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中在价值观念概念的基础上,综合上述两位学者对土地价值观做出以下定义:土地价值观是指农民对土地价值、土地对其自身发展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的总的认识、看法和态度。具体可理解为农民对土地财富价值、土地权利价值和土地情感价值的认识以及农民对土地投入、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以及耕地保护等的态度。卡尔•曼海姆直接将"代"的形成过程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将"代"认定为出生在同一时期,经历了同样的社会变革并形成独特的"历史社会意识"或集体认同,进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之先前的几代人相区别的一群人[2]。所以伴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同样形成了对土地价值观有不同认识的几代人,在时间维度上可以理解为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变迁,但这种代际变迁实则表现为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文中基于上述理论准备,试图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以期从新的视角审视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拓展土地利用研究的新领域,并试图通过揭示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来为我国农地制度的制定提供一个社会学视角。
材料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及说明
数据来源于笔者于2011年6-7月份对甘肃天水部分县区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主要以独立农户为单元,以农户成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涉及天水4个县区,包括甘谷县、秦安县、麦积区和秦州区。在整个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863份,其中有效问卷805份,问卷回收率86.3%,问卷有效率93.3%。调查共分为8个方面,分别从农民及家庭基本状况、农民对土地财富价值、权利价值、情感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土地投入、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耕地保护以及征地的态度来进行。文中研究的重点在于关注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在调查中特别关注不同代际对土地的态度和认识,注重对被调查者年龄信息的收集,设计"您的出生年代"这一问题,分别有50年代或之前、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达可供选择。
2研究方法
1.2.1独立样本T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Ttest)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Ttest)用于检验对于两组来自独立总体的样本,其独立总体的均值或中心位置是否一样。文中借助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验证不同年代农民对土地价值观认识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1.2.2多维Logistic回归法(MultinomialLogistic)采用multinomiallogistic回归方法详尽考察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可得到影响土地价值观的净效果,采用分别纳入自变量,然后再加入控制变量的嵌套模型,从侧面说明代际差异对土地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目的在于控制个体差异、区域经济状况、区位条件、农地质量后来看土地价值观的差异,从侧面反应代际变量对土地价值观的影响作用。文中的T检验分析过程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均是借助SPSS17.0完成的。
结果与分析
1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分析
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借助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可通过若干指标(P值)判定不同代际对于有关土地价值观相同问题的认识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以及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土地价值认识的代际差异。文中的土地价值是集财富价值、权利价值和情感价值于一体的。为了能够表征不同代际对于土地价值认识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设计"您是否认为土地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您同意这种看法吗"、"如果您在外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您愿意放弃农业吗"以及"您认为从事农业能致富吗"等4个问题。调查数据T检验结果(表1)。分析表1,在设定置信区间为90%的情况下,对"土地是否为宝贵财富"这一问题的认识上,50后与60后、50后与80后、60后与70后、60后与80后以及70后和80后农民的认识差异均不显著,不能通过假设,P值分别为0.339、0.331、0.339、0.884均大于0.1。说明对于这一问题,50后与60、70以及80后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结合调查结果发现,50后、60后、70后、80后农民认为土地是一笔可贵财富的比率分别是100%、91.7%、100%、94.7%。但是由表1可知,60后与90后、80后与90后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差异及其显著,P值均为0.00,结合调查结果,90年代认为土地是一笔可贵财富的只有1%,有99%的人选择"不确定"或"不是"。对于"土地是否是农民的命根子的认识"这一问题,50后与60后、50后与70后、60后与70后、以及70后与80后农民的认识差异不显著,都能通过T检验;而50后与80后、50后与90后、60后与80后、60后与90后、70后与90后以及80后与90后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差异显著,可以通过T检验,P值分别为0.008、0.000、0.024、0.000、0.003和0.005。这一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迁,人们的"土地就是命根子"这一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0后与60后的农民较多的人认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为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走出农村寻找新的出路,可以说他们以土为本是一种无奈选择。而80年代与90年代绝大多数认为土地并非农民的命根子,他们有较大的选择空间。70年代出生的农民介于以上两者中间。50后和60后农民以"以土为本"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一观点可以用"从事农业是否能致富"和"如果有稳定工作是否愿意从事农业"这两个问题来表征。分析表1,50后的农民与70后的农民对于"如果有稳定的工作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的认识差异是显著的,其他各代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70后的农民在稳定工作与土地中会选择稳定工作而不愿意从事农业活动。"农业收入过低"成为大多数70后选择非农工作的最主要原因,而50后和60后正如前文所述因为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能从事农业活动,维持较少的收入。继续分析"从事农业是否能致富"这一问题的T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年龄段的农民出现认识上的显著差异,结合调查结果,他们普遍认为从事农业并不能致富,进一步说明了50年代和60年代农民以"以土为本"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总体而言,对于土地价值观认识出现较大差异是从70后一代开始,80后一代显现,在90后一代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80、90后农民不再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他们认为,从事农业根本不可能致富奔小康,如果有稳定的工作便会放弃土地从事非农工作。但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依然认为土地是一笔宝贵财富,可以理解为在他们看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依旧存在。
对待农地的态度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认为,土地价值观不仅仅是农民对于农地财富价值、情感价值以及权利价值的认识,还应该包括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态度、对农地规模经营的认识、对待土地投入的态度等等。(1)土地流转态度的代际差异。土地流转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6]。农户是农业经营的主体,而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流转效率、土地流转规模以及土地流转程度。因为土地价值认识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年代出生的农民对于土地流转态度的差异。根据对土地流转态度的T检验结果可知,50后与60后、50后与70后以及60后与70后对于转入土地的态度差异不显著。在调查样本中,50、60、70后愿意转入土地的概率分别为46.7%、53.3%和66.7%。可以发现,50后的农民只有少于一半的人愿意转入别人的土地来扩大经营规模,60后和70后愿意转入别人土地的人也仅仅超过一半不多,可能的解释是50后农民限于年龄,并没有足够力量去经营更多的土地,他们只愿经营好自家的承包地。选择"愿意转入"土地的60和70后有一部分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无法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非农工作,而只经营自家的土地收入太低,希望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增加农业收入,选择转入土地一定程度上属于被迫的,另一部分是掌握了一定的农业技术之后,想通过经营更多的土地来增加收入,他们很情愿转入更多的土地。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50、60和70后与80、90后对于转入土地的态度有很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1。结合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只有有15.8%和0%的80、90后农民愿意转入别人土地,很显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转入别家土地,而不愿意转入土地最多的原因是"种地太辛苦"和"经营农业没有可观的收入"、"土地收成只够全家口粮就行,没有必要租转其他人土地的必要。"以上分析是从"是否愿意转入土地"的角度区分不同代际对与土地流转的态度,而对待土地流转的态度还应包括对"转出土地的态度",所以有必要继续分析不同代际农民对于"是否愿意转出土地的态度"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50后与70后、50后与80后、60后与80后、60后与90后以及70后与90后对待"转出土地的态度"差异显著。50后与60后、60后与70后对待"转出土地的态度"差异不显著,既就是说,50、60和70后对"是否愿意转出土地"的回答是基本相同的,他们更多的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转出,大部分人是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象征"、"种地可以满足全家人的口粮,同时,外出务工收入是全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80后和90后更多的人选择愿意将土地转出,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土地收入太低,完全没有必要种地"和"有进入大城市生活的愿望"。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判断不同代际对于土地流转的态度存在着差异,50、60和70后农民有转入其他人土地的意愿,其中,60和70后这种意愿最为明显,而50后不是很明显;同时,他们几代大部分人也不愿意转出自家土地,更希望自家经营。80后和90后对待土地流转的态度基本一致,非常愿意转出土地而极不愿意转入土地,土地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为一种累赘。这将有益于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有序发展。(2)土地规模经营意识的代际差异。通过对不同代际对于土地经营规模认识的T检验分析,没有哪两个代际之间的认识出现显著的差异,P值均大于0.1。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50、60和70后希望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比率分别为46.7%、58.3%和53.3%,希望缩小土地经营规模的比率分别为0%、0%、和13.3%,希望保持不变的比率分别为53.3%、33.3%和13.3%,其余的人选择了"没想过"。80后和90后希望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比率分别为31.6%和0%,希望缩小经营规模的比率为57.%和90%,其余人选择了"保持不变"和"没想过"。不难发现,对于土地经营规模这一问题的认识同样表现出50、60、70后和80、90后之间的认识差异,即代际差异与前面分析结果基本吻合。(3)土地投入态度的代际差异。对待土地投入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于土地财富价值以及权利价值的认识。为了能够全面掌握不同代际对于土地价值观认识的差异,文中研究对不同年龄段农民对于土地投入的态度差异也做了T检验。结果表明,50后与70、80、90后以及60后与70、80、90后对于土地投入的态度有显著差异。对于这一结果的解释是50、60后大多数农民愿意在其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于此相对应,70、80、90后大部分农民不愿意投入更多。表征了不同代际农民对于土地投入态度的差异,也表明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真实存在。
2不同代际土地价值观多维Logistic分析
上文采用T检验的方法从代表农地价值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代际之间的土地价值观差异,得出了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明显的结论。但是,这种差异是否是因为个体差异特征以及区域条件等原因引起的呢?基于此考虑,文中继续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在控制个体特征差异以及区域条件等外部变量后来考察土地价值观差异的变化。鉴于篇幅有限,只做"如果有稳定工作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农业"和"对待转入土地的态度"的logistic分析,希望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
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logistic分析结果。表2显示出不同代际在如果有稳定非农工作的前提下从事农业意愿的Logistic分析结果。将意愿分为三类:愿意;不愿意和不确定。表3模型1中只纳入了代际变量(以不愿意作为参照),计算结果显示,相对于90后(90后=0),50、60和70后在如果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愿意从事农业的可能性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可能性在显著增大。一方面说明年龄影响农民对土地价值观的认识,即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说明,较年轻一代人大部分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工作。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差异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外出经历以及职业类型。初中和高中及高中以上人群在有稳定非农工作的前提下愿意从事农业的意愿没有显著差别,而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愿意从事农业的意愿较明显。外出经历并没有对从事农业的意愿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相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人群,兼业和纯农的人群从事农业的意愿差异不大但与常年在外打工的人群差异相对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了个体差异特征之后,不同代际之间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差异有了明显的变化,但80后人群的从事农业工作意愿基本没有收到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可以初步判断,80、90后基本形成了其特有的土地价值观。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加入了区域条件以及农地质量状况变量,即耕地类型、地貌类型以及交通便利程度。一般认为,耕地的好坏以及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但是,从分析结果来看,水浇地或旱地、交通便利或不便利并没有引起从事农业工作意愿的强烈变化。同时可以发现,在加入了区域条件与农地质量状况后,不同代际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差异变得更为显著。可以说,区域条件以及农地质量状况影响了从事农业工作意愿的代际差异。更为重要的是,80后人群对于从事农业工作的认识并没有因为加入个体差异特征、区域条件和农地质量状况有过多的改变,从模型1的17.722到模型3的18.131。这就说明80、90后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比较稳定的、有其自身时代特征的土地价值观,并不会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注意。
愿意转出土地的logistic分析结果。在分析愿意转出土地的logistic模型中,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以不愿意为参照组,分别纳入代际、个体差异和区域条件等不同变量分别考察不同代际对待转出土地态度的差异。旨在分析外界条件变化对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影响。如表3所示,模型1中,仅仅纳入代际变量,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代际的土地转出意愿存在差异却不是很明显,但意愿的变化趋势相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50后人群最不愿转出土地,而80后转出土地的意愿有所明显。在模型2中加入个体差异变量之后,转出土地意愿的代际差异显然较模型1中的明显。说明个体特征的差异显著影响着转出土地的意愿。男性更愿意转出土地,分析结果中没有显示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于转出土地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转出土地的意愿成正比,外出经历同样影响到了转出土地的意愿。模型3中继续纳入了区位条件和农地质量状况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的不同代际的转出土地意愿的差异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表现在50、60、和70后不愿意转出土地的可能性继续增大。可以发现,随着不断加入不同变量,不同代际的转出土地意愿差异不断加大,但是,80后对待转出土地的态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分析结果与从事非农工作的意愿logistic分析结果非常吻合。通过对不同代际从事非农工作意愿和转出土地态度的logistic分析,可以认为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等,这种差异受到了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区位差异以及农地质量差异的影响。但是80、90后群体的土地价值观似乎没有明显受到以上因素的显著影响。
讨论
价值观是影响人类行动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土地价值观的不同必将导致人们对土地的态度、认识和看法的不同。成长在不同年代的农民因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土地价值观产生差异,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文中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不同年代出生的农民土地价值观进行了解并选取指标进行定量描述。50、60后农民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方面因为他们所成长的年代是中国农村变革时期,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他们对土地的热情,对土地的感情深厚,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非农工作对工作者本身受教育程度有较高的要求,50、60后农民由于身体的原因已经不可能到外面从事非农工作,这是他们不愿将土地转出,也不愿转入别人土地,更不想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愿意再其土地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因;而70、80、90后对土地的感情不再像50、60后那样,他们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置身于经济社会,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非农工作和非农生活成为他们理想,他们不愿经营更多的土地、不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不愿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土地流转,而现实情况是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现象,这影响了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化进程。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存在表明当前我国农民土地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明确不同代际农民土地价值观的差异,有益于准确掌握不同农民群体对待土地利用的态度,有助于制定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土地政策。
结论
(1)农民土地价值观的代际差异明显。从对"是否认为土地是可贵财富"、"土地是否是农民的命根子"、"从事农业是否能致富"以及"土地流转态度"、"土地投入态度"和"土地规模经意意愿"的T检验分析结果来看。不同代际群体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显示出比较一致的差异性。其中50、60和70后与80、90后的认识差异较大,甚至出现明显的分歧,而50-70年代的群体间的认识差异较小,80和90后之间的认识差异同样较小,形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总体来说,不同代际的土地价值观是有明显的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向现代类型变化产生的结果,社会经济结构和职业层次、工业化水平等都是引起土地价值观产生代际差异的原因。
(2)农民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大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但是当这种差异形成之后,其差异的大小还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文中通过使用logistic分析,土地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大小会因为加入其他变量而变化,而且往往是使得代际差异变得更为明显。文中不论是"从事农业工作意愿"还是"转出土地的态度"都因为加入个体特征的差异、农地的区位条件以及农地质量等因素之后,不同代际对于问题认识的差异均更为显著。
(3)新一代农民已经形成了其比较稳定的土地价值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80、90后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一出生就置于变革的洪流当中,他们对待外界事物的观念呈现比较特别的一面。他们中的农民可以认为是新一代的农民,从文中的logistic分析结果来看,80、90后人群对于土地价值观的认识并没有因为加入个体特征差异、区域条件和农地质量状况有过多的改变,他们有较为稳定的价值观的同时,与其他代际农民的价值观在加入其他变量后变得越来越显著。这一结果值得我们去考虑。(本文作者:陈英、谢保鹏、张仁陟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