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名家翻译风格比较评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梁实秋是伟大的人文主义学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梁实秋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反对当时文人所强调的翻译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而注重其独立性和艺术价值,这与鲁迅的思想截然相反。五四时期启蒙时期,由于现实的原因,鲁迅等一批文学家们强调文学翻译应具有政治和社会的功用价值。因此,国外一大批反映底层民众奋起反抗的作品被鲁迅翻译到中国。尽管后来的学者对其研究甚多,但大多是从纯文学或纯翻译理论的角度对梁实秋或鲁迅进行个案研究。本文拟从梁实秋和鲁迅的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入手,结合相关翻译和文学理论,详尽论述鲁迅和梁实秋在文学翻译目的和翻译选材上的不同之处,以期更好的走进鲁迅和梁实秋的文学世界。
一、鲁迅和梁实秋的文学翻译目的对比
五四时期,中国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有封建腐朽思想的束缚;国外有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威吓。知识分子们亲眼目睹了底层人民的惨痛生活,都不约而同寻求解救大众的方法。梁启超试图改变政治制度来解放人民的思想,而后,鲁迅和他的同僚们借助文学的政治和社会功用性来启蒙大众。此时文学也不再是纯粹的精神食粮、不再是文人墨客结交好友抒发情趣的专利,它已经上升到了社会的高度。因此,在鲁迅等一批文学家的带领下,一些反映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小说被翻译到中国。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文学家都赞成这样做。梁实秋就极力反对拔高文学,使其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他认为鲁迅等人的翻译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与研究,仅凭一己的愿望翻译国外一些反抗压迫的小说是浪漫主义的滥用,梁实秋指出“鲁迅等人信手拈来外国三流文学,并拔高它们使其成为一流的翻译文学的做法并不妥”。认为他们“这种随意的翻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纯属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一时热情。”[1]鉴于此,梁实秋提议改变这种状况,提倡用理性去节制这种极端的浪漫情怀在文学翻译中蔓延。
在梁实秋看来,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忠实的复制作品本身,是要为不懂源语言的读者服务。梁实秋的文学翻译没有任何政治和社会功利色彩,他翻译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要要扫除语言障碍,让不同语言的国家间在文化上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因此,要翻译就要翻译外国一流的作品。也只有一流的作品才值得翻译,因为一流的作品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外国文学的灵魂。他说:“喝茶要喝好茶,饮酒要饮好酒,为什么读书不读第一流的作品呢?”[2]梁实秋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有助于社会的变革,不一定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否接受新思想,是否受传统思想束缚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反映普遍的、永恒的、持久的人性。“人性论”观点是梁实秋评价一部好作品的最高标准也是最低标准。梁实秋坚持“人性”并不是唯一的,资产阶级和普通工人具有同样的人性,“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和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3]因此只有最代表人本性的文学才是好文学。
除了“人性论”标准外,梁实秋还坚持另一要素:文学须具有艺术美,需要有文学价值。在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上,每一部文学作品多有其自身的特色。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使其文学价值得到延伸。梁实秋说:“文学的艺术美 与整个作品的内容,文体、形式、风格浑然同一体的,并且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而不只是一个故事筋络或者一篇干巴巴的说教词。”[4]
鲁迅和梁实秋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受苦受难的中国百姓遭受着本国政府的压迫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但他们的早期生活实践却不同,导致了他们的世界观和文学观迥异。鲁迅亲眼目睹了家族的败落和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摆脱苦难的生活,为了整个社会的健全,他当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性。而梁实秋出身富裕家庭,更的童年遭遇。在他出国留学期间,他开始接受白壁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他偏离了社会现实而倾向于倡导普遍的、永恒的人性论思想。自然就对社会的需要关注甚少,强调纯文学的艺术价值就多!
二、鲁迅和梁实秋文学翻译选材的对比研究
翻译目的论认为,译者选择何种翻译文本,以及怎样翻译都取决于译者内心的原始动机。翻译是译者本身潜意识控制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都受译者的翻译目的所控制,原作因译者的再创作而具有的译语文化的某些特质。因此不同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翻译选材不同。
在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中,其翻译选材并非受他人的指使。其整个的翻译过程都由自己全权处理。他们选择何种文学作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但不可否认,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选材也是为他们的翻译目的服务。
鲁迅翻译了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作品,这些国家,或曾经受欺压,或正遭受外来强权的侵略。在中国,鲁迅是第一个主张翻译弱小国家或受压迫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文学家,他首次翻译和整理了外国28部短篇小说,其中就有10部是属于受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他对当时的英美文学关注甚少。鲁迅特别注重翻译苏联的文学作品,这种翻译选才的倾向是受其翻译目的所影响。鲁迅的翻译目的很明确,他要通过文学来疗就中国人民的精神疾病。所以他选择了翻译与我国人民有着相似遭遇的弱小国家的作品。
而梁实秋却选择具有文学艺术美的作品进行翻译。梁实秋坚持文学的独立性,强烈反对文学的政治和社会功用性。他要让中国人民读到世界一流的文学作品。当时世界的文化和文学中心在说英语的国家,因此梁实秋主要选择英文作品做为其翻译题材。梁实秋认为译者应该翻译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英国文学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在世界史上,不列颠民族创造的大量优秀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梁实秋积极倡导翻译英国文学经典。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虽然在当时也有很多人试着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最后只有梁实秋一个人坚持翻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当有人问及梁实秋本人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梁实秋回答很简单,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世界一流的作品,符合他的翻译标准,能开阔国人的眼界。
梁实秋并不同意从第三语言来转译作品,他认为这样的翻译有失作者的原意,他说:“本来译书的人无论译笔怎样灵活巧妙,和原作相比,总像掺了水或者透了气的酒一样,味道多少变了。若是转译,与原作隔远一层,当然气味容易变得更厉害一些。”[5]确实,第三语言转译比直接翻译原文更容易远离原文涵义,而原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译文的文学价值。因此,如果采用转译,目标语的读者就不可能很好的理解原作的意图,不可能很好的欣赏原文的艺术美。因此梁实秋选择直接翻译英语源文本,以期达到传播艺术美的效果。
为了能让读者读到一流文学作品,梁实秋有目的的选择一流作家家最能反映普遍的、持久的、永恒的人性的作品。为了能保留原作品的文学艺术美,梁实秋主要翻译英语文学作品,这样就避免损坏原文
三、结语
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伟大的翻译家、文学家。他们的翻译目的和翻译选材也各有所异。鲁迅倾向于翻译具有社会功能的文学作品,以启蒙大众。而梁实秋却反对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主张翻译和创作独立的、纯艺术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与他们的社会经历和人文素养不无关系。鲁迅的翻译顺应了五四启蒙的时代潮流,推动中国新文学前进的车轮;为旧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纯文学的角度,笔者更欣赏梁实秋的翻译观。翻译最终的服务对象是译语读者,所以译者也有义务选择翻译一流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