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的学习过程总是需要两个要素———外力和内力。既要有他人在知识上的点拨与指导,也要有自身对学习的渴望与探究。长期以来,教育者把课堂教学理解为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如今的社会在向知识型和经济型转移。学习主体的自主能动、学校教学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建设关键和发展关键,必须研究学习者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必须讨论自能探究文化的研究。
苏格兰作家桑缪尔•斯迈尔斯(SamuelSmiles)早于1859年就出版著作“Self-Help”(《自助》),强调内在驱动力对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正向开放型、民主型、知识型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样的社会转型对传统上“以师为本”的教育文化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文化的传承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凸显学习者主体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文化传承呼唤“以生为本”的自能探究教学文化。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了条件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师生的交互模式变得愈加灵活,双向的反馈愈加及时,这也逐渐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中去。学生和教师都必须从传统教学定义下的各种条件限制下走出来,用更加自由,更加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待日新月异的学习内容。“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风暴冲击,如果学习者和教育者缺乏开放的心态和远见的眼光,就难以迎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要做到适应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必须摒弃旧的被动的方式,选择自主能动且具有探索精神的新方法。
2.社会人才观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当今的世界竞争其实更多的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各国基本都走了同样的发展路线———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型社会转型。经济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各国培养出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今的高校正逐渐走出对传统的知识接受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局限。为了形成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高等学校都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人才观、价值观和教学观的改革,其中包括高校自主招生。在自主招生报名环节,各高校除了考查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更针对学生的特长、获奖及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对于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特别需要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科,很多高校将直接获得面试的优惠条件赋予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部分名校甚至直接注明考生需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这样的条件限制,完全说明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期望更多在其探索精神、创造力和能动性上。这样的人才观的变革必将扭转以前旧的教育观念,打破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培养模式,把握改革实质,在学校优秀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文化承创的重任决定了选择学校文化不仅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还是保证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学校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能影响学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塑造、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学校必须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才能带动教育现代化,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社会的转型决定了人才输出的新格局,学校文化也必须在优秀传统这一学校发展的主根上延展出新的根系,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工作。在深入研究本校历史、传统、精神、学风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掘新的文化内涵,不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真正做到学校文化的承创,成为名副其实的“薪火传递者”。
二、文化承创中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的意义
处于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相互影响、本土教育理念和外来教育理念彼此融合的转折。学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与时俱进的文化及先进理念,培养出创新性、主动性强的探究型人才,就需要对自能探究教学文化展开切实的研究。其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平等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教育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积极的教育思想,不仅滋养了中国历代优秀学子,也是现代学校文化承创的依托和动力。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的古代教育也有不符合现代社会转型,影响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容。我国一直以来都提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完全依附老师,不允许学生有忤逆老师的言语与行为。换句话说,为了体现师长的威严,学生完全被剥夺了主动思考和创新运用的权利,被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剥夺了平等的“对话权”。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能培养出缺乏自我主张,缺失创新精神的“应声虫”。知识型社会需要具有自由创新的人才,他们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是作为存在主体的师生共同享有的权利。只有给予师生双方在平等基础之上,平行、双向的对话,才有可能实现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反思,才能产生对于知识的批判性思维,点燃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求索的希望之火,积极地投入于学习之中。
2.激发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她自身独特的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即便她建校至今历史不长,即便她创办至今尚未出现杰出人才。九十年的办学历程是我校一笔不可多得的教育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能探究精神,站在时代前列,准确把握时代主流文化方向,激发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育才兴国。运用独特的革命资源激发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我校在文化承创过程中非常成功的举措。由学生会自发倡导成立陈耀庭烈士研究社,学生们充分发扬自能探究的精神,深入挖掘陈耀庭烈士的生平事迹,召开陈耀庭事迹研讨会,开展学唱陈耀庭歌曲、前往陈耀庭烈士墓祭奠等各种活动,弘扬“仗义执言为真理,浩然正气耀震中”的精神。校园文化正确的价值取向,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整个社会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功利性的发展趋势。各种各样的数字指标使得学校人才培养拘泥于接受型的一种形式,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文化。学生或高分低能,或智商情商发展不均衡,或知识满溢而精神残缺,这样的教育令人担忧。只有和谐全面的发展,才能造就学生高尚的人格。在学校文化承创的过程中,自能探究教学能帮助被教育者,使他们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真正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我校在学校文化承创过程中,开展了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一系列活动:道德讲堂、主题班会、五月歌会、英语演讲比赛、同质异构课堂等,充分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学生探究精神为核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彰显学生需求的第一性。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的多元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内在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和谐全面的发展中成就自己高尚的人格。
4.开发学校文化的特色要促进学校文化的生长与滋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铸造学校文化特色。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和文化核心,并坚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去创新发展、丰富完善,才能真正做到凸显该校的人文特色,使特色真正成为品牌,使内涵融于文化。学校通过研究性学习,开设天文课程基地,建立天文兴趣小组等研究型、创新型的学习小组,将我校三十多年的天文科普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我们还坚持为学习主体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让学校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知识见识实践中心、天赋特长体验中心、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活技能教育中心。
三、文化承创中自能探究教学文化实施的途径
1.旨在高效、重在创新的各类教学活动教学在信息化的时代更需要匹配社会的节奏和发展,提高单位效能和信息容量。我校开展的同质异构教学活动、标杆课活动、主题教学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学校依托各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着手以优带教,改变传统教育的接受式、灌注式教育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融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如何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如何开展双向的互动探究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上。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不但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这种以探究为主的教学,突出了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现行教材,参照学生周围世界及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或个人,或小组,或集体,解难释疑,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导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要明确探究的目标,认真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促进探究的开展,形成探究的深度。
2.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社团教学活动学校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有层次、分类别的社团活动,活动不但具备综合性,也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让所有的学习主体都能切身关联自己的兴趣、水平和能力。而在选择过程中,学生会尝试、思索、慢慢识别并最终稳定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唤醒隐藏的潜能。对于学生而言,选择既是一种实践行为,也是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现,在选择之前自以为感兴趣的其实在选择后才知道是对自己的误判。通过选择与尝试,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并在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兴趣上发挥最大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多高中生在被问及自己人生的规划时都会茫然不知所对,可在我校课题研究的人生规划调查中,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有学生因为在社团活动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甚至确定了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无不与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社团中选择与自身情况合适贴切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3.体现兴趣、种类繁多的研究性学习自能探究教学并不仅拘泥于课堂教学中。在我校的文化传承建设中,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自能探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舞台。研究型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它是学生开展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主研究活动,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不局限于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选题,制订研究计划,请教老师、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可以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激发学生的自能和探究精神。
4.设计全面、面向全体的节日文化校园主题文化节日往往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我校全年安排有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感恩节等多个节日。每一个节日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长需求,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则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能探究能力。例如,节日灯设计不仅传达着学校独特的教育内涵,还张扬着深刻的文化追求。节日文化既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学校文化承创的重要平台。
四、结束语
学校文化传承的是最适合学校、最有利于师生成长的文化生长点,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要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就必须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改造和创新传统教育观念,实现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学校要把学校文化承创中的自能探究教学文化一项作为首抓,将培养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的教育对象作为永恒的使命与责任,始终致力于为每位学生创造适合其自身需要的和谐生长环境,搭建能使其充分发展的成长平台,让其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发挥最大能动性,这也是学校文化传承所特有的气质和魅力。
作者:翁天虹 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