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教育理念重塑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然而不少人片面地以为教育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极端凸显教育的经济功利性,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现代性本质上指向人的现代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很多人都热衷于教育大改革大转型的宏大叙事,却很少深究这句话蕴含的国家对教育培养现想人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期待。我们知道,在美育教学体系中,文学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织构成,自然承载起了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职能。在当前应用技术、就业导向等工具理性话语占据主流的文化场域内来谈文学教育,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文学教育毕竟是融审美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于一体的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因此探讨文学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设想,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文学教育现状与主要问题
当前文学教育面临着边缘化、形式化和知识化的困境,文学教育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导致文学教育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文学教育边缘化:实利主义教育背景下大学文学教育的尴尬与失落。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教育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强调教育对于经济现代化的实利主义价值,有其充分的时代合理性,尤其对于纠正我们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间存在着某种风险,即在发展这种实利主义教育的同时,能否保持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我国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技术理性层面的培养,偏向于实用技术技能的知识性传授和培训,相应弱化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没有引起教育实施者的足够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普遍以精细化的专业面孔出现,而在通识教育领域则大多被忽视。文学教育虽然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伦理观念和精神品格,净化人的灵魂、激励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在这种实利主义教育背景下,因其审美非功利性不可避免受到冷落,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文学教育形式化: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意义的被遮蔽。由于实利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目标至上以及工具的有用与有效成为价值衡量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道德与情感退避三舍,人沦为欲望与工具的奴隶。……以抚慰心灵、净化灵魂为己任的文学,对真、善、美的呼喊淹没于技术主义的滔滔洪水”,“文学教育无用论”的观点盛行于大学校园,不少教育实施者深以为然,学生也因其无益于提高就业技能而兴味寡然。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文学教育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即使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不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也面临着课时紧张、考评不够、师资队伍支持不足等问题。譬如徐中玉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从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等方面分类型讲述文学作品,所收作品虽有削足适履之缺憾,但理念很好,体现出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只是这样一个较宏观的体系架构很难在三十余课时内完成。文学教育形式化现状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之“用”正体现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上,文学教育的价值功能被完全遮蔽。央视“新闻1+1”栏目深度采访复旦投毒案,林某在接受采访全程中表现异常冷静理性,看不出丝毫对生命的尊重、对逝去舍友的忏悔,但是在采访末尾林某说他正在看文学经典,为什么要看文学经典?“因为我过去理科的书看的太多了,文科看的太少,我的思维太直了。”虽然这只是个极端案例,个中意味却发人深省。
文学教育知识化:文学教育本体性的长期误读与异化。长期以来,文学教育知识化、科学化倾向较为突出,文学教育本体性遭到误读,导致文学教育缺少了文学的灵魂,缺少文学欣赏的方法,缺少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点变异:一是过于突出文学教育的工具性,重视提高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能力,突出技能训练,却忽视了文学教育的人文性。不可否认,文学教育对于改变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匮乏的尴尬现实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但是文学教育的更高价值体现在审美性与人文性。譬如:有些高等院校文学教育课程讲授仍然延续了中学语文教育思维,重点关注文言作品翻译,或肢解现代作品的篇章结构、艺术技巧,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魅力的展现。二是过于突出文学教育的人文性,一味沉溺于思想演绎和哲学迷宫,弃文学教育的本体性——“审美性”于不顾。譬如:在文学教育课程讲授中,不带学生进入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情感体悟,而是片面强调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史背景、文化思潮和哲学理念,看似玄乎深奥,实则背弃了文学教育的本体。在当前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新一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拒绝价值、消解意义的心理行为,对于这些凭空而生的抽象理念往往厌烦抵制。缺乏审美性的深刻体验,无法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也就无法达成理想的人文教育成效。
二、大学文学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尽管问题重重,文学教育逐渐为教育实施者所重视,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发展机遇。教育政策调整带来了改革契机。教育部推进高考改革试点,语文教育地位的提升已成共识,这表明教育实施者开始正视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汉语教育的缺失。毫无疑问,中学英语与汉语教育改革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带动大学英语与汉语教育改革,更何况人们本来就对大学英语教育知识化的弊端诟病已久,汉语教育改革即将迎来良好契机。汉语教育的核心范畴是文学教育,改革汉语教育,首在改革文学教育。因此教育政策的调整,将会为大学文学教育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保障,而这正与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文学教育危机论营造了改革氛围。当前不少大学生汉语写作能力较差、人文素质不高、历史文化情感淡薄,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大学教育技术化、人文教育虚无化,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文学教育危机论,激烈批评大学文学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缺席与失语,激切呼吁加快文学教育改革。文学教育危机论的提出,尤其是部分颇有话语权的教育界人士执旗高呼,提高了文学教育的关注度,文学教育之于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功能逐渐进入教育实施者的视野,因为只有充分挖掘出文学教育之于人文素养培养的“功利性”,才能让文学教育在实利主义教育思潮中更好地生存发展。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提出“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广义的艺术范畴本就包括文学,这种政策导向对文学教育改革而言弥足珍贵。传统教育经验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文学教育改革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颇多可资借鉴之资源。譬如:我国传统文学教育理论不成体系,但是其中不少文化理念和制度设计仍有较强的现代意义;西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颇为兴盛,但并不阻碍人文主义传统的绵延传承,文学教育理论的体系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大学文学教育改革不是凭空想象,依靠中西较丰富的理论资源,进行适当的现代化转化,构建现代大学文学教育体系并非痴言妄语。
文学教育改革,首在理念革新。要重估文学教育地位,重塑文学教育本体性,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把文学教育提高到“人的教育”的层面来建构其本质特征,强化文学教育的审美实践功能。重估文学教育地位。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4]由此更凸显出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文学教育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乃至传达时代风气、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方面的卓越价值理应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要改变我们文学教育可有可无、可重可轻的偏见,把文学教育放置到“人的教育”的高度上重新估量,提高文学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重塑文学教育本体性。文学教育基于文学,归于教育,本质特点是“以文化人”,即文学教育通过大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观照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文学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学作品这一本体。文学教育怎么改革,也不能背弃这一本体。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强调文学教育的政治启蒙价值,导致文学教育本末倒置,妨害了人文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须重塑本体性,还原文学教育的本来面目,譬如文学教育应提倡经典阅读,文学经典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往往能够唤醒学生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求知欲和满足感。笔者曾在文学教育课上让学生细读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让大家思考思想文化观念、生存境遇差异较大的60、70、80、90甚至00代际人为何会对同一部小说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在接受反映上有什么共同点,又有那些不同点。这种经典重温模式达成了这样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深刻领悟了经典文本审美魅力,对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生活面貌以及时代精神的嬗变有了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小说人物以及作家的成长中收获了对于理想人生和人格建构的认同,对于当前消费主义文化有了批判性认知。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目前不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仅仅是一种形式,任课教师照本宣科,没有从审美怡情、明心见性等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文学本身,欣赏的过程变成了条理清晰的概念说明,审美的愉悦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教师作为文学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认识到:一是树立文学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情感和认识,与学生平等对话。二是更新文学教学理念。文学教育并非纯粹知识教育,教师应把文学的审美性放到教育首位,让学生毫无隔膜地触摸作品中感人肺腑的人生、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余韵悠长的意境,真切的感知文学的灵性和诗意,抵近文学的人文内涵;要把学生已经逐渐萎缩或已丧失的对于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再度激发出来,让学生对文学有感性和深刻的了解;应该“立足于作品教学,强化文本细读,突出其文学性与审美性”[5]。三是优化课堂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将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与文学教育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渗透教师自己的创见,避免教学内容的僵化呆板。
四、大学文学教育实践层面的探索
文学教育理念更新颇为重要,理念的实现则更多依赖于文学教育理论建构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如何在专业设置精细化的课程体系中予以文学教育合理的定位,在专业类与通识类课程之间取得和谐的存在,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完善文学教育理论建构。我国文学教育理论较为贫乏,这与当代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影响密不可分。改革大学文学教育,绝不是单设一门课程或者增设几个课时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革新传统观念,建构新的话语体系,为文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完善文学教育理论建构,应从内外两条途径寻求话语支持,一个是我国传统文学教育经验,古代“重诗文教化”的显著特点颇可转化借鉴;一个是西方文学教育资源,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也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西方文学教育“就个人而言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即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就集体而言是培养人民的共识,即生命意义、历史文化、人文素养和人类前途的共识……”[6]。健全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大学有必要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学教育有所重视和倾斜。譬如:应提高文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把诸如《大学语文》《文学经典导读》等文学类课程开设成为大学生的普及性公共课,逐步形成以文学公共课为主导、文学选修课为辅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大一开设“大学语文”,大二、大三开设形式多样的文学公选课(譬如《文学经典导读》《西方美文鉴赏》《科学与文学》《历史与文学》等课程),注重大众性接受,要与专精深的中文专业课程有明显区别。文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必须强调整体性,不宜庞杂大锅烩,避免造成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创新文学教育活动载体。不少人褊狭地把大学文学教育等同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以为单向度的课堂理论教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结果因问题无法解决又转向质疑文学教育的合理性。我们应把文学教育看成培养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一种“总体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与业余性的有机融合,正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要求的,“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因此在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尝试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围绕文学作品进行种种教育实验,譬如开展读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校园读书节、大型读书报告会,打造精品校园文学社团,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或者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文学作品改编、朗诵和舞台演出;或者在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机构中增设文学教育研究组织,联合文学与教育学相关学科人员进行理论建构与方法改革。这些实验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传统教学满堂灌的积习,激发大学生对文学审美的向心力,增强接受的能动性,更好地实现文学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笔者所在课程组每年度组织学生开展曹禺话剧《雷雨》演出,或分幕竞赛,或同剧异构,这成为课程组文学教育改革实践的保留曲目,学生反响较为热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7]“,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互相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8]。怎么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颇为艰难的重要课题,也是文学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作者:施学云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