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高德育实效性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思维不够开阔,存在局限性学校的学习环境作为高中生赖以生存的空间,与学生的行为、心理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德育环境也不例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大部分高中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易依赖社会的道德环境,一味将德育工作寄托于高中学校,仅仅靠学校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情况不容乐观,且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
2.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缺乏灵活创新性众所周知,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和自身道德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学校往往一味注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合理、科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分为如下三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将他们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从教育的角度去开展教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2)在学校的学生集体中,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教育,丰富德育的工作目标,使之更为协调。(3)强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让德育工作顺利进行且充满活力。
3.对德育工作开展的模式和规律把握不到位高中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高中生身心状况和发展也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出发,按照此规律并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倘若教育工作者不关注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生活经验等情况,仅仅一味地将相关的理念、规章生搬硬套,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无法实现。
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提高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1.以学校为主阵营,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1)利用当代网络信息化等技术改进原有的教育方式,巩固学校的主阵营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德育。将德育课程作为提高、加强德育工作的主阵营。(2)根据德育教学课程大纲,结合德育特征及规律,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将“身教”立于“言传”之上,增强德育教学的感召力。学校在自身的环境条件基础上,对网络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为学生和教育教学构建完善的交流平台和校园局域网,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其自觉参与到校园活动中,让其思想在实践活动和和谐舒适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升华。
2.扩宽德育工作渠道将德育工作的范围延伸至学生家庭及社会,将校内、校外教育相互结合,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德育工作的相互融合。学校应及时、定期对各个学生家中进行走访,获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把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点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并设立社区服务机制。从实践出发,遵循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劳动,参与实践活动。
3.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信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加强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应借助网络的优势,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发挥自身优势和才华的空间。
由于网络受到具体的法律法规约束,所以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显得至关重要。德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精神需求出发,为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有利的基础,改变说教、灌输的方式,以沟通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和积极进取心,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由上可得,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为了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教育者应不断进行研究分析,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最大化。
作者:王海丰 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