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惠民演出舞台艺术道具使用思考范文

文化惠民演出舞台艺术道具使用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惠民演出舞台艺术道具使用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惠民演出舞台艺术道具使用思考

【摘要】舞台艺术中道具在作品的体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艺术作品里一个重要“支点”。在一些大型的文艺盛会或比赛场上,大多追求高、大、上的道具;而真正把艺术作品送到老百姓身边,就只有将繁重的舞美、道具简化,甚至不用。这样对艺术作品的展现就大打折扣。如何让艺术作品在基层群众心中真正“活起来”,在道具的制作和使用上必须慎重处理,周密思考。

【关键词】文化惠民;舞台艺术;道具;表演区

文化惠民演出,主要是将一台综艺性节目送到最基层群众身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地理条件限制,甚至大多数地方没有舞台,更别说灯光、舞美了,几乎都在露天坝子里演出。那么,在这些地方进行文艺演出,怎么能让基层观众有美的艺术享受呢?能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艺术作品呢?心灵受到感染,聆听党的声音,传递正能量,感受真善美。不仅要在艺术作品本身上下功夫,还要在艺术作品道具的制作和使用上认真思考,合理使用。

一、道具是舞台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道具确定艺术作品的“时空慨念”,先入为主。就以“农家小院”为例。舞台上呈现出小院的大概轮廓,土墙青瓦,墙上挂满了玉米棒子和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有一道木门半开着;舞台的中央放着一个手推石磨,磨子上放着茶壶和瓷盅,磨子的后面是一排竹篱笆,竹篱笆上有一些绿色藤蔓;舞台左上角有一颗茂盛的槐树,槐树下面有一个干净的石墩,院子里干干净净。一束灯光斜照着从槐树的叶缝中撒落在舞台上。就这样一个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土墙、青瓦、玉米、辣椒、茂盛的槐树,这些道具的设置说明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是什么季节,一束光的出现说明此时近黄昏;槐树下干净的石墩,让人想象槐树的另一边很可能是一条山道,这石墩是为过路的人歇脚的;石磨上的茶壶、瓷盅,有可能是为过路的人准备的……干净的院子和收获的玉米、辣椒,说明这一家人是勤劳、善良的。半开的门里会走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槐树的另一边会有什么样的人走到这个院子里来呢?等等。这一切的问题都是留给观众的,观众急切想知道在这样的场景里将要发生的事。所有说,舞美、道具是确定艺术作品的“时空慨念”,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

(二)道具的其他作用。道具帮助刻画人物“心理造型”,传情达意,表现思想,渲染情绪;它对塑造典型人物的外表特征,显示典型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串联剧情,推动矛盾冲突的转变和发展,加强生活气息,创造舞台气氛的特性;它对演员的表演起着“支点”作用,使戏剧和美术两种功能和谐地结合起来;它还具备演员服装、场景、画面的调配作用。在道具专业的长期工作实践中,逐步增进了对舞台艺术中道具的知识性和技术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道具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兴趣。长期的舞台实践告诉我们,正确使用好道具,发挥好道具在舞台艺术展现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文化惠民演出中道具使用面临的问题

在文化惠民演出过程中不具备相对完善的剧场,如何将比较完美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基层群众呢?在道具使用上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繁重的道具不方便携带。我们现在的戏曲舞台大多追求高、大、上的舞美制作,追求实物实景的现象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果是这样大制作、大手笔的作品是下不了基层的,也惠及不了最基层老百姓的。同时,这样的艺术作品也失去了全国上亿的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繁重的道具无法运输和使用,即使可以使用,也要花费很多经费才能达到基本要求。这里举一个例子。在一次省级小品(小戏)比赛场上,有一个小品为了展示脱贫后村委会的新面貌,制作了一面村委会的正面墙景,全是用钢架焊接而成,将整个舞台的背景墙都遮盖了,搬道具的人员就有十几个,确实做得很好,也符合剧情的需要。可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把这个小品送到边远山区,演给群众看,需要租用一辆大卡车进行运输,需要请好几个搬运工来搬运,可见,这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呀!

(二)没有舞台也无法展现。在文化惠民演出过程中,除了一些学校和个别社区广场有一个简易的舞台外,大多数地方是没有舞台的,就只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坝子。很多大型的道具是无法进行舞台布置的,即使摆在表演区,也觉得怪怪的。没有舞美、灯光的配合根本达不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简化道具,让艺术作品的完美性大打折扣。

(三)运输“道具”的成本过高。文化惠民工程,几乎是各地政府采购,每一场的演出经费大致一万到两万元不等,如果成本过高,演出单位是承受不起的。

三、对文化惠民演出中舞台艺术道具使用的思考

回想我们艺术界的老前辈,特别是戏剧界的老艺术家们,舞台上“一桌二椅”的使用,马鞭的使用,扇子的使用,诸如此类道具的使用,使笔者豁然开朗。那些年,那些老前辈们不就像我们现在这样走乡串户为老百姓演出吗?那时没有现在的声、光、电,一帘幕布,一个简单的“土台子”,两盏煤油灯,摆上一桌二椅,扮上装束,就开始演出。演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谈古论今,无不涉及。那个时代,老前辈对道具的使用非常讲究,绝对不会乱穿、乱戴、乱摆、乱拿的。当然,我们生活在如此繁华的新时代,也必须要与现实融合,演现代人只能用现代人的“道具”,但是,我们在艺术作品展现上尽量做到巧、轻、精、美。一桌二椅的使用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譬如,桌子上放一把椅子,用一块青色的布遮住,它就变成了“山”。观众看的主要还是演员的表演和戏剧情节,能巧妙地将一些道具综合使用,尽量保证艺术作品演出的完整性,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让道具在不同条件下的表演区“活起来”

舞台布景及道具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涉及到建筑、材料、照明、科技及美学等诸多方面。它的风格和形式对于一部剧作来说至关重要,能从根本上影响一部戏剧的风格和样式。因而,导演和舞台设计师合作默契与否,舞台布景设计是否得当,常常会关系到剧作演出的成败。早期的戏剧中由于本身情节比较单一,一般只有几个场景,甚至所有的“戏”都发生在一个场景里。同戏剧自身的发展相似,舞台布景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有的独幕戏,加上演员人数也比较少,所以舞台布景可有可无,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在当时,戏剧中的舞台道具设计师也不是专职,往往是剧目上演之前,导演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舞台设计,才会临时找一位设计师来进行指导。但当时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师有一套整体的设计思路,后来,戏剧对舞台布景也有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所以舞台布景和道具制作,往往是设计师的即兴创作。如何让制作的道具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既要跟上时代步伐,又要兼顾基层群众对文艺的需求;既要做到巧、轻、精、美,又要达到为艺术作品增光添彩的目的。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也是我们从事道具专业的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是要让道具在不同条件下的表演区“活”起来,绝对不能敷衍了事,随心所欲。

五、结语

文化惠民工程是中央为了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制定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对待艺术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对待基层群众我们要有敬爱之心,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将完美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道具工作者作为基层文艺团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新道具设计和使用理念,更好地服务于艺术作品,从而带给观众完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孙兵.浅谈道具在舞台艺术中的重要性[J].文化时空,2003(11).

[2]刘建.舞台布景在戏剧中的应用[J].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4).

作者:刘树波 苟海泉 单位:达州市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