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文化下传统文化的发展范文

网络文化下传统文化的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文化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网络文化下传统文化的发展

摘要:

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必须搭乘网络文化的顺风车,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

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冲击

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曾说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大江南北,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国人围座在电视机前为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汉字或成语冥思苦想。与此同时,网络上、电视中、报刊里一篇又一篇对国人传统文化消亡的痛心呐喊刺痛了我们每个国人的神经。确实在今天,中国这个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明古国,面对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又该如何呢?

1文化、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

“文化”一词是泊来品,起源于西方,由日本回传于中国。普遍认为,文化因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存在,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传统文化是指那些历史积淀下的,至今仍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总和,其最大的特点是民族性、地域性。而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普遍持忧心的悲观主义论,对于这一论调,其实在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提及。从“周礼”的消亡,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定鼎中原,到新文化运动,直至今天,总会有对传统文化全盘肯定的论调。进入“五四”时期,传统文化受到“新文化”的挑战,逐步发展到当下演变成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而产生新的文化意识形态,最大特点是虚拟性、个体性。在今天网络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对网络文化无限崇拜的乐观主义论学者认为网络文化从诞生起就以其独特的姿态成为新文化的领军者,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文化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世界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不会再泾渭分明。而且网络文化所特有的虚拟性、多元性、及时性,给予社会每个成员以更多的信息交换途径、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更多意识形态的冲击等等。网络文化作为新生事物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

2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现象展示

网络文化作为新兴文化、由于其传播形式、途径的多样,与社会人群互动性强,以及其特有的及时性、便捷性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带给传统文化以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生活都产生着巨大的变革,网络文化也以其层出不穷的形式冲击着特定的人群。许多的虚假、浮躁、无病呻吟式的思想也混杂于中,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意识形态。

2.1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包括有形传播和无形传播两类主渠道。从古代的结绳记事、石壁刻画、甲骨刻文、竹简留书,到今天的纸介媒体,这些载体承裁着文化的传播,都属于有形传播。从言传身教,到庠、序、校、官学与私塾的建立,以及今天的全部教育形态,都属于有形传播。雕刻、家具、书法等也属于有形传播。地域文化、风俗文化、节日文化中可以显现出文化产品的继承与发扬也属于有形文化的传播。有形传播通常符合传统文化传递方式,与传统国人“眼见为实”的认知习惯相匹配,因此大多数传统文化采用有形传播的途径,当然其中也有历史条件客观局限性。相对于有形传播,无形传播不受形式的限制,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递。无形的文化传播一种是载体的“隐形”,如网络文化形态寄托于虚拟信息网络世界。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E-mail”“MSN”文件的传输、即时通信、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和娱乐消遣。目前以计算机与信息网络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成就了人类新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手段。

2.2传播主体

以典型的文字文化为例,通过探寻传播主体对于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观点,更能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传统文化的出版者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通过精细审查确保所出版的作品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具有一定积极向上启迪人心作用。而网络文化的出版者更多的是为了商业目的,也就是挣取更多的金钱。在这一目的下,网络文化出版者不再甘于充当“文化守门员”,塑造社会文化倾向不再是其文化选择与过滤的唯一标准。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血腥、暴力、色情的文化产品登堂入室,宣传人性阴暗、官场黑暗的腹黑作品大行其道,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出版者良莠不齐,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文化走向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创作者其作品大多是个人的意识形态的展现。他们通常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擅长用其娴熟的文字表达,以文载情,小中见大。他们创作的目的或是记录历史事实,或是睹物抒情,或是因事而感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创作信条。对他们来言,创作不单纯是职业,它既是事业,更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品更是其生命的延续。网络文化中的创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并借助其网络而扬名,如“宁财神”、“安妮宝贝”等。在网络文化彻底粉碎地域与时空阻碍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相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创作者,网络文化的创作者往往具有“三低”的特点,即起点低、质量低、境界低。所谓起点低是指网络文化中的创作者不受“文化功底深厚”的影响,因此大部分作品简单、直白,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是常有的现象。质量低是指现在充斥在网络上更多的是“快餐文化”“鸡汤文化”,很难起到启迪智慧、唤醒心灵的作用。境界低是网络文化功利化的另一种体现,大多数职业以“垒字”为生,“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在网络文学作品上并不鲜见。关于读者群体的分类,从其年龄层面来讲,年长者更倾向于纸质媒体,年轻人热衷于数字媒体;从阅读的目的来讲,传统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网络读者阅读的目的是减压、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问题。传统文化意义下的读者是文化传播的终点,网络文化意义下的读者喜欢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人生理解,因此互动性成为其主要特点。

2.3传播思想

文化的传播最终目的是人类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因此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网络文化,评论它们影响力的唯一标准应是其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力。任意一种文化传播对人类思想都会施加影响。

2.3.1传统文化的传播思想

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思想体现出来的优势。以人性的善恶为例,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孟子的“性善论”,又有旬子的“性恶论”,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深入研究,而两种论调的共同存在体现了传统文化包容并蓄的特点。以汉字的演变为例,从“象形、会意、形声”一路走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传统文化中“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大爱无疆”等一系列言简意赅的文字展露着传统文化的智慧。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思想体现出来的劣势。传统文化有较慢的传播速度,其表现形式过于借助言传身授的教育,或是书籍的阅读,对于今天身处于大数据时代的青少年来讲,这些单一的方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因受封建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较长,其中掺杂着一些文化短板,在柏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书中明确披露了文化刮板已成为国人的劣根性,其目的就是提醒国人学习传统文化时要取精华去糟粕。

2.3.2网络文化的传播思想

一是网络文化的传播思想体现出来的优势。相对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思想则更加快捷、开放、实惠。二是网络文化的传播思想中显现的劣势。网络文化传播了西方腐化的思想文化,网络文化背景之下,透露着各个国家对利益的驱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希望借助于网络塑造全球文化,潜移默化地将文化价值观加于它国,削弱了它国的文化凝聚力,对许多国家文化传播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网络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发展对策

传统文化相较于网络文化来讲是历史,需要尊重,需要传承其精华;网络文化相较于传统文化是未来,需要时机,需要融合。

3.1树立正确的现代文化发展观

就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踏进相同一条河两次一样,任何一种文化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传统文化,历史前行的脚步不会因我们而慢下分毫,对传统文化不分良莠地一味吹捧只会妨碍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自省,更加不利于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就要做到传统文化与新兴网络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

3.2依托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角色地位不对等、方向单一的局限性。在深入整合与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字文化产品,不仅使传统文化以网络文化形式得以保存,并借由网络向世界发出诚挚的文化交流邀请,以促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绘出中国的色彩,发出中国的好声音。

3.3建立有效的监管程序

各级政府作为文化传播导向的主要监管者、责任人,有义务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是构建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并使其成为互联网上文化的主导,不断增强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与传播,不断推进我们先进文化的数字化进程。二是进一步加快公共文化网络便捷化。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数字电视等一系列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加强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网络化的第一步。

3.4建立并维护网络道德

随着网络的普及,让网络文化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是每个网络使用者共同的目标。要不断加强教育力度,努力建立出一整套符合新旧文化的道德准则,加强对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诚信意识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自觉性。倡导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用社会力量去惩治那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同时更应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建设,向不良网络文化与行为宣战。倡导规范化的网络文化环境。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在批判中纳百家之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民族特色不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经受得住历史文化大熔炉的锤炼,愈益清纯和凝重,放出光芒。两类文化间相互融合,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张永.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苏菡丽,刘小刚.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对马克思•韦伯文化观的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

[3]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9(6).

[4]王杰.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价值及其现代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5]胡帆.马爱花: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J].天府新论,2008(1).

作者:李超然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