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探究范文

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探究

1设计方案的总体构思

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型是城市文化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案中主要有四大功能分区,分别是:(1)演艺中心:含演艺中心、影剧院。(2)文化中心:含文化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3)旅游中心:含旅游接待中心、餐饮配套、旅游商店等。(4)管理办公:含文体广电局办公、电视台、综合物管。基于对泸县龙城文化中心核心内容的分级处理,我们对其进行优化配置。演艺中心空间体量巨大,专业性要求高,人流集聚性强,靠地块西南方设置。使其成为主干道城市立面的重要组成元素,设有多方位及不同标高的出入口,有利于大量观众的集散。入口前区拓展为市民广场,面向泸县旧城区与城东新区。这样,演艺中心就具有了东、西两个可视距离较大的开阔空间,为其成为地标性建筑创造了可能,同时也给东南主干道交叉口提供了城市广场。市民广场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不仅可以承担集散的功能,同时可作为室外演出场地,汇聚大量人气。再次,尤其在县级城市,局部放大的广场空间能协调文化中心这种大体量建筑与周边道路失调的比例关系,减轻大尺度建筑对人的压抑感(图2)。美术馆和文化馆活动项目多,以动态活动为主,位于南侧负一层(平街层)和一层,设有独立入口。城市开放空间与文化展示空间相互交融,提高了空间的流动性。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置在美术馆的楼上,通过竖向上功能的咬合合理组织流线。基于集约复合的原则,美术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门厅通过一个共享空间统一组织。这个共享空间是建筑中开放功nda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整个建筑具有标示性的入口空间,将建筑内部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室外延伸。图书馆设置在建筑西北侧三至四层,相对安静。辅助办公空间采用集中设置加部分功能如图书馆等辅助管理空间分散设置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地块西北侧设有地面车位及卸货通道,地下一层设车库与设备用房。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形成一个变化丰富,主题鲜明,空间有机,形象独特的立体城市聚落(图3)。在竖向设计上,利用基地原有高差,通过连接不同标高的城市开放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将市民从各个标高引入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增加空间的流动性。

2历史文化与风俗民情的提炼与再现

2.1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表达县级城市文化中心的建筑形态是展现其建筑属性的最直观的形式,如何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当地龙文化的特点而又避免流于标签化、符号化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在我国城市文化中心的实践中,能看到一个个新颖花哨的设计概念的提出。但是,这些城市文化中心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在建筑形式或者总图布局上追求一个“像什么”的效果。虽然乡土概念的表达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地域性,但是面对现代化的大型公共建筑,需要在形态、功能和造价三者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建筑的语言展示其地域文化特点[2]。在本案中,建筑形态的灵感来源于雨坛彩龙(图4)。由于功能组合复杂多样,平面造型难以运用自由多变的形态。为了融合泸县悠久的龙文化背景,同时满足功能需求,设计方案采用规整的平面形制,演变出立面丰富的变化(图5)。这保证了结构的简单,实施的可行性,从而降低造价。在保证文化艺术中心整体体量完整的前提下,我们将其形体进行横向划分,采用立面高低起伏的手法模拟舞龙时龙身起伏摇摆的动态,整个建筑如巨龙一般鲜活灵动、一气呵成。

2.2形式原型的抽象和转换“原型”的概念早在中世纪早期乃至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中就有提出,而后持续影响到多个学科领域[3]。在建筑学领域,原型是形式结构和心理意向的统一体,他承载了特定地域的特定群体的集体记忆,所以形式原型的出现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中,通过对地区形式原型加以提取抽象,使其以建筑的语言加以表达,从而实现建筑和地域的深层锚固,并凸显地域性的特征。设计者们通过对当地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龙脑桥”进行原型提取,采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形成相互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布局方式。这是对传统“龙桥”的重现,也是在合理布置功能空间的前提下将风景从不同角度引入建筑中的策略。纵横双向形体的建构方式架构,一方面模拟了龙桥的形态,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形成诸多院落空间,从而回归了传统建筑的本体(图6)。

2.3建筑表皮的符号化提炼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的关系十分密切。早期的建造活动中,人们就地取材,造成世界各地的建筑从建筑形式到建构逻辑千差万别。而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现代化工业材料的普及,一方面均质化了各地材料的建筑语言,另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也丰富了材料和建筑表皮表达建筑特点的可能性[4]。设计者通过现代材料的使用与当地传统文化符号的提取以突显建筑的自身个性。泸县艺术文化中心的建筑表皮使用金属压型夹心板,表面由特殊涂层处理,跟随立面的起伏变化进行连续的弯折,一气呵成。表皮的连续弯折保持了建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建筑立面使用双层Low-E玻璃幕墙作为主要围护结构,采用菱形斜交杆件支撑,同时采用特制的箭头形砌块错叠砌筑成为镂空墙体,巧妙地模拟龙身的鳞甲,将生物学的表皮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建筑既与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又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建造材料,将时代感与历史性完美结合。

3结语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中心的建筑功能日趋复合化,其社会性与城市性表现日益明显。作为文化展示的载体,文化中心也有着展现地域文化、表达地域特性的内在需求[5]。在此次设计过程中,我们试图结合当地情况,透过建筑设计来表现泸县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能为之后的文化中心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胡珑铧 单位: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