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接受理念概述及其影响范文

接受理念概述及其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接受理念概述及其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接受理念概述及其影响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是少年儿童间接了解外面世界的精神食粮,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深远。英美国家儿童文学作品的引进、翻译和研究会影响和促进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儿童文学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五四后,我国译介了大量著名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但儿童文学译本的总体质量不高。长期以来,儿童文学翻译仍处于被研究者和译者忽视的边缘领域。儿童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非常不平衡。近年来,我们不断引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同时对以前的很多译作进行重译,产生了不少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优秀译本。然而,儿童文学翻译理论领域的发展似乎仍滞后于其实践,而且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似乎一直受到成人文学翻译研究思路的影响。学术界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不够重视,广大儿童文学爱好者和翻译者仍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笔者尝试运用接受理论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以期对其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提出的,是文学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姚斯指出,如果不经过阅读和理解,作品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没有生命力的语言符号材料,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的阅读所赋予的。根据姚斯的观点,接受过程是读者积极参与的过程,并非是消极的。伊瑟尔认为文本或读者单方面都不会生成意义,没有被读者接受时,文本就只是一种有待实现的未定性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主动地阅读并挖掘文本的意义。而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关注的只是作者与作品的研究格局,接受理论“第一次从本位论高度,提出了历来为人所忽视的读者和阅读接受问题”[1]7。它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意义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受成为考察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接受理论重视对文本与读者关系的研究,在由作者、作品和读者形成的总体关系中,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立了文学作品研究中读者的中心地位。一部作品文学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读者的阅读体现出来的,只有得到读者的接受,文学的价值关系才能生成。当然,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决定作用并非意味着作品对接受过程中的读者完全没有制约。姚斯认为在阅读之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一种潜在的期待,即“期待视野”。[2]23在阅读作品之前和阅读过程中,因为个人思想观念、道德倾向、审美情趣、直觉能力、接受水平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存在,接受主体———读者往往形成了许多既成的心理图式,即各种生活经验,这些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读者的某种接受趋向,唤醒读者的阅读记忆,也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随着时代的不停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文本视野”相融合,才能有接受和理解可言,这就是接受理论的重要原则———视野融合。当接受理论用作翻译理论时,译者不仅是原作品的读者,而且是译作的创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译文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要素的影响

(一)对译者要求的影响

接受理论在拓宽文学研究空间的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得以实现,使其具体化。当然,阅读过程中,读者是带着自己的前理解,即已有的期待,不断对文学文本分析、判断,与其反复交流,直到与文本的视野融合。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因其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审美要求等的差异会对文本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译作。就儿童文学翻译而言,译者身兼两职。首先,译者是原文的读者。为了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作的“文本视野”相融合,译者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其知识储备,认真地挖掘原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其次,译者是译作的创作者。从一开始,译者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儿童文学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而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成人译者的不完全相同。译者需要准确考量包括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兴趣趋向等在内的儿童的“期待视野”,以期达到译作与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的相互融合。可以说,翻译活动涉及到了两次“视野融合”。由于两次“视野融合”活动都有个人的主观能动的参与,因此两次融合活动对译者的理解和翻译以及目标儿童读者的接受都有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既力求作为读者的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作的“文本视野”融合,又要考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接受能力,努力使译作与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不过,绝对的“视野融合”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应力求接近融合。

(二)对翻译原则及方法选择的影响

接受文学强调研究文本与读者的关系,认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文本绝对中心论”的翻译观,它提高了译作读者与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要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为基础。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考虑儿童读者在年龄、心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独有特点,预计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接受水平和美学品位,深切地体会儿童的需求,创作出适合儿童阅读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优秀译作。

译者要考虑决定儿童文学作品接受性的重要因素———语体。儿童的知识储备量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存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更多是通过直观的感受,对形状、声音、颜色等的描述显出极大的兴趣。这些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把握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要求,注意词语选择,采用浅显易懂、亲切简单、朗朗上口而又充满意义的词汇。译文应该始终追求与文学原作相一致的语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译者需要认真揣摩文学原作所蕴含的童趣,尽量传递原作的精神主旨,提高译作的可接受性。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也要遵循文学翻译的规律,而且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接受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对其有一定的解释力。单就翻译所涉及的文化传递或转换而言,通常遵循“归化”和“异化”两种原则和方法,其中,“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属的翻译,“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属的翻译。在选择翻译原则和方法时,译者要清楚地认识要考虑文学原作作者的意图、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等诸多因素。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达到其娱乐与教育儿童读者的目的的。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可以为目的读者展现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特色文化,开阔视野。但我们不要忘记,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审美阅读水平,他们仍然处于语言学习阶段,其思维尚未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意志力相对薄弱。

如果儿童在阅读时,他们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预设视野不相融合,即作品存在太多的儿童不熟悉的、不确定的、不理解的,他们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不愿意继续阅读,这就表明译作不成功。归化翻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作的目标读者放在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言信息的意图。对儿童文学翻译来说,就是要求译者要考虑译作的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接受能力,用儿童的视角去透视分析原文,解读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再用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去翻译。译者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明确原文的精神实质和创造意图,才有可能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形式去传达原作的信息。因此,采用归化的方法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能更容易被儿童读者所接受。当然,翻译时,译者选用哪种翻译方法,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笔者认为,看似矛盾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实为互相补充。译者要对翻译中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量,找出恰当的翻译方法,创作出儿童读者喜闻乐见的译作。

三、结语

接受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拓宽了其研究空间,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接受理论提升了译文读者与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译作读者的关系场中读者的中心地位,读者的接受是翻译最终的目的。

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原作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一样,译作读者也要对译作进行阅读、再创造和再评价,逐渐打破原有视野,形成新的审美经验,融合新的期待视野。就儿童文学翻译而言,译者要明确儿童本位的翻译原则,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确定原作的主要功能,把握原作的精神和作者的意图,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保持原作的风格,传达儿童情趣,创造出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总之,儿童文学翻译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广大译者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