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范文

艺术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艺术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艺术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

普通高校(非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学校的特殊“一族”,他们在思想、心理以及专业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弄清艺术专业的专业特征及其学生工作的特殊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

(一)非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专业特征

1.专业性强。相对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艺术专业无论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态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艺术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专业性程度较高,与学校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融合度偏低。

2.多为新办专业。非艺术院校办艺术专业的历史不长,绝大多数高校的艺术专业为近十多年来的新办专业或合办专业,并不属于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如清华大学是在合并中央工艺美院之后才新成立了艺术(美术)学院,再如笔者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理学科为主的百年老校,该校几年前开设了美术等专业,至今刚刚送走两届毕业生。尽管艺术专业办学时间较短,但发展很快,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

3.办学还不成熟。艺术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尚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硬件设施仍不完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办学模式还不成熟等,目前这些院校艺术专业的社会知名度还无法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

4.办学目的多样性。在普通高校(非艺术院校)办艺术专业,既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也有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完善专业及学科结构、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目的。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1.性格更为个性化和感性化。艺术专业的学生个体性格之间差异较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性格开朗,喜爱交际,具有很强的表现意识;一些人则不善言辞,显得孤傲、特立独行或很“另类”;还有少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表现出情绪化或矛盾心理的状态,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某种“个性化”、“感性化”的人格特点,同时他们在普通高校又是比较特殊的“一族”,具有一定的边缘人、边际人的特征。

2.价值取向日趋务实,身心需求趋向多元。艺术专业的学生价值取向日趋务实,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发展,班级集体意识比较淡薄,但多数人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不断强化,围绕“专业学习”的非正式群体大量出现,如创作小组、师兄师妹、演出小组等。同时学生的心理、生活需求趋向多元,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各不相同,仍需正确引导。他们的业余时间较多,闲暇生活丰富多彩,且多以娱乐性、网络性、消费性的内容为主。学生的消费水平一般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存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中时尚化、娱乐化的一个群体。

3.专业学习特点有所不同。艺术专业小课多、自学多、艺术实践多。专业学习主要靠模仿、领悟、实践、自学等方式,受先天性的个人素质影响较大,学生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文化政治课程的学习,多数同学与专业主科教师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尽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期望值很高,但至今仍有不少人尚未摆脱学习上的困境,有的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有的因为专业素质问题,产生心理失衡,缺乏自信;有的家庭条件较好,但学习动力不足。因而艺术专业既有学习特别刻苦、成绩特别优秀者,欲“混”文凭者、游手好闲者也不少。

4.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受“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人沉湎于画室、琴房,对校内外、国内外时事漠不关心,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专业学习的缘故,艺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这种生活环境社会化的现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少数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常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而现阶段学校还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艺术专业及其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以及专业学习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体现出艺术专业自身不同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在校生,具有当代中国大学生所普遍具有的时代性特点,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又必须遵循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和总体要求;再一方面,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会受到所在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笔者以为,要切实做好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要遵循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树立全校学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又要注重艺术专业的个体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双赢。其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是具体的工作方法,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管理者来说,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教无类”、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构建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将艺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以文化教育为重点、以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做好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搞好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新的方法和对策。

(一)充实“三观”教育内容,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点。传统的“三观”教育在艺术专业依然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高校应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管理的特点,不断充实“三观”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政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导向,以基本理论为指导,重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要利用“两课”等形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学生骨干队伍和良好的主流风尚;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要把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走上艺术学习的成才之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加强网络教育及其他方式方法的创新,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要针对艺术专业学生感性化、情绪化的心理和“另类”的思想状态,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思维与判断,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矛盾;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尊重他人、认识他人的优点、亮点开始,学会与人交往,体会合作的意义,增强其对环境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心理与身体、思想与行为、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3.开展专业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

要教育艺术专业的学生正确对待对专业的期望值,切忌好高骛远、盲目乐观,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心态,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引导学生正视艺术专业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学生情绪化和苦恼心理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健康向上的专业忧患意识;开展先导性的艺术伦理及艺术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初步具有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心理准备,从一开始就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艺术专业的专业性强,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发挥专业教育优势,优化思想教育环境

1.发挥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受学生尊重,师生关系比较密切,他们能在教与学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专业教师应当转变观念,进行角色重塑,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在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教书”这一手段和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工作辅导员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并创造必要的条件与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强化艺术实践的作用。艺术实践因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已成为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条件,并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信任、合作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通过艺术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艺术专业学生工作的有效办法之一。

3.繁荣校园文化,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产生的效果往往比直接的正面教育更细致更深入。因此,学校既要加强校容校貌建设,塑造优良的校风、学风(继承和发扬好的优良传统),从学校的整体管理及物质、制度层面上优化教育环境,同时艺术专业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读书比赛、画展美展、文化讲座、艺术比赛或音乐会演出等,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从精神意识层面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整体德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三)加强文化及审美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文化精神

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力,文化精神的培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以民族传统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及审美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文化精神,是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

首先,加快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针对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是要加快艺术专业文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强化文化综合课的课程比重;二是更新文化必修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一套适应艺术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三要改革考试考评方法,加大文化课程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实行文化、专业、思想素质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以此促进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

其次,加强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艺术与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热爱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能使艺术专业的学生拓宽文化知识面,提高艺术技能技巧,而且能使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素质。针对当前专业艺术教育主要以欧洲(西方)教学体系为中心的现实,我们既要努力构建民族传统艺术的教学体系,又要借助于选修课教学和其他课程或教学形式,大力加强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文化现象”。

再次,注意对外来文化的引导和对先进文化的吸纳。在新的文化模式和文化思想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艺术专业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外来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纳先进文化。既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垃圾”和“”,又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健康的艺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明辨是非,科学扬弃,帮助学生向着健康、先进、超前的文化方向发展,提升民族文化意识,构建高水平的文化精神。

最后,培养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点。艺术专业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创设审美、创造美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美的自我修养,构建健康的审美习惯,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创新,提倡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管理,理解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以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

1.加强对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一是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使辅导员了解艺术专业的专业特征和学生工作的不同特点,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二是通过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三是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实行导师制,试行导生制。艺术专业可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度,并要力争由本专业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基础课程教师担任导师。另外也可以试行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导生”制度等。建立上述制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育人功能的扩大化效应。

3.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艺术专业的辅导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作风素质,以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同时学生工作组要加强学习,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