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研究范文

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研究

一、现代高校文学教育现状

(一)教学过程不科学,过于知识化高校文学教育将文学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进行教学,忽视其艺术性和形象性,将原本非常感性的一个科目变得非常理性,缺少创造、创新和感性的文学理解。

(二)学生学习注重功利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是由我国学生自身原因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生大都从入学开始便想着毕业时如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为了获得工作能力他们就会将教师讲授的所有内容当作一种知识进行记忆和学习,缺少个人创造。对待文学教育亦是如此,他们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不能让自己对文学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只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并不能感性的去理解和创造新的知识。

二、高校以人为本文学教育路径探讨

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基于现代文学教育教育改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高校整体文学素质和教学质量。为了做好现代高校文学教育,高校将文学教育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分别从学生和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对文学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新时期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投入越来越多,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环境,因此新时期高校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必须由学生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也就是说,现代高校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文学素养、思维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也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对文学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高校日常文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开始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开始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感受,发现学生的真是诉求,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针对性教学。现代高校文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设置都要以提升学生文学素质和文学水平为目的。文学是理论性科目,偏感性,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方案时多假如感性因素,通过感性手法引导和感召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所教文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切实领悟教学内容和文学教育的真谛,同时还能通过文学教育学会控制个人情感和外在的情绪表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策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天性差异和文学喜好,将两者有机结合,制定具有针对性但又面向所有学生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策略。高校学生一般都达到18周岁,处于一个个性较强、思维方式养成的时期,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因此对于文学及文学教育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甚至会截然不同。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实事求是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但是,针对每个人制定一套教学方案是不现实的,教师的工作量将会变得非常大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制定几套教学方案和策略,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的做出改变即可,不用全盘否定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树立没有笨学生,只有笨方法的教学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设情景,建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高校文学教育与初高中不同,高校文学教育对象大部分已经都即将成年或者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更成熟、务实,高校文学教育更加符合文学发展的要求和规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文学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绩,使文学教育教学更有的放矢就需要在教学中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为文学教育提供更加优化的环境。这就是说,现代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和作用外,还要考虑文学教育策略、方法和教育环境的改善。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能够起到“抽丝剥茧、蜻蜓点水”的作用,使原来的文学教育工作效率更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在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基础上,建设优质、融洽、和谐的文学教育氛围和环境,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观念都能有很大影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变得更加轻松、如意,由此带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总之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要突出“人性化”特点,基于学生和教师的个人特点,创新文学教育方法和策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学教育环境,为高校文学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学素质和文学水平。以上是关于文学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的理论研究,接下来就对具体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教师要学着接受现代化的高科技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提升文学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热情。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教学,将文学故事用视频形式播放出来比老师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更有趣味性,同时减轻文学教师的教学量,效率得到提高。二是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学学习和进修场所和组织,在该场所内所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帮助提升文学水平,在组织中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有关文学交流的座谈会,为学生学习文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三是学校可以加大投资,强化文学教育基础设施,比如在图书馆增加与文学学习和教育相关的书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保障。

(三)强化课外阅读,扩展文学教育内容文学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即指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进行文学阅读获得教育的过程,因此课外阅读也是文学教育一部分,高校文学教育除了要做好校内教育外,还要加强对校外阅读的重视,将课上教学与课外教学联系起来。并且,文学本身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以此表达人们的主观感情和精神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再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具体作用的艺术。高校学生文学水平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文学知识积累再加上个人主观理解消化才能实现。但是,从目前高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其读文学性读书、报纸、期刊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对于娱乐性强的漫画、动画、影视关注度较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很差,基本没有文学基础,在文学作品阅读量的积累上几乎为零,他们认为文学阅读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收获的活动。所有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下降,影响学生通过文学学习获得美的感受、精神升华和文化素养的获得。因此,现代高校非常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文学阅读积累量少的问题。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提升阅读量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意愿,文学阅读习惯的养成本身是一件长期的过程,阅读量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文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讲述不同的文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四)改革文学教育考核方式文学教育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水平,传统文学教育的考核方式是期末对学生进行笔试,由教师布置一些文学类的试题由学生进行考试。这种考试方法有一定的好处,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进行文学学习,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这是一种被动学习方式,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改善文学教育考核方式.四、结语高校文学教育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我国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把其改造成为一个趣味性、娱乐性的教学项目,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中心地位,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水平。高校文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高校加强对这个概念的研析,将其落实到实处。以人为本教学方法在高校文学教育中的成功实施必将为现代文学教育带来新的机会,促进我国文学及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真正的文学人才。

作者:王丽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