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模因论关照下的诗歌意象翻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诗歌翻译过程中要同时体现文化意义,并实现形式结构上的完美复制确实比较困难。译者需要根据不同语境中模因库的特点进行形意的对应模仿与复制,“形神皆似”是每位译者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诗歌翻译出来仍要是诗的形式,所以要避免出现偏离诗歌形式的翻译问题,尽量高度统一诗歌翻译的“形式之美”与“意境之美”。
一、模因论与诗歌模因
模因(Meme)一词源于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后来《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1]。通过模因的定义可以看出模因是作为基因的仿造词。基因是指一切生命通过基因复制来繁衍与进化。文化范畴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的传递也会存在相互模仿的情况,而这种模仿一般是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继承与传播的。模因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信息模式,是通过复制寄生在人类大脑,进而改变人类行为。模因现象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的行为方式、话语、思想都能够成为模因,比如“音乐曲调、思想观念、服装款式、房屋样式”[2]等等。模因容纳了一类事物的特点,因而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诗歌模因的特征表现尤为明显。翻译作为模因的传播手段之一,可以作用于各类文化和语言的传播过程。翻译亦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从模因论出发看诗歌意象的翻译,更能够发现诗歌译文的特征,并解释译者是如何将诗歌意象传播给另一文化领域的读者。诗歌模因同样也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这一系列过程,当然诗歌模因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在同化过程中译者将诗人创作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单个意象以及组合意象融会贯通,之后诗歌所有的意象形成系统在译者脑中进行重组与深化,译者再结合自己的翻译策略,利用目的语将诗歌意象模因表达出来。翻译活动就是将模因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中,同时打破不同文化的鸿沟。而就诗歌翻译来说,我们可以用模因论来处理诗歌意象的翻译。
二、诗歌语言中的意象
诗作为一类颇具特征的语言形式,看似简单的形式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其独有的韵律与节奏,民众总是将其与歌关联起来。诗歌被称为具有“音乐性的思想”,诗歌语言精练而优美,短短一句话,单单一个字营造的意象便会让人浮想联翩。古今中外都不乏经典的诗歌,例如,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东流”的意境就将诗人所赋之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诗歌本身的魅力不仅在其旋律、节奏、音韵,还在于诗人通过简练的形式所展现的一种文化精神,无论是婉约细腻的情致,还是独立于世的情怀,都别有一番风味,这为诗歌阅读者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诗歌所指之物、之景、之事、之人都具有“言外之意”。例如,李清照笔下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其中具有文化意象的“黄花”;蔡松年的“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其中的文化意象“西风”;刘禹锡的“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中的意象“月”;柳永的“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中的意象“凤池”。国外诗歌则有WilliamBlake诗歌作品TheLamb中的“lamb”,EdgarAllanPoe诗歌作品TheRaven中的“Raven”等等。在源语文化语境中,这些意象模因的含义都十分稳定,同时在不同目的语文化当中可能拥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翻译来进行翻译传播,所以诗歌的意象就成为诗歌的基本要素。诗歌中的意象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相融合,所以意象就成为诗人展现自己情感的主要方式。译者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并翻译这些诗人所赋予情感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艰巨任务。
三、模因与诗歌英译
诗歌意象是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族群体文化的体现,很多意象之所以成为同一文化语境下的思维模式,是风俗习惯和地理人文的积淀。单个意象通过被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多次使用而形成联想意义是一种突出的文化符号。诗歌并不像日常用语,作为一类艺术特征明显的语言形式,诗歌更能够唤起读者脑海中一定的场景。我国的诗歌成为诗人以物咏志言情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一定时代民族文化的内涵。译者通过模仿、创造与读者文化中客观事物的关系,进而让读者能够联想起具有相似特点的本文化的意象信息。汉诗的英译就是将我国文化模因引入到英语国家文化模因的过程,通过汉语固有的文化载体转变为英语诗歌的文化,从而对英语读者产生影响与感染,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互动,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两种文化模因的融合同时也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从线性的历史文化发展来看,汉诗英译其实是受到汉文化诗歌模因较大程度的影响,在其模因因子的传播过程中,诗歌的文化模因不仅需要保留诗歌模因的关键内核,同时还要传承诗歌文化,并通过交流使之发扬光大;二是从特定历史阶段的视角来看,我国诗歌的文化模因也受到了外部世界各类文化模因复合体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异化,逐渐成为兼容并包的汉文化文化模因复合体。随着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的文化模因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复制与传播。当然异化并不等同于面目全非的替换。从模因属性来看,模因包括了重组与突变两类形式。模因重组可以将新模因与当前同一文化语境下人群已存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尽管模因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基因,但在同一文化语境中模因复制都会存在一定的变化与复制误差。所以,跨文化传播就更需要译者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保持核心模因的关键特征。
四、诗歌翻译中的文化模因
诗歌的“形”指的是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神”指的是诗歌的意境,这些都是诗歌翻译研究的关键问题,历来受到中外译者与理论学者的关注。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诗歌翻译,其模因传播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一)“形神不似”的模因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一种形式结构、语境上都有差异的翻译处理方法,这种翻译主要针对文化意象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这种模因也被称为不可译的模因。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包含了五个句子、二十八个字,诗中的景物包括了数十个名词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最后只运用“夕阳西下”一句进行抒情和过渡,意境与情致得到完美地衔接,让前面看似分散的景物内容构成了一幅令人感伤的黄昏图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展现了那些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情。翁显良在翻译这首诗时,完全没有局限于原诗的句法与语序,他利用解释性模因对原文诗歌进行了翻译,对诗歌意象进行了异化处理,例如:用“Rowshoveringoverrugge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对应“枯藤老树”,用“Yon-derisatinybridgeoverasparklingstream”对应“小桥流水”,用“thewestwindmoaning”和“hisbonyhorsegroaning”对应“西风”和“瘦马”,用“thetraveler”对应“断肠人”等。虽然这样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诗文本意,但缺乏对意境的复制,不利于传递模因的内容,难以让广大英语语境的读者了解汉诗歌的意境之美,翻译后的诗歌变成了小品文。
(二)“形似而神不似”的模因诗歌翻译中,这类型的模因主要展现出源语言模因和目的语模因意义与结构上的差别,虽然诗歌的文本结构十分相似,但是译文意义却不相同。这种情况在古汉诗英译过程中较为常见。比如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美国译者WitterBynner将它翻译成“Inthepuremorn-ing,neartheoldtemple,whereearlysunlightpointsthetree-tops,mypathhaswound,throughashelteredhol-low,ofboughsandflowers,toaBuddhistretreat.”这种句式对仗的形式,追求了形式相似这一要素,将诗歌原文当中意象较为丰富的诗句都翻译成了具有严密逻辑的言体,却忽略了原著诗人想通过形象思维构建视觉可感应的景物形态这一重要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目的语读者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三)“形不似而神似”的模因李白笔下的五言绝句《静夜思》,主要描写了一个孤独的秋夜诗人思念故乡的感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营造了思乡的深层次意境,但这对译者来说却绝非易事,为了能够展现诗歌中超凡脱俗之意境,中外译者都在翻译本诗过程中做出了各类尝试,当然译者对原文诗歌存在理解上的差异,目的语表现上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因而翻译处理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闻一多就曾经指出本诗“形式上的稚丽许是可译的,气势上的浑琪可没法子译了,但是去掉了气势,又等于去掉了李太白”[3]。翻译家翁显良指出翻译的核心是保留本色,古汉诗的本色并不在典故、形式或遣词,关键在于加强艺术效果与再现意向,“舍形取神,方能保持本色”。译者重新对译语文化模因信息进行了分析、审视与重组,从而更加准确且完整地保留了诗歌模因的核心部分。国外翻译家JohnTurner的译文:“Asbymybedthemoondidbeam.Itseemedasifwithfrosttheearthwerespread.ButsoftIraisemyhead,togazeatthefairmoon.Andnow,withheadbentlow,ofhomeIdream.”他借用“moon”与“frost”等场景展现远在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gaze”与“dream”上升了诗文意境。翻译家WitterBynner的译文:“Sobrightthegleamonthefootofmybed.Couldtherehavebeenafrostal-ready?Liftingmyheadtolook,Ifoundthatitwasmoonlight,sinkingbackagain,ithoughtsuddenlyofhome.”他同样舍去传统古诗文形式上的限制,保留诗歌完整的意境之美。通过问句“Couldtherehavebeenafrostalready?”展现了诗人对月从疑到思乡之愁的心理转变过程,充分展现了诗人触景生情之因。虽然这种翻译看似不限制格律形式,但译文内容却别有深意。“ache”“dream”“suddenly”都展现了原文诗歌所要展现的情境,从“神”上进行了刻画,诗意得到完整的保留,当然这种“神”似也会受到译者个人感悟的影响。但“翻译处理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4]若译者对诗歌意境的能动模仿能力有限,导致模因复制结果呈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当然这种“神似”的模因能够更好地处理古汉诗的文化模因,让英语文化语境下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汉诗特有的意境之美。
(四)“形神皆似”的模因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言之间总存在着语言结构与内容结构相似的内容。在特定文化的模因库中,部分诗歌翻译在语言意义与形式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诗歌意象与形式的模因主要是对诗歌意义效果与形式结构的模仿与复制,从而促进了诗歌翻译的形似且神似。例如,出自美国表现主义诗人麦克司•威伯的《夜》(Night),“Fainter,dimmer,stillereachmoment,nownight”。郭沫若译为“愈近黄昏,暗愈暗,静愈静,每刻每分,已入夜境”,辜正坤译为“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于是夜来临”。对比郭译与辜译可以发现,郭的译文虽然传递了诗歌原文的关键意义信息,但是却选择了与诗歌原文截然不同的诗歌结构形式,这也让诗歌本来所需要传递的一些辅助性文化意义消失不见。比较来说,辜的译文不仅传达了诗歌原文的关键意义信息,还选择了与诗歌原文相似的结构形式,因而更能够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与原文相同的修辞效果。这种相似性反映出文化语境虽不同,但是人类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思维上的共性,通过共性内容的复制与传播,从而让诗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3]林语堂.论译诗[M]//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4]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9-42.
作者:王静 单位: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