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艺术教育误区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理论基本上有前苏联模式和欧美模式两类,我国艺术教育主要受前苏联模式影响很大,并且实践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低幼儿与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近些年来,一部分高校提倡的艺术教育,一方面,眷注于一般性的抽象理论的灌输方面,把艺术教育等同于美学理论或者艺术理论的学习研究,以认识论和知识论作为艺术教育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将艺术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开设一些音乐、美术知识介绍与欣赏的课程方面,流于具体的艺术知识和美术概念的传授。
这两方面的做法,固然在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抽象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领悟的经验,增强他们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理论的抽象理解和具体概念的机械把握,对于个别的艺术作品只能有浮光掠影的碎片式的模糊印象,而难以有深刻的感悟和审美的共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歌德认为,培养良好的艺术感受必须从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健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知识论形式上获得一般的艺术“道理”,而是通过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要进行艺术教育,审美主体就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社会和人生,进入到具体的审美对象才行。必须建立和大自然的对话关系,建立和艺术作品、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对话关系。没有自然对于艺术对象所展开的亲身体验的独特感受,那么无论看了多少别人的分析文章、理论著作,听了别人多少评论指点,自己也只能鹦鹉学舌随人所言,而决不会对艺术对象有任何真切体认。没有审美主体的亲自参与和真切感受,便不可能有审美活动的感性展开,更不可能有审美感悟的产生和艺术灵感的获得。再以书法艺术为例,先秦法书,如甲骨文、铭文、大篆,它们尽管没有纯熟之书法理论引导,但笔画结构间却尽显书法美的奥妙,这是先民对劳动生活的感悟,对美的自然的感悟,是有感而发、灵感飞扬的文字组合的自由舞蹈。正因如此,欣赏殷墟书契,观看《大盂鼎》、《毛翁鼎》、《散氏盘》方会有那种“众星丽天”的艺术美感。甲骨文字、钟鼎铭文的艺术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也还体现在文字形体本身透露出来的艺术生命。
在实际的观赏效果上,早期文字显现出来的美感决不输于后来之书体。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进,汉字字体也经历了发展与嬗变,从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大小篆、隶,至楷(含魏碑)、行、草等,字形与笔法的天地大大拓展,书体之间字形与笔法的融合,各流派之间风格的高标独立与互相濡染,使书法的美学内涵愈加丰厚。“汉字———书法———法书”的人文主义的艺术实践表明,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洞察自然和人生的审美感性的活动。它表明艺术教育必须从理论转换到和实践的统一,从内容到形式的融合,从知识走向智慧,从逻辑分析走向诗意感受。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从知识论转换到智慧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于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体验、想像的兴趣和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艺术教育不应是一种纯理论的求知过程,它必须是一种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艺术实践和审美感悟。只有在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的内在品格与审美特征才能被鲜活地显露和敞亮。人正是在审美活动的游戏状态中,正是在艺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人才摆脱世俗的知识、功利、欲望的种种束缚,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从而达到马克思所理想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的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