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绣球是靖西最具特色的民俗象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绣球承载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彰显靖西地区的农耕文明特色,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进入21世纪,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将这种历史民俗象征推向工艺品市场。如何在新时代里保护、发展绣球文化,传承、保留其历史韵味,成为今天人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难题。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其文化起源的魅力与特色,将为科学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文化提供一种建设性视角。
关键词:靖西绣球;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
绣球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历经上千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它既可以是一种竞技工具,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爱情信物,还可以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担当者的绣球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品鉴上都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其发展甚至面临不知所措的茫然。在此情境下,从文化生态视角审视绣球文化的产生与构成,或可为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绣球文化的历史意蕴
文化生态视角是指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性出发研究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特有的文化形貌和模式予以阐释。文化生态视角下,绣球制作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特色、民俗意义逐步突显,成为靖西的文化标识,乃至成为“让世界了解广西,让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意蕴。
1.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承载不同的时代内涵关于靖西绣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它起自原始社会,最初源于竞技活动,后发展为爱情信物。另一种说它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求偶传情的信物。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反映了靖西绣球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关于广西绣球文化的产生,何卫东等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投绣球的雏形是壮族古代的‘飞砣’”[1],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参考了广西崇左地区的花山壁画及其相关史料。有史料记载,这种飞砣是当时广西一带人们在作战和狩猎中经常使用的投掷性武器,由青铜铸造,类似于今天的链球。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及生产力的发展,铁、镍等金属先后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以石材和木材制作的飞砣也不鲜见。及至绣花布囊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时,其用途发生巨大变化,由作战和狩猎中的竞技衍变成了茶余饭后的娱乐抛接,后又成为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吕屏、彭家威等学者则认为,绣球在宋朝乍一出现就是壮族青年男女求偶传情的信物,并引用宋人周去非的记叙加以佐证“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2]。抛开具体的起源时间之争,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是广西靖西先民铸剑为犁心声的体现,承载着人们在不同时代的要求: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娱乐,不要杀戮;要婚姻,还要爱情。在深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的时代,也是一种美好、进步要求的体现。
2.花色与样式:彰显靖西地区农耕文明特色靖西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壮族先民对农业的重视之情,在绣球的花色与样式上,乃至在填充物上都有所体现。传统的靖西绣球通常为四色十二瓣,分别代表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像廿四节气之于农业生产的意义一样,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印记。为了突显季节含义,有的绣球瓣上还会绣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图案,用特色花卉标识春夏秋冬。至于其他图案,也多以祥瑞为主,和农耕社会人民的祈愿息息相关。如石榴、葡萄等植物纹样,意喻多子多福;鲤鱼、金鱼等动物纹样的,意喻生活富裕;龙凤、鸳鸯、喜鹊等纹样,意喻婚姻幸福美满。一般来说,除中间四瓣选图案没有特殊要求外,其余则一般是“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因为对农业的重视,壮族先民在各种节日、祭祀、祈年的仪式中,都以农作物种子以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形式为主题。比如造屋架梁时会上挂稻穗、墙角撒稻谷,老人做寿时会送粳米作礼物,体现在绣球文化上就是以农作物作为绣球的填充物。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填充物就有豆粟、棉花籽、谷物,有祈求“五谷丰登”之意;而对于担当爱情信物的绣球来说,以农作物的种子为填充又意喻青年男女成家立业后多子多孙,有生殖、繁衍、兴旺之意。可见,绣球以一己之身,包揽了整个农耕社会的典型内涵,承载了壮族先民的所有美好愿景。
3.制作技艺: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绣球作为广西地区特色文化的代表,以自己的用材与制作技艺承载了上千历史积淀,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有专家考证,最早的绣球是用青铜材料制造,铁、镍等金属材料使用得较晚,把其代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就会发展这正与当时的金属冶炼水平乃至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步。及至后来使用绣花布囊材料,其用途也由竞技工具变成装饰信物,但其刺绣手法仍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目前的制作技艺来看,绣球的刺绣手法有堆绣、平绣之分。堆绣是历史遗存的典型体现,绣球在广西又被称为“堆绣绣球”也是因为这一复杂又古老的刺绣工艺。堆绣绣球为纯手工制作,采用复线刺绣的方法缝制,层次鲜明,图形生动、立体。但因其制作时间长、工艺要求高,传承这门技艺者并不多见,目前在靖西绣球之乡旧州古镇只有中华巧女黄肖琴及其女儿懂得这一技法。反之,平绣则是市面上比较普及的刺绣手法,由于有机器参与生产,技术难度水平较低、简单易行。平绣采用单线刺绣,与堆绣相比虽缺少立体感,但因其工艺要求低,出产成品快,倒成为市面上的主流产品。这里不难看出,平绣这种刺绣手法的出现本身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体现,因为有机器这种现代工具介入了生产。只不过,这种介入,这种以机器为载体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一种传统文化来说,带来的未必都是好处。
二、从文化生态视角看靖西绣球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文化生态视角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发展,就会发现依托于机器生产之上的平绣技艺的普及,其作用就像科学技术一样,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会使绣球产品大量面世,扩大这种文化遗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因其对堆绣刺绣手法的排挤、替代而影响绣球文化的历史韵味。
1.从绣球的花色与样式看,文化内涵苍白化自从使用机器生产绣球的方式普及以来,绣球产品貌似丰富了,花色与样式也多了些,这是好事,但若从文化内涵来看,其意义反倒有些萎缩了,自身特色被日渐弱化。机器生产的介入使靖西绣球的制作成为一门产业。当地政府部门为此在靖西旧州古镇打造“旧州绣球一条街”,沿街建筑都被仿古翻新,镇里全方位、无死角地被加入绣球元素,有供游客参观的景观景点,也有专门建造的博物馆。还有一些村民平日就坐在门口,以现场制作绣球的方式供游客参观,打造文化招牌。在特定的三月三、春节节日,还会有大规模的表演、展示。为了方便游客携带,当地生产的绣球也做了调整,内部的填充物不再是怕潮怕湿的农作物种子,而代之轻便且不易吸水的木屑。此外,当地民众还开发了许多衍生刺绣产品,如葫芦配饰、绣花鞋、绣花包、耳环、壁挂、钥匙扣等。绣球文化貌似欣欣向荣、前途一片大好,但细观其花色与样式,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笔者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她们平日里做的绣球大多是来样、来料加工,就算是自己想额外做些,也是挑自己最熟练、制作最快的款式来做,反复模仿、越来越简化,几乎成为闲暇聊天时的附加动作。笔者现场调研发现,这种情况下制作的绣球当真是无特色而言。正是这种不用过多思考、也无个人感情因素的操作,正是这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多快好省式”生产、“不走心”式制作,才使绣球产品越来越标准化,文化内涵越来越苍白化,形制和图案虽在,却缺失了情感和精神。
2.从绣球制作技艺看,古韵味正在消弭机器生产的介入,使绣球制作批量化。绣球的生产数量、生产手段与科技进步是同方向的,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与文化蕴味的留存却未必成正比。众所周知,堆绣制作必须是纯手工的,因此,每个绣球上都凝结着绣制者的个人印迹,无论是从选布、选线,绣球瓣的造型,甚至是颜色的搭配、每条线的走向,都是缝制者特色的体现,因此每个绣球都是独一无二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以来,生产过程简单化,产品却越发同一化,从布到线到规格,都是完全相同的,也因此,绣球成为“机器时代的复制品”,成为消解历史文化韵味的“快餐”。某些人为了逐利,甚至不惜造假,毁坏整个行业的信誉。靖西壮锦厂的李厂长说:“现在市场上那些商家为了控制制作成本,提高生产量而用胶水简单黏合的劣质绣球。”不仅在制作技艺造假,还有人以次充好、以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冒充手工制作。被誉为“中华巧女”的黄肖琴说:“机器绣不了这么精致这么漂亮的,是不是手工的,一看就知道。”[3]这种机器制作,正以其标准化的同一性消解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独特性,伤害、消弭了其厚重的历史底蕴。
3.从绣球文化的传承看,后继乏人创新艰难绣球文化并没有随着绣球制品的普及而发扬光大,随着机器制作工艺的介入,随着绣球制作成为一门产业,悠久的堆绣技艺正在被挤向制作技术的边缘,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其传承亦出现困难。目前,在靖西旧州镇会制作绣球的人已经过千,年产量可达十数万只。因为技艺简单,绣球的制作者可谓五花八门、专兼职都有,上自耄耋老妇,下至黄笤幼童,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几名生产者。一时间,技艺传承貌似风光无限,作为一项谋生手段也带来不菲的效益。这种谋生手段作为制作技艺传承不是问题,但作为文化的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的传承来说,就有问题了。真正的传承者后继乏人。因为这要求传承者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制作手艺,还要了解有关绣球渊源的口传故事、历史佳话,更需要拥有丰富的情感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偏偏这三种能力无论在老年人还是青年人身上都有所缺失。年轻人不喜学这门技艺,不想以此为生,老年人又因为文化程度等原因缺乏创新能力,使绣球技艺传承仅仅停留在了技术层面。加之镇里缺乏有效的引导,抛绣球的活动鲜少举行,仪式被弱化,虽然人人都会做绣球但不知道绣球来历,天天见到绣球但对其传统习俗知之甚少。因此,绣球文化在底蕴上有缺失,情感、精神和观念上的传承并没有落实到位。可见,在文化生态视角下,以量传承的靖西绣球现在虽然可以算作是一个成功的旅游工艺品打造范本,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不成功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范本。因为在这个传承过程中,绣球自身所凝结的文化韵味淡了,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三、从文化生态视角看靖西绣球文化传承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看靖西绣球文化传承,不仅要有技艺的传承,也要有历史韵味的传承。在当今时代,如果其还是一种文化产业,更需要在作为产业的效益与文化精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1.顺应时展,接受并引领绣球文化时代内涵的变更作为一种文化的精神与底蕴,绣球文化的内涵并非僵硬固化、一成不变,相反,其内涵、韵味一直在时代的浪潮中沉淀,在扬弃中发扬光大。传统的绣球只有四色十二瓣,因其主要随身佩带故大小不超过直径五厘米,在新时代下,这种限制已被打破。现在的绣球叶瓣最多可达三十瓣,其尺寸亦被打破,规格从大到小、一应俱全,极大地彰显了绣球的特色;因其功能扩展,其承载的意义也从原来的体育项目、爱情信物、娱乐项目,扩展到现在的民族工艺品、吉祥物、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甚至成为靖西的“形象代言品”。靖西壮锦厂的李厂长说:“现在连企业搞活动都会定做绣球,意义变得更为广泛。”有一次有一批广西的警察要去非洲维和,因惦念家乡,竟要求把徽章缝制在绣球上面。这是对绣球承载意义的发展,绣球的形状和图案也可以创新,比如能做成菱形、椭圆形,而不局限于古板的球形。图案也可以契合时代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是花鸟虫鱼。绣球王朱祖线的女儿认为,现在的绣球构造和传统是没有区别的,而图案则是可以常换常新。当然,这只是对绣球文化在器物层面的传承,更重要的却是对其精神层面的传承。这种创新是在保持原有风貌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其表现的精神内涵不能有差。关于绣球文化的传说、典故,花色、图样的寓意都需要予以保留与解读,形成文字与音像文件,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记入心间。
2.制作技艺方面,手工制作与机器参与相结合在绣球文化传承的制作技艺方面,手工制作与机器参与各有所长,一个夯实了绣球文化的深度,一个拓展了绣球文化的广度,所以要把绣球文化发扬光大,需要两种制作技艺相结合。堆绣作为绣球传统的制作技艺,不仅要求从业者采用纯手工的制作方法,更要求有精湛的技巧和品味,方能保留经典绣球制作的原生“味道”,这是绣球文化的深度之所在,亦是其灵魂。但是在当代,仅有这个是不够的,毕竟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好东西躲在深闺也会无人识,这就需要让人熟悉绣球文化,采用机器批量生产,让更多人的见识绣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只不过,机械化生产虽能保障产品产量,但却大大降低了其特色。因此,需要把手工制作与机器参与相结合。对一个文化产业来说,手工制作是其灵魂的保证,机械参与决定了其规模大小。传统的手工制作决定了绣球的文化深度和民族特色,但只有机器的参与才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量、增加销售量、扩大影响面。因此,想要扩大绣球产业的规模必须要创新其生产技术,利用机械化生产的投入来增加绣球的生产数量,从而提高绣球的生产率,扩大绣球的生产规模,保证绣球产业的市场宽度。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互补从而达到扩大绣球产业规模的目的,达到提升绣球文化地位的目的,进一步促成这种民族特色工艺品文化特色的传承。
3.高度重视绣球文化传承人的培养靖西绣球文化要想长久地、有滋有味地传承下去,必然要做好传承人的培养。不仅要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还必然要培养自治区级、国家级的传统绣球制作工艺传承人。从目前来看,靖西绣球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比较好,这从绣球制作的从业人数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种从事者,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他们虽然是绣球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但其文化理论水平仍需加强,在整体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标准培养传承人。这不仅需要从业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出面,从宏观层面予以引导,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事实上,旧州镇政府应发掘、抢救、保护绣球文化,不仅对老艺人的技术进行开发,还加强对其作品的整理;还由县政府出面办学办班,对权威人士进行技术普及;靖西市政府多形式、全方位组织开展传统活动,唤醒、强化当地人对传统习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和扎实技术基础的绣球文化继承人。只有这样,才能使绣球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绣球作为靖西最具特色的民俗产业之一,农耕文化、壮乡文化都在其样式、图案、制作工艺上有所显现。在文化生态视角下,这种文化要得以发展与传承,就要全面入手、全方位保护,多角度发扬。只有在保留原有味道基础上的发扬才是对绣球文化的真正发扬。
参考文献:
[1]何卫东,伍广津.广西壮族投绣球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78.
[2]吕屏,彭家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9.
[3]郭悦.分离还是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工艺品———以靖西绣球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4)
作者:蓝颖;周善童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