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的问题范文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的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的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的问题

一、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英语基础薄弱艺术类高考大多数高校不设英语最低线的要求已经成了很多考生“跃出龙门”的一条捷径,特别是那些高中阶段文化课考试不突出的学生。2005年5月,作者对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的2004级新生的入学成绩作了调查。他们入学成绩大部分在60-50分,最高分111分,最低分24分,平均分52.65分,只达到了总分(150分)的35%。而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成绩平均分为90.46。可见其英语水平和普通本科生具有显著差异,是没有可比性的,有必要将两者作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来实施教学。

2.学生投入不足:学习水平差造成艺术类学生目前英语成绩较差的原因很多,作者对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04级艺术类学生,涉及装潢、工业设计、动画、服装设计等四个专业,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经历、教材因素、学习投入、学习动机、课业负担等方面。共发放试卷80份,收回有效卷75份。调查结果表明:中断英语学习一年的为35人占47%,没有中断过的仅为18人,占24%,这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经过调查得知,现在很多高中在高二阶段开始分文、理、艺术班,一般文、理均被认为高考希望不大的才转入艺术班,由于时间紧,很多同学原来也没有艺术课基础,所以高三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学习上。另外学生对英语的投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同学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少,不足3小时的占76%,43%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因为专业课任务太重,33%的学生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学能力。

3.教材陈旧,手段单调作者所在学校艺术类学生2004年以前所用的起点教材为上外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从1988年开始使用该教材)。这和其他本科生的教材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时、学期安排不同。一般本科生要求两年内要修完一到四册书,并要求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每周7个课时(含听力);而艺术类学生只需修完两册书(第一、二册),每周平均五个学时,没有听力课,不要求通过全国四级考试,只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期考试即可。这种教材,在内容安排,课程设计上更重视读写和学生的语篇能力。这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而且教材在文章的选材上过于陈旧,单调。在课堂上我们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来源和传输者,而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课堂组织,任务设置等方面,学生不能参与进来,丧失了自主性。这样师生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生抱怨教材太难,老师上课没劲,而老师也埋怨学生不参与,水平太差。作者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目前教学的满意度非常低,一点不满意的为38人占51%。

4.学校、社会期望值高至2005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开设了艺术类专业,2004年艺术类的招生已经突破了20万,今年的艺考更是火热。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值必然也会抬高。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应聘者的英语水平看作了一个重要指标。作者所在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也对艺术类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第一,教学时间由四学期增加到五学期;第二,课型安排在精读课的基础上第一次增开了听力课;第三,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两册(精读1-2册)增加到现在的六册(预备1-2级,精读1-4册);第四,要求集体参加全国英语四级统考,并对通过率有一定的预期。但是这一良好的愿望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形成巨大的反差和尖锐的矛盾。可见,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但是要成为一名好的教育者,必先要了解受教育的对象。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美,艺术类学生一般更赋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英语学习方面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特点。

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思维活跃、有个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艺术类学生更喜欢发散性的思维和思想的自由性,如在对“你喜欢英语的原因”调查中,有15人(75个样本中有50人承认喜欢英语)选择了“可以听英文歌曲,了解英美文化”,有10个人选择“可以去国外旅游”。艺术类学生喜欢在服饰、发型、生活用品、日常言行等方面都与众不同,也更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校每年的元旦、国庆等联欢活动中,艺术系的组织和活动质量都被广大师生认可。

2.年龄特征艺术类学生特别是前几年的艺术类学生平均年龄都要大于一般的本科生。有很多是高中毕业又参加艺术类考试的,也有已经复读或工作了几年。在语言习得中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成年学习者往往受社会环境的种种约束,有很强的归纳能力,在语法学习方面更有优势等。因此艺术类学生更加成人化的特点和更丰富的社会经历应该引起关注。

3.专业特征“艺术是一种语言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辅助手段而进行交流”,艺术强调事物的直观性和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力。这与语言更加注重语义、情景、和人的内在情感有所不同。表现形式的差异必然会在认知上也有所不同。另外艺术类专业的评价特征也与英语学习不同。往往艺术注重的是创新和美感,语言更加侧重规则和信息互动。

三、提升英语水准的对策

1.培养正确的语言观语言是进行交际的手段和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在这点上语言和艺术有着共性。艺术类学生应该看到艺术的交流最终不能离开语言,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和国家开放程度的增强,具备相应的外语知识是时代对艺术家们新的要求。而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从音律、结构、内涵等方面都可以引发人类美的共鸣。因此,那种认为艺术类学生天生学不好英语或艺术类学生不用学英语的观点是错误的。幸运的是很多学生(67%)在调查中表示了对英语感兴趣。

2.重视材料的输入和输出Krashen在关于二语习得的监控模型中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认为学习者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Krashen将“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定义为“i+1”,“i”是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1”就是当前状态和下一阶段语言状态的间隔距离(DianeLarsen-Freeman&MichaelH.Long,2000)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输入,让学生接触更多更真实的语言材料,同时这些材料难度要略微高出学生学习时的当前水平。这样,选择合适的教材就尤为关键。可是就笔者了解,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笔者所在学校从2004年开始采用上外出版社的《大学英语》预备级,个人认为比较符合艺术类学生中的中等偏上学生,可以作为教材的选择之一,但也期望教材编写者和英语教师能推出更多高质量的艺术类英语教材。重视语言输入并非要放弃语言输出,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重要。教师在提供语言输入素材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尝试去使用语言,并分析语言中的隐性信号,以便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

3.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自身构建了现实并按自己的经验来解释和赋予它意义,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为学生创造构建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上。多媒体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宰者、指示者、专家、权威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监督者、协商者、和情感的支持者。艺术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更适合将多媒体和网络引入课堂。多媒体可以减少教师的主控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更大的空间还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人机的互动。“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协商式讨论和交流互动式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辅助下的协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真实、有效、和低焦虑状态的学习环境。

4.多鼓励多关怀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情感过滤的作用。外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态度、动机、焦虑、自信心等。情感和认知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情感总是伴随认知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为认知创造条件也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家CarlR.Rogers提出了意义学习的理论,意义学习强调参与学习的个体是完整的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学习是自发的、渗透性的、学生自我评价的,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人文关怀,使学习具有意义。

总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育虽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能给予足够重视,就一定能让艺术类英语教学融入我国正在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走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