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文学形态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必要与可能
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这一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人类艺术审美的表意链中,以自己的迹化形式镶嵌出文学史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媒介转型实现“范式转换”,不仅要有丰厚的创作实绩确证自身的地位,而且需要有自己的学科形态来表征其理论逻辑和价值律成,以便在理性觉识与理论建构的双重意义上,实现对这一新兴文学历史性“出场”的合法性体认。
时至今日,可以说以学术自觉建构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世界汉语网络文学从1991年算起?已经走过了13年时光,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发展,如果从1994年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算起的话,也已积累了10年的文学经验。这期间,我国联网计算机已突破3000万台,网民数已逼近8000万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汉语原创网络文学的网站(含个人主页)多达500余个,每天发表的文学作品数以千计,仅“榕树下”()文学网站就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240多万篇。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网络文化大踏步地走进人们的文化消费,数字化的生存从遥远的期待日渐成为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传统的纸介印刷文学阵地在“边缘化”的处境中走向萎缩,而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却逐步扩大。尽管时下的网络文学从总体上还显得粗糙、肤浅和良莠不齐,尚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它的普遍信任和历史尊重,但起于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正试图用网页挤占书页,用“读屏”替代“读书”,将纸与笔付与光与电,却是当今文学分化和文化改组大格局中不难预测的发展趋势。恰如美国当代信息传播学家MarkPoster所说:“社会场景的组成已经更多地交由电子媒介的交流”,而“电子媒介交流则迫使社会境况形成了让所有理论去中心化的基础”。?这时候,“有不有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什么是网络文学”、“怎样认识网络文学”则走进学术前台。当社会对这一迅猛发展的文学投以疑惑、审视和期待的目光的时候,理论界就有责任对它的知识谱系、学科范畴、逻辑原点和学理结构等做出理论解答,有责任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解答不仅可以为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丰厚的理论资源,更在于为建设网络文学的理论形态探究学科范式。
二、学理结构
学理结构是网络文学学科范式的逻辑框架,它应该包括认识论结构和本体论结构两个相互影响的逻辑层面,前者将构成网络文学理论形态的纵向结构,后者则形成其横向结构。
《网络文学论纲》?在廓清和建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方面做了一次初步尝试。从学术方法论上看,这部著作主要是从认识论的纵向结构上来厘定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的。即从主客认知的二元逻辑出发,以纵向时空的视角解析网络文学的逻辑层面,分别阐释网络文学的生态条件、文化依归、人文精神、学理品格、生长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功能形式和发展前景等问题,以此构成全书的10章内容。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形上分析,为纷纭复杂的网络文学探询一个认识论的阐释框架。这个侧重于知性分析的学理结构,相对于当前较为稀薄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有它的学术原创性和理论逻辑的合理性,具有填补空缺的学理建构意义。但这个认识论的理论框架仍然是基于传统文论模式的思维预设,尚存在着研究对象的不周延性和阐释目标的非针对性等问题。如对网络文学的媒介载体把握、文本分析、叙事手段、价值模式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思维的聚焦。因而,建构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离不开横向的本体论逻辑追问。
《网络文学本体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理论空缺。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探讨的是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本原和本性的存在方式、生成运演及其本质意义的终极存在问题。这部论著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该书把它们分别称之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最后再反思其“何以存在”的问题,以图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将网络文学的本体论分析从“形态”与“价值”层面,延伸至艺术可能性层面,思考其本体的审美建构与艺术导向,完成网络之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哲学命名,以求探讨构建一种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
本体论的学理结构首先揭示的是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旨在找到其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这一结构大抵包括这样几个相互依存的逻辑层面:(1)媒介赋型;(2)比特叙事;(3)欲望修辞;(4)在线漫游;(5)存在形态等。在这里,媒介赋型是载体,比特语言是文本叙事的工具,间性主体的欲望修辞是网络写作的人本前提,在线性的虚拟真实构成赛博空间的书写内容,而电子化作品的存在范式则完成了从纸笔书写向数字化文本的艺术转换。这些要素间的有机融合与脉理渗透,就构成网络文学最基本的存在方式。网络文学本体论的隐性结构是指它的价值模式,所揭橥的是意义生成问题。网络文学由“文学”存在进入“文学性”的存在,需要从价值论上探索其存在本质。为此,把握网络文学的隐性存在需经由现象学走进阐释学和历史哲学,反思重建精神价值深度的必要与可能。这一隐性的价值结构大抵包括:(1)文学体制转换、(2)民间话语寻根、(3)文学性嬗变、(4)文化逻辑依凭、(5)人文性的意义酿造等问题。
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所形成的从存在方式到存在本质的有序递进、彼此交融,以及这种本体论学理形态与前此描述的认识论学理形态之间的相互映衬又相互补充,这两种理论逻辑一横一纵所构筑的思维构架,庶几可以成为建构网络文学理论的基本学理模式。
三、知识谱系
网络文学是依托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而形成的,因而较之于传统文论来说,网络文学理论蕴含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其知识谱系通常要以计算机操作和数字化技术概念为生成源头。一般而言,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谱系涉及的常见概念有:赛博空间、虚拟真实、多媒体、超文本、链接设计、文本间性、互动书写、代码仿真、非线性、交互性、比特、万维网、搜索引擎、IP地址、TCP协议……,以及覆盖几乎所有学科、所有领域、所有行业的各类网站和网页名称等。隶属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谱系的术语就更多了,如登录、注册、在线、确认、回复、发送、复制、粘贴、上载、下载、点击、刷新、跟贴、删除、更新、升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和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知识谱系的概念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对于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来说,我们更需要廓清的这些知识谱系中与艺术审美性能直接相关的概念和范畴。最常见如“数字艺术”(digitalarts)、“超文本小说”(hypertextfiction)、“多媒体文本”(multimediatext)、“互动书写”(interactivewriting)、“接龙小说”(亦称“合作小说”)(collaborationfiction)、“电脑小说”(compunovel)、“电子说书”(electronicstorytelling)、“非线性链接”(non-linearlink)、“超链接设计”(hyperlink)、“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类象”(simulacrum)、“灵韵”(亦称“光晕”)(aura)、“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ty)、“虚拟真实”(virtualreality)、“赛博空间”(cyberspace)、“博客文化”(weblogculture)、“IT思维”(internetthinking)等等。这些基于电脑网络技术滋生的与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密切相关的概念,由于其技术含量对艺术审美的渗透与移植,已构成网络文学理论范畴的知识平台,它们对构建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砖石”的作用。
数字化技术的知识谱系要转换为文艺学的概念范畴,需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工具理性的技术覆盖,二是人文守成的技术排斥。前者把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知识性术语直接当作文学理论概念使用,用技术化符号内涵替代文艺理论的人文学理逻辑,结果便是技术覆盖遮蔽了学理分析,直至用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造成人文学理的悬置。如有的电脑艺术类著作满篇都是电子化专业术语和技术符号,把理论阐释变成了技术概念大换班,却把本该聚焦的理论问题轻轻放过了。后者则由于一些人文学者对计算机网络的陌生化和距离感而坚执理论守成心态,不顾互联网文艺存在方式的改变和意义承载的价值转型,仍然套用传统的概念术语来表征新的艺术现实,而排斥一切技术概念。这样的文论学术探讨,要么是隔靴搔痒,要么则与科学的理论建构南辕北辙。就知识谱系而言,《超文本诗学》?一书对网络“超文本”范畴的深入解析,也许可以算作数字化语境中文艺学建设的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