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范文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议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西方节日的兴趣越来越浓,然而对那些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的民族节日却越来越淡漠,这就使得民族民间艺术很难有大的生存发展余地。年轻一代人审美趣味日益国际化,使得民间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民间艺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血脉,它的濒危某种程度上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濒危,抢救和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就是挽救我们的文化命脉”[3]。因此,急需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并发展民族民间艺术。

河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困境

(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危机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艺术都是以口诀身授、家族传播,有些为了不外传的规矩甚至一对一传授。这些民间艺术被传承下来的几率大大减少。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熟悉民间艺术的老艺人也日渐老去,在繁华的当今社会,青少年一代成长环境迥异,他们更多的是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在面对传统艺术和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少人倾向于外来的文化艺术及其审美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悄无声息地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消失。例如,河北省武强年画在全国享有盛誉,而据相关部门调查,在武强县当地,精通传统年画刻版的人已是寥寥无人。有无传承体系的发展,关系到民间艺术的生命延续,这是民间艺术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民间艺术的运行体制不健全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和新工艺品应运而生。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艺术规模化的发展,然而由于个体化创造性的劳动被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所代替,使得一些民间艺术品沦为了商品附属物,消减了艺术价值,且在一定基础上不再是拥有民族情感、个人智慧的结晶。这成为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行中的一大难题。同时,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已形成品牌影响的民间艺术早已成为人们致富的重要手段,任意模仿,粗糙加工或复制,不仅放弃了对艺术品原有文化内涵的坚守,而且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正在慢慢摧毁本土文化经济,并对民间艺术的声誉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盲目性、图利性的生产是民间艺术灭亡的催化剂,对此,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整体规划和指导,以引导民间艺术健康发展,有序运行。

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策略

(一)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根据中国河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量及其保护现状,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应该加大各地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和利用。适时调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政府应逐步实现“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4]。对非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培养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其宗旨是将保护与管理相结合。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努力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具有高效的运营机制,采用分类、分级管理。针对消费性民间文化艺术,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以积极引导,依法管理,规范运营,从而达到社会与经济的统一。加强有关教育方式并多融入民间艺术作品,以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发挥基础作用。民间艺术教育渗入教育工作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又可储备传承民间艺术人才。在各级基础教育课堂的音乐课、美术课渗透民间艺术,如将民歌、民间舞蹈在音乐课上传授,将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在美术手工课上灌输。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过程中,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开阔了艺术视野,还激发其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因此,为复兴和传承民间艺术储备人才,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民间艺术的欣赏群体和民间艺术传播者的范围。

(二)河北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在实现持续发展文化产业而实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将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生产经营战略方式,将发展模式与文化产业战略相结合。首先,国家、区域还是文化企业无论谁是战略主体,都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落实到发展模式上。其次,必须由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在实现形态上将会反映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1.层次开发模式

有效保护和提升民间艺术资源就要合理开发民间艺术产业,但绝不能摒弃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民间艺术品。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建立完善的民间艺术保护机制;二是建立开发与保护民间艺术的金字塔模式,即所谓的层次开发模式。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可根据民间艺术资源的性质、发展现状及产业开发适宜度将其进行分类。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依靠政府给予大量支持或争取注入社会资金及其自身收益维持发展。以此有效传承民间艺术资源,在寻求历史足迹和文化滋养中促进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这部分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中间层次是既可以在社会中传播的民间艺术形式,又拥有广泛的受众,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在其流布区域内进行产业开发,得到文化传承,体现了较强的文化地域性。民间艺术中较活跃的部分是最上层,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在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中置入从民间艺术中抽离出来的艺术元素,加大其发展速度并实现规模化经营,使其在区域间与国际间广为流传,打造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知名品牌。按照不同性质、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资源,将保护与开发的模式进行分类,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利用,以使民间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河北梆子、评剧、杂技、皮影戏、民歌、剪纸、鼻烟壶、陶瓷、民间手工玩具等等,这些品类都具有河北地域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因而,可通过实现多种文化品牌,完善文化产业链,为河北地区创造更多的文化经济效益。

2.特色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中,将河北民间艺术的资源评估作为其主要依据,在统筹规划的同时,考虑河北各地地域分布及当地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状况。盘点、整合区域内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形成联动开发的区域内地区,明显区分各区域间的特色,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按照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逐渐规模化、品牌化,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附加值。

3.支柱型产业拉动模式

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按照其不同的性质可以发展为具有不同形式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民间艺术产业开发过程中,可根据其特点进行产业项目运作,从而突出支柱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拉动作用。河北民间艺术有着较高的资源丰度,紧密与文化关联资源相结合,故在以旅游业、工艺品制造业作为产业开发中的战略重点,应形成一条完整而有序的产业链,从而使得出版、会展等其他相关产业也可迅速发展,并促使其相互渗透、交叉,不断形成新的产业融合。这就是所谓的支柱型产业拉动模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三种战略模式是在区域、层次、产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交差中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对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战略目标。此外,政府主导战略、品牌营销战略也适用于河北民间艺术产业的开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促进其开发与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作者:崔彦彬、李慧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