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陶瓷文化传播对软实力建设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国角力,已由硬实力的比拼转向软实力的角逐。本文从瓷器对人类生活文明的贡献、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显示中国文化特质等方面,阐述中华陶瓷文化再传播的必要性;其次,剖析陶瓷文化传播对国家内部软实力与外部软实力建设的影响;最后,从文化传承、包容吸纳以及自主创新等方面,得出当前提升陶瓷文化软实力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陶瓷文化传播;软实力
一、全球化视野下中华陶瓷文化再传播的必要性
原产于中国的瓷器,所到之处无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地的制瓷工艺及生活文明,成为“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它在蓄力交通与风力帆船时代,突破了由地理交通、语言系统、宗教信仰、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各种“沟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传播到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地区,促成了生活文明、审美意趣、艺术象征、图像母题、装饰技法的传播与同化,是中华文明硬实力与软实力完美结合的历史见证。
(一)中国瓷器对人类生活文明的巨大贡献瓷器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瓷器在日常生活用具中的普及,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瓷器表面光滑易于清洗,不易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性能远远优于其它材质的饮食器具,因而备受尊宠,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方式,降低了流行疾病爆发的几率。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异域市场的需求,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景德镇工匠还制作了许多异于本土品味的器皿;制作了执壶、军持、多棱小瓶、方形小罐等小型器物,尤其是后三种器型,即使在中国内地也不多见。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媒介取自中国瓷器的艺术母题与图案,在异域他乡被自由接纳、重新组合、另加诠释,成为其他商品及建筑上的纹饰,随着棉布、地毯和银器返销中国,又赋予中国艺匠新的灵感,再加上与其它媒材的关系,反复地解构、合并,再解构、再合并,共同形成文化大循环。中国瓷器一身三角,处于日常生活、商业和艺术的交集,既是实用品、商品,又是艺术品和藏品,同社会行为、长途贸易以及上流品味关系密切,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去观察世界历史,照亮瓷器以外的许多研究领域。有史以来第一次,瓷器成为一项真正的世界性商品,通过“文明的力量”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与媒介。
(三)显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器物跨越国界比文化传播要容易得多。朝贡贸易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带动了民间贸易的持续发展,不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商业利益的考量,贸易都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每一件对外输出的陶瓷器物都承载了中华文化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随着西行的驼铃,随着扬帆起航的海舶,不断深入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的腹地,显示出大国文化的开放性。中国瓷器还十分擅长学习、吸纳异域文化的艺术菁华,在无我之境中,不着痕迹地融入了西方构图元素,使用西南亚式的空间组织脉络,将不同的艺术传统汇合成一种新的魅力。中华陶瓷文化所展现的器物之美,是超越个人之上、如入无我之境的自然美,在无我的境界中融汇古今、合璧中西。事实证明,这种魅力无论在伊斯兰之地、基督教之地乃至全世界,都令人无法抵挡。
二、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对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影响
(一)对内部软实力建设的影响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与象征。从精神文化的视角来看,陶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代表着不同的中国文化精神。陶瓷器物广泛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优长,在自然与文化、嗜利与反思、传承与创新、刹那与恒久、生料与熟器、无秩序与有意向等各种两极之间居中调和。它是国人想象力的运用、传统习惯的表露、自我的物象化呈现、族群价值认同的陈述、身份地位管理的载体、社会凝聚的彰显,也是民族心理特质的符号表征,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审美意识中,对提升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向心力,形成不论遭遇何种艰难困苦,都压不垮、打不散的民族凝聚力大有裨益。
(二)对外部软实力建设的影响中国瓷器,尤其是青花瓷器带来的文化冲击,为世界史的书写带来极具启发性的题材。中国瓷器对世界史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一项规模最为庞大的文化转型活动。瓷器在长距离商业活动中举足轻重,经济史学者却对它缺乏兴趣,有关物质文化、商品、消费的历史研究,迟至近几十年才开始。若把瓷器视为一项文化聚焦物、一个艺术与商业汇流的交会现象、一种在相当程度上将中国生产者与全球消费者、欣赏者的风俗、信仰与心理等精神层面,化为具象并且清晰流露的人造物品,其中可透露的信息极大极广。RobertFinlay认为,瓷器是一种敏感度极高的人间事务测压计,比其它任何商品都来得敏感,它记录了来自种种面向的冲击,包括传统艺术手法、国际贸易、工业发展、政治纷扰、精英阶层的支出、仪式礼俗和文化接触等。瓷器理所当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构建外部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三、全球化视野下提升陶瓷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中华陶瓷文化的世代传承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符号,中国也不例外,瓷器是最能总览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历史上,有关中国瓷器的资料车载斗量,经常出现在展览目录、拍卖行杂志、古董品月刊、博物馆文宣、专题论文、艺术期刊、陶瓷刊物,以及经济史学研究者极少参考的考古通讯上。不论是文本资料,还是口述历史、视频影像资料,都值得收集、整理与鉴别,在此基础上对持续数个世纪的中国瓷器大规模贸易活动,进行量化地深入分析,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才能较好地揭示全球化初期人类历史的交缠互动关系,以及陶瓷文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影响。除了下大气力对陶瓷文献进行爬梳、整理之外,还应当深入探讨陶瓷图像的社会功能,追问各个图像在当时是为谁制作、放在哪里、被谁观看的,发掘图像背后隐藏的社会历史生活图景。陶瓷图像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对这些图像的研究和阐释,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祖先怎么认知他们所处的世界,帮助我们掌握以图像为传播思想文化之工具的规律。扩大陶瓷文化的普及程度,提升它在下一代人心目中的影响力,有助于中华陶瓷文化的世代传承。
(二)不断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陶瓷工艺美术展现的是器物之美,是超越个人之上、如入无我之境的自然美。柳宗悦先生认为个人之道在工艺美术中是难行之道,一味地追求作者的个性,不可能创作出能够达到无暇之美的民艺,因为信仰不在自我的世界里,而在无我的境界中。瓷器表层是美学装饰,内里渊远流深,奠基于儒、释、道三教的精神奥义,试图在庸碌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淬炼出精纯完美,演绎高雅动人的生命美学。保持中华陶瓷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需要我们主动走出去与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要把各种先进理念、应用新材料、新工艺请进来,为我所用。不断学习、借鉴、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华陶瓷文化获得新鲜血液、走上繁荣复兴的必经之路。
(三)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增强中华陶瓷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后者构成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对文创产业而言,不论是文化交流、技术引进,还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都是后发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采取的措施,目的相同,路径不同。文化交流、技术引进基于静态比较优势,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则基于动态竞争优势的培育,其实质是一种“赶超战略”。在技术跟随的大背景下,后发国家如何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飞跃,实现“惊险一跳”,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问题。这要求文化创意主体与时俱进,将传统陶瓷文化元素与现代高科技无缝拼接,能够利用诸如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国际尖端科技展示中华文精髓,提升产业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此,必须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营造和谐的陶瓷产业发展环境,共同参与陶瓷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有利于陶瓷文化变革创新的成分因素创造平台。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青花瓷文明与全球化体系的发端———基于文明力量理论的阐释”
参考文献:
[2]陈莎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软实力初探[J].对外经贸.2014年第10期.
[3]詹嘉.海上陶瓷之路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陶瓷.2002年第4期.
[4]袁乐辉,齐霞.探析吉祥观与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J].艺术评论.2014年第7期.
作者:陈莎莉 张纯 郭凯欣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