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网络文化和大学生群体二者特性的相互作用,使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重要诱因。网络文化的开放共享性加速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扩散,其匿名性则极大分散、消解了集群行为的责任。网络舆情管理、群体性事件预判及情绪先期疏导是防范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重要措施;分门别类处置不同类型性质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科学合理对待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网络文化;集群行为;群体性事件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更新与发展,网络文化几乎浸润到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客体,他们创造着网络文化,传播着网络文化,又接受着网络文化。他们以最迅捷的速度和最新颖的方式积蓄知识、交换信息、体现主体意识、发挥着创新精神,同时被网络文化冲击与塑造。
一、网络文化的特性
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形成于网络中的观念、行为、产品等的总和。它是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的延展和多样化呈现,同时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文化观念特点、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1]网络文化既包含了网络技术、资源体系等客观成分,又包括了网络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心理模式、审美准则等主观成分。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它为大学生创意性和创新性的尽情展现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场域。网络文化的创造、发展和运作,主要在自主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这需要参与者的自律和慎独。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活跃的时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更容易受到较多的消极影响。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共享文化,它一方面传递给大学生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难以避免地带给大学生背离社会文明的文化糟粕。对于互联网中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大学生对其进行甄别,批判地吸收,以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内容常常以匿名的方式呈现。“匿名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充分的意见表达,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2]匿名性使大学生在网络中发表言论尤其是批评意见时顾虑大大减少,这极大地释放了大学生的表达意愿。正是由于匿名性,网络文化常常表现出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非理性,抑或显现出较明显的盲目性、偏激性甚至极端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行为取向混乱无序和导向错误。
二、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征
大学生集群是指在某一场合大量集聚、频繁互动、激烈行为的临时性大学生群体。大学生集群行为是指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之下,人数规模较大的一群大学生在频繁强烈的互动中自然生发的、无特定目标的、缺乏有序组织的、与当前社会规则相背离的临时性的激烈行为。[3]当这类行为出现时,群体中的大学生互动一般会非常频繁,个体在群体形象的遮蔽下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个体间的激动情绪和激烈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传染性,随之整个群体表现出较强的去个性化倾向。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偶发性和破坏性集群行为一般因某些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发生,往往不易预见,偶然性较强。大学生集群行为主体自身的形成具有偶然性。大学生集群行为的主体往往是临时性学生群体,这种群体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因关注某些社会性问题或是为实现某些特定目标而自发地发生聚集行为,互动频繁且缺乏有序组织的学生群体。[4]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大学生集群行为一般是在无预谋的情况下发生,通常较难预测。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通常也没有经过事先安排或预先策动,其集群行为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对关乎学生利益的事情处置不妥,或是由于对大型活动组织不当,又或是由于对涉及国家大事、民族利益的一些重大事件控制不力,属于偶发性群体事件。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后果具有破坏性。大学生集群行为虽然是大学生的一种情感宣泄,其行为一般不会表现为暴力,但也容易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引起公民的躁动或混乱,甚至最终破坏社会秩序,引发社会动荡。
(二)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短暂性和责任分散性大学生集群行为从一开始就缺乏精确目标,缺乏明确方向,缺乏有序组织,缺乏统一行动,缺乏内在聚力,往往源于偶然的情绪宣泄,通常在群体疏泄了内心的积怨后随即逐渐消停,因而具有短暂性。同时,由于大学生集群的参与者通常处于匿名状态,责任在群体中高度分散,因而又具有责任分散性。[5]集群学生基于自己的匿名状态,感到自身不必对集群行为负责,也不易招致单个处罚,因此,在集群中更容易出现大胆冒险的行为,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
(三)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情绪性和失范性大学生感情丰富,情绪容易失控或极端化。在大学生集群里,个体和群体的心态常常表现为非理性化、情绪化,由于情绪感染,相互刺激、互相强化,任何个体的言论或行为均容易对他人产生影响,这就可能导致集群行为飞速扩散。而且,由于大学生集中地生活在同一环境,观念、志趣、行为取向等都趋于相似,关注的问题和面对的情形也大体相同,这就使集群大学生在特殊情境中更容易彼此感染,容易打破平时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原本袖手旁观的观望者也可能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这种集群行为发生后,大学生正常的自我约束功能丧失,信息沟通不畅,大学生个体摆脱了惯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将自我投身于大学生群体中,放弃了应遵从的社会规则与道德规范,在激烈的互动中出现失控的情绪,出现大量的背离社会规则而又被大学生集群所接受的失范行为。[6]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
作为一种最新、最具活力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对大学生集群行为而言,网络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传播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生集群行为的主要途径。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文化糟粕很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文化糟粕的传播快速、隐蔽、智能、多样、杂混、高危,充满诱惑,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导致失范行为发生。例如,百度贴吧中的高校贴吧是学校网络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了解校内校外信息、休闲、学习的重要空间。一旦贴吧中有不实、过激的言论散播,而这些言论信息又关乎国家民族、公平正义或是贴合了部分人的内心需要,就很容易激起大学生的非理性反应。集体情绪失控时,大学生群体中某些个体一旦出现过激的言行,会迅速传染至其他个体,甚至出现一呼百应的情形。集群中的大学生为了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形成一致,自我把控能力丧失,行为失去自主性,去个性化现象出现,集群行为最终发生。[7]第二,网络文化的开放共享性加速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扩散。世界各地的人随时都能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各种文化迅速传播,成为共享资源,于是各种社会力量都试图在网络中占领阵地,扩大各自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一些国家借助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利用网络四处传递、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其中不乏歪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言论;或者借口“民主问题”“人权问题”等指责我国政治制度,大力宣扬其本国制度的优越性与完美性,意图借助价值理念的渗透实现“和平演变”的阴谋;[8]或者一些迷信、邪教等反动势力利用网络进行鼓吹、煽动,企图蛊惑大学生走向邪恶。大学生是中国社会走向“网络化”的排头兵。他们正处于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如果任由一切非法的煽动、渗透活动进行,缺乏有效防范抵制,便会加速或扩大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并导致大学生集群行为不断地扩散、升级。第三,网络文化的匿名性增大了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责任分散性。网络中大学生可以掩去自己的真正面目,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约束。例如,在贴吧、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中,大学生可以注册多个账号,随意地取各种名字,他人不容易搞清楚其真实的个人信息。这样大学生就可以肆意地各种言论,贴吧、微博、微信等就可能被一些人用于发泄情绪、表达不满,也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势力利用,蛊惑、挑唆大学生。此外,由于网络的互动性,贴吧、微博、微信等用户看到别人的信息可以立即回复、转发,表达支持或反对意见,而且可以进行多人的讨论互动;用户的信息可能在一段时期后被重新挖掘出来议论,如果这些信息存在恣意夸张的鼓吹或不怀好意的攻击,一旦被人故意引导扩散,也容易造成高校的不稳定,诱发集群行为。在网络匿名性的遮蔽下,集群行为造成破坏所应承担的责任被极大地分散化了。
四、应对措施探讨
把握网络文化与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性,科学分析、认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在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十分重要的。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前,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应对工作。
(一)分层次多角度正确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有先进、优秀、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不良、消极的一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也有正面、负面、中性等不同性质的影响,甚至有各种影响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因此,我们应当抱着一种弘优抑劣、扬善弃恶的态度来面对网络文化,而不是盲目糊涂地照单全收或简单粗暴地厌恶排斥。具体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往往是由一些负面的、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甚至恶劣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层次和角度对网络文化加以规范、管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对导致负面影响的人和事进行约束、惩处。一是网络文化监管各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协调权责关系、协同实施监管,做好对网络文化的规范、管理、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健全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监督网站运营商,依法约束、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者,依法引导、教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网民合理合法使用网络。二是网络文化经营者应当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依照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进行网络文化的传播运营。运营商应当加强对自身网站的不良信息的治理功能,不能放任、主动、故意传播不良网络文化。三是高校应当跟上互联网发展步伐,树立先进的网络文化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接收、对待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高校应当有效占据互联网这个平台和阵地,利用好各种媒体工具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活动。四是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成人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态度正确、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接收网络文化。同时,大学生要具备对网络文化的甄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
(二)做好网络舆情管理、群体性事件预判及情绪先期疏导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应当增强网络舆情管理和预判意识,重视对网上信息的搜集、梳理、研判,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要加强网络信息搜集工作体系的建设。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发生通常源于一些特殊的网络信息或事件。因此,应当着力加强网络信息的搜集工作,构建网络信息搜集的工作体系:要实行大学生网络信息联络员制度,安排政治立场坚定、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联络员,定期从网络中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及时向学生工作干部汇报网络舆情;要发动辅导员、班主任经常进入各论坛、贴吧、QQ群、微信群等大学生的网络聚集地,并深入学生宿舍,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敏锐发现有可能促成集群行为的因素;要敦促高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强化对各类舆情的监测。二要制定科学细致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防范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在大学生发生集群行为后进行科学研判、合理决策、妥善处置。应急预案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要科学设定各类集群行为的一般处置程序;在学校的突发事件总预案之下,要按照事件类别制定应急预案,各学院、各部门也应制定出各自具体的应急预案。三要注重学生情绪的宣泄表达。群体事件是学生情绪的集中式、宣泄式表露,群体事件状态下情绪宣泄的危害性大大地超过了个体的情绪流露。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应该正视学生情绪的合理宣泄,尽可能允许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尊重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学生理智地表达个人的情绪,消除集群行为尤其是恶性集群行为隐患。
(三)充分借助网络文化及其平台正面应对大学生集群行为一些不良的网络内容往往是导致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重要诱因。甚至一些表达不当的网络言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误解,也可能引发大学生集群行为。相关部门在应对大学生集群行为时,应当充分借助网络文化的积极面,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的先进性,正面应对、化解大学生集群行为。一是面对不良网络文化,应当通过包括新媒体在内的网络平台进行正面的回击,大力传播代表正能量的先进网络文化,消除不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二是对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解误信,应当及时通过网络媒体向大学生传递全面的信息,告知以详尽的真相,使学生免受流言蛊惑,平复过激情绪。三是利用好大学生的班级群、寝室群等网络社交媒介,深入大学生各个小群体开展思想引导、情绪疏导及学生动态把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瑞海.网络文化双重效应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3(6):174-176.
[2]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1.
[3]马丽丽.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集群行为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43-44.
[4]胡建新.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预防与处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8-72.
[5]张军霖,袁瑞星.高校学生公寓集群行为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85-86.
[6]徐瑶,张锋兴,张宇鹏.当代大学生偶集群涉外行为分析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5-157.
[7]胡勇军.浅谈高校BBS传播的危机管理[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61-63.
[8]周彬儒.试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311-312.
作者:田晓锟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