暴力现象普遍。现代动画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虽然使用了艺术化的手法来处理凶杀,如《幼儿画报》动画版《小红帽》在狼吃掉外婆时,使用的是黑影的剪纸手法。在古典时代和传统观念中,生态意识还没形成,杀死狼、动物残杀是常见的描写,动画也省事地继承了。但由此散发的暴力观念对幼儿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能低估。
2.动静适宜,突出动的行为和角色语言
幼儿好动不好静,喜欢动作性强的故事和人物。国产动画《西游记》(1999),由于具有孙悟空这一好动的形象,受到了幼儿观众的欢迎。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即是动作性强,人物语言多,但有时表现过度,流于神经质和唠叨。《猫和老鼠》的追杀游戏过于追求动的效果,不考虑动作的内容,走向了暴力表现,成为幼儿世界的精神污染源。《蜡笔小新》秉承了日本动画故事性压倒动作性的优点,动画主角是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小新,其动作有不雅的地方,语言成人化,表现乃至情色化。《蜡笔小新》虽然以幼儿为主角,但因为艺术表现超过幼儿的接受,不应归属幼儿动画。
3.个性和共性,塑造典型角色
动画故事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有着塑造典型角色的内在要求。这里的典型角色侧重于共性和审美性的典型。幼儿动画由于幼儿缺乏思辨能力,更需要一种适应性广泛的典型角色塑造。幼儿在角色身上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享受美的欢悦。但幼儿动画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角色的典型性不足。《天线宝宝》是一部低幼儿童动画,从英国诞生后,风行世界各地。该作塑造了红、绿、蓝、紫四个天线宝宝,宝宝们头上天线通过风车可以链接到真人世界,让观众收看到真人表演的节目。真人表演的节目在每集中比例过大,以至于一集内容有一个小时之多,并且和主要角色脱离关系。四个天线宝宝个性不鲜明,仅起到热闹场面、加强重复的作用。
《哆基朴的天空》(2002)的主题是考量事物存在的价值,但主角却是“最糟糕的一种(狗)大便”。角色的设计具有佛道色彩,既具个性,也蕴藏着典型意义。哆基朴在秋、冬、春的季节轮换之中,感悟到生命生存的意义,与蒲公英融合,绽放它美丽的梦想。哆基朴是卑微低下者的典型,尽管是无用之物,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哆基朴的形象激励着观众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其它角色如小鸟、泥块、叶子、青蛙、鸡、蒲公英以及农夫和牛,都是童话里常见的角色,这些角色容易让儿童接受,同时能够理解角色传达出的含义。造型上,牛、鸟、鸡、叶子、青蛙以及哆基朴的造型,都体现了偶片的立体、拙朴的特点,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
四、简明性
幼儿动画具备简明性的特征,除了众所周知的角色要少外,主要体现在情节和结构的简明上。
1.单线索的直线情节在一个故事里,只有一条线索,角色的行动和情节都被连接在一条线上。《好猫咪咪》(1979)讲的是小猫咪咪不重视学习,没有学好捉老鼠的本领,反而被老鼠欺负。受到挫折后,小猫咪咪吸取教训,刻苦锻炼,学好了本领,最后消灭了老鼠。该片使用的是主角犯错———改错的单线索直线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
2.团块结构在幼儿童话中,有时会出现几个阶段或时期,即几个时空片段,这时候,围绕着主角的情节结构,就是团块结构。《哆基朴的天空》的故事由五个片段组成:一是哆基朴的产生,二是与泥块的交谈,三是与叶子的交谈,四是与鸡的遭遇,五是与蒲公英的遭遇。哆基朴从中感受到生存的价值、死亡的自然规律,从而决定为梦想奉献自己。影片故事按照顺序进行,以板块结构组合,叙事有条不絮。
3.重复手法幼儿动画中重复手法的使用,表面上和简明性相冲突,事实上却仍是一种简明性的体现。重复手法是儿童文艺中常见的手法,目的在于加深印象、区别比较,从而体现主题。《天线宝宝》中四个宝宝的重复手法令人无法忘记,在旁白带动下,四个宝宝依次重复一句话,包括相同的动作。这是属于直接的重复。重复还有一种是循环式重复,同样的情节反复出现。《萝卜回来了》(1959)讲的是动物之间友爱的故事,使用的即是循环式重复。小白兔找到萝卜后,送给了小驴,小驴送给小羊,小羊送给小鹿,小鹿又送回小白兔家中。另一种特殊的重复手法是电视动画系列片头片尾的歌曲,在精选的画面配合下,在每一集中重复,一些歌曲随即得到传唱,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如《西游记》的片尾曲:“白龙马,蹄朝西……”;也有歌曲不宜儿童歌唱的,如《三毛流浪记》片尾曲。此外,角色语言和旁白等叙述语言也具备简明性的特点。
五、天真性
幼儿动画的天真性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包括万物有灵的观念、幻想和夸张的特点,以及由此要求的平等尊重的去成人化。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指出,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都是泛灵论者,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和意识。幼儿动画万物有灵观念,让动画角色从各种动物扩展到各种植物、乃至水滴、刀叉等无生命物上面,从而让动画形成幻想等特征,以此有别于真人影片。幼儿动画的幻想主要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之上,同时配合人的心理意识,深层探索新奇、惊异、神秘的内驱力。幻想成为人始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于是在动画世界中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想象意味着对现实的改造,改造之中,现实现象产生了变形和夸张。
夸张几乎成为动画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夸张的同时,往往带来幽默的效果。这些都可以归之于天真性的具体运用。幼儿动画的天真性还表现在成人制作与幼儿接受的平等尊重方面。仅仅有成人的天真是不够的,还应和幼儿观众平等对话。国外幼儿动画注意到了这一点。《天线宝宝》的旁白就和动画片的宝宝们产生了沟通,旁白说一句话,宝宝就重复着。当然这种沟通由于低幼儿的特点,还是初步的。在《牙牙学语》中,父母直接和孩子对话。动画的开始,孩子总是要求妈妈或爸爸讲个故事,父母就和孩子讲故事。故事每个场景的过渡采用的都是翻页的手法,故事中的角色也不一定就是说话者本人,极像翻看故事书。这样,知识性的动画表达,就成为亲子共读的一种形式。亲子共读就是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一起读书,在幼儿动画的情境之中,可以指父母子女一起共同观看,但更多的是指在动画制作时考虑到和幼儿的平等对话。
国产动画如成语系列、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系列等,都是教师等权威讲解的姿态,没有幼儿的参与,甚至也不管幼儿能否理解和接受。其中最普及的就是旁白方式的运用,旁白不够就加大字幕的使用。说到底,就是忽略了接受对象的存在,动画制作者仍然高高在上,给你什么就看什么,让你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这种状况既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也不符合艺术的规律,亟需认真反思。以上主要从教育性、知识性、形象性、简明性和天真性五个方面讨论了幼儿动画的艺术特征,这些往往是相互融合的,是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特征有别于共性,但幼儿动画更加侧重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