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现状与问题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一定进展,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没有在现实中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上还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也稍显狭隘、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指导、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以及缺乏有效的应用转化载体等问题,需要我们在认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寻找发展路径,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转化与应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转化应用;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形象和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无形中促进人们的思想进步和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以期能够在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发挥大学的育人功能。现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现实中大部分的成果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领域,并没有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无法有效的促进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因此,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的意义、现状以及问题,从现状和问题着手,找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新路径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
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即高校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丰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具体看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势必是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载体和路径,在促进校园文化转化应用的过程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路径,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我、展示才华,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启发,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2.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提升高校办学魅力。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还有不可或缺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要进行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与时俱进,注重校园精神文明、体制机制以及行为规范的改造与完善,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无疑会对学生和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和教师自觉的规范自身行为、振奋自己的精神状态,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情操,从而有益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彰显其教学魅力与底蕴。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当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也要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要创造形式多样的载体,不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同时,高校也是先进思想的集散地,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将在师生群体中得以实践,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开来。
4.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随着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高校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也丰富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这些理论并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另外,纵观近十年来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虽然研究的角度颇多,但不可避免的仍旧存在形式单一、研究重复,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理论的研究也过于表面化,多流于形式,其实,归根结底大部分都是由于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缺乏转化应用的原因,将丰富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进而发现理论的不足,通过实践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使理论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各个高校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表现在加大本校形象塑造,主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在理论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近两年爆发式增长的校园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校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校园环境、建立学校文化符号,增进校园文化氛围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在成果转化应用上没能跟得上理论的发展,相对于丰富的理论成果,文化研究在实践应用上也稍显匮乏,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校园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也是各个活动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而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却没能充分的将学生纳入实践者之中,或者只是一味的采取一些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往往使成果的传播与实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思维最活跃、行动力最充足的一代,应该借助学生的力量,将学生真正的看作学校的主人,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听取学生的建议,甚至将一部分工作交由学生去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研究成果首先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和应用开来。
2.对成果的转化应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也稍显狭隘。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大多学校还没有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树立起进行转化应用的意识,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认为只要将理论丰富起来,将优秀的理论传播开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取得成功。殊不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重在将其应用于实践,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丰富理论的相互作用中,即在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得理论认知,从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反复循环和上升中,高校文化成果才能得到转化应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3.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指导。对于如何做好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各个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看来实践能力稍显不足,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在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不断的进行交流学习,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由于都处于初期,导致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相同、文化活动缺乏新意、高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致,缺乏个性,这实际上限制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阻碍了文化创新和发展。
4.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转化,首先必须解决体制先行的问题,只有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才能实现有效转化。完善的体制机制应当包括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创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治理政绩考核机制,科学的实践决策机制以及有效的导向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而现实中多数高校并没有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只是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流于形式,交由一些非专业人员做做面子工程严重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实践发展。
5.缺乏有效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载体。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势必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载体,创造有效的实施载体,是促进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而大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例如,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缺乏新意,大多为了学校形象工程照搬照抄国外经验或者其他高校;没有充分调动自身学校的积极性;高校治理上出现“泛行政化”现象,高校功利性增强,商业气息浓、学术浮躁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有效载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房兴.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校园文化研究评述[J].学海纵横,2015
[2]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作者:陈菊萍 单位: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