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文学理论教程革新分析范文

院校文学理论教程革新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文学理论教程革新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文学理论教程革新分析

作者:王鸿单位:开封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开封

脱离学生的实际

高职高专院校文学理论课的授课对象是专科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理论背景知识欠缺,学习动力不强,钻研意识淡薄。他们伴随着影视、网络长大,喜欢享受快餐文化的视觉盛宴,缺少相应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又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很难适应理性的思维方式,也很难达到对理论的领悟和运用。我们知道,20世纪西方文论得到惊人的发展,所谓的文学理论课几乎等同于西方文论课,而外国文学史的开设要么滞后,要么同步,没有外国文学史这一平台,很多内容的讲授就没有了依托。散见于其他文学史中的文论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的文论意识淡薄,加之所用教材是本科层次的“大而全”的权威教材,面对这一门理论厚重、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课程,课程内容学术含量高,学生缺乏相应的接受基础,从而使学生望而却步;再者,在当前所谓的“大众传媒时代”,学生所喜欢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不了课堂,所面对的都是不熟悉或不喜欢的文学经典;另外,教学方法、手段的陈旧,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也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一些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调整了开设这门课的时间,一般在第五个学期开设,较之本科院校开设此课程的时间要晚两至三个学期,就是想让学生有了丰厚的文学史知识之后,再从理性的高度、宏观的视野验证、分析文学现象和规律。但这一举措并不能力挽狂澜。

文学理论本身的空洞无用

在当代社会,纯文学的天地越来越小,文学理论的言说也越来越丧失其意义,常有“文学理论何用”的质疑声。诚然,文学理论的作用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巨大,而且随着文论界学者向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大举进发,文学理论在日益扩张中大有走向无边无涯之势,过去那种以作家、作品、读者为基本对象的“文学本位”研究似乎落伍了,它不但不能立足当下指导文学创作,反而成为了空洞的理论教条。文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来自于实践又将到实践中去,是生动的、变化的,它本应该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现在怎么死气沉沉?我们的理论教学是以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宗旨,只关心对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揭示,不关心对具体问题特别是现实的文学文化现象的分析和探讨,即使涉及也无非是寻找一个例子、一个依据而已,根本不会展开自由全面的讨论,而且所引证的材料,多是文学史料、文学经典,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深感意义不大、价值不高。

改革措施

根据16号文的精神,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学理论课要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性、学生学习的可用性、用以致教的实践性。即: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解读思路、教学范式,使学生仿照教师这个例子进入到一个开放宽泛的文化艺术空间,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社会、文化、消费等多方面来理解文学理论,让其真正成为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基于这种情况,在有限的课时之内讲授庞杂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加大实践环节,对此,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设置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包括系统完整的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揭示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内在规律,比如:文学观念变化的历史规律,文学创造的生命规律,文学文本的文化规律和文学阅读的审美规律,准确而系统地掌握、理解这些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人文素养目标:文学理论教学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诗性智慧的启迪,使其对具体的、感性的、灵动的文学具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鉴赏力、判断力。既能对前人或他人对文学的理解具有理解力,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文学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理解和认识。职业能力目标:它不应仅仅提供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方法,仅仅培养文学鉴赏的专家,它更应该提供面向各种大众文化的敏锐反应能力,包括分析、利用、改进甚至创造大众文化的能力。

(二)对“文学理论”释名,消解学生的恐惧心理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开篇就宣讲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问题、研究对象、基本任务,等等,阐明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其它两个分支是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它是人文学科之一,是一门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在整个人文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该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精华,系统阐释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规律,以及正确认识和分析文学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创作、欣赏、评论文学作品乃至文学现象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提供基本概念、范畴和方法论支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既然文学理论不像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体地分析和评价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那么,理论本身的形而上、艰深晦涩、抽象厚重就足以让图文时代的学生退避三舍,再加上教师对学习理论课需要多种学科知识背景的强调,古今中外,各种学说、流派浩如烟海、庞杂繁芜,解读研究的视角多种多样,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呈现出广博性,学生对这一份理论之重能承受得了吗?

与其让学生不敢近前,不如简化它,一言以蔽之:文学理论就是对文学的理论言说。首先它是对文学的言说;其次它是一种理论的言说。文学是一种具体的、感性的、灵动的、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这决定了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不同的形态。理论是思考的一个结果,思考发展成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可供人们思考其他问题时使用的“思路”,它们之所以成为“理论”,是因为它们提出的观点或论证对那些并不从事该学科研究的人具有启发作用,或者说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理论并非定论,它既可批评常识,又可探讨可供选择的概念,它涉及对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提出质疑,对任何没有结论却可能一直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提出质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当思考的碎片连缀在一起时,就有可能变成一种解读其他问题的思路,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理论不可怕,只要不断地思考质疑,人人都可以成为理论家。

精简教材内容

在普遍削减专业理论课程课时的形势下,将教材内容简化、淡化,是必然的选择。适合高职高专的文学理论教材几乎没有,因此就一直沿用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一教材的内容虽然详实厚重,以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为基本框架,但理论性强,操作性差。学生学了之后并不能初步掌握分析文学现象的理论方法,也不能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提供基本的理论平台,对此,大胆剖析教材缺憾,革新教学内容,打乱教材编排体系,精简出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职业需要而定。停止大一统的面面俱到的文学理论大厦的建设,避免空中楼阁式的理论教学,将论证繁琐的文学理论简化为一般性的文学常识,提供最基本的专业课程知识。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促进其自主学习的扩展性资料,可选择性的学习空间,构建一个立体的、分层的课程教学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机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一)把握大众化时代的特点,穿越于经典与通俗之间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及由此兴起的的大众文化,迫使我们关注图像、声音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但我们对大众文化及其隐含的社会意义缺乏理论敏感。目前,从生活中可以列举出一个不能穷尽的大众文化系列:娱乐性的书报杂志、流行歌曲、影视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街头艺术、广告,等等,形式之多、范围之广,是任何文化形式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大众文化的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它具有一定的审美品格,同时在审美的后面还隐藏着种种商业的实用目的。它的这种品格可以称为审美的泛化。这种超语言、超审美的现象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力很大。我们要深入把握大众文化时代的特点———大众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注重语言文字与图像音响、审美快感与经济实用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交融。人们原本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本”阅读,越来越让位于直观、生动的“图形”阅读,还因为经典与人们所处的当代现实缺乏联系,人们才对经典敬而远之,有感于学生对大众通俗文化的热衷,如果找到了通俗文化与古典名著之间的传承关系,学生们就可能反过来对其所对应的古典渊源发生兴趣,继而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别。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理查德•凯勒•西蒙的著作《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中受到启发。西蒙认为,所谓的通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从学生所熟悉的流行音乐的歌词、通俗杂志、热播的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入手,提示学生注意,在经典与通俗之间具有广泛而系统的联系,通俗文化对文学的所有主要类别进行复制,大众娱乐常常借助高尚文化的形式,降低它的复杂性。比如:电影《星球大战》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史诗;《星际旅行》就是对人性进行讽喻的故事《格列佛游记》的当代变种;一些脱口秀节目实际上是戏剧历史的逻辑发展,是即兴戏的激动人心的新形式。很多伟大的戏剧的变种以新的消费形式出现在电视上:《朋友们》就是复制了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事生非》的情节、人物类型和主题;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曹禺的《雷雨》的翻版。一些通俗杂志里面既有让人草草阅读的东西,也有让人停下来慢慢品味的东西,就像罗兰•巴特所说的:这些内文配上图片,就担负起了一种文化、道德,一种想象。如此等等。明白了这一点,要求学生在通俗文化与名著之间来回阅读,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指导学生对比两者就能激活课堂,它引起了关于哪个故事更精彩,什么构成了好的文学的热烈讨论,从而就势引出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的理论阐释。通过加强学生的感性阅读来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关注学生自己对阅读经验的理论归纳,那么,理论教学就有了生动的案例分析的性质。这在人们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已经转移的今天,唤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经典名著阅读热情,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关注文学理论的应用

我们应避免就文学理论而教文学理论,多关注文学理论的应用,提供运用诸多理论视角具体解读同一文学文本的例证,引导学生对文学进行理论的言说。比如:选择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等一些作品作为经典文本,对其进行多种理论视角的阐述,象现代文论中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主义、性别研究、酷儿理论等,既有理论说明,又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解读,通过体会文学理论在实际的文本解读中的运用,学生会得到解读文本的某种思路,不至于接触一个文本后无从下手。而且理论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每一种理论阐述文学作品的一个不同的方面,这将在它们对照地应用到同一部文学作品上的时候变得更为清楚。这种深入浅出的解说易于被学生接受。通过对比式“多维度”细读,生动而具体地展示同一种经典文本何以能作多面观,同一种经典文本在不同的理论视界中何以得到各不相同的解读。从而让学生自己尝试对这些经典文本的解读,培育他们应用现代文学理论的技巧。这种着眼于当代文论在批评

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显示出经典文学文本解读的开放性,可以说是对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文学理论的生命力加以双重展示的一个很好的路径。这样一来,既具备了学术研究的视域,又有操作实用性,学生仿照教师这一例子,可以对不同的文本或文化现象进行解读,这对学生来说也许更有兴趣和吸引力。

在当前的形势下,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不管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就是使学生乐学、好学、有创造性的学,从而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