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雅文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南京市将文化发展的规划蓝图落实到实际的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南京文化发展的举措,推动南京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在南京文化治理的新阶段中,如何从多角度发现问题,用新思路更好地找到发展具有南京特色文化的新路径,这将成为推动南京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南京地区发展高雅文化的现状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向性不强等问题,发现优化高雅文化形式内容,打造南京高雅文化品牌存在其必要性。
关键词: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文化消费;文化品牌
1高雅文化的内涵和必要性
高雅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注重认得精神生活,关注到的义务感,重视人的价值内涵,以个性创造美。[2]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昭示着人们的需求是在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标准也是在日益提升的。培育高雅文化,打造南京文化品牌的倡议到落实也存在其必要性。
2南京地区高雅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南京市将文化发展的规划蓝图落实到实际的行动计划,同时进行南京文化消费试点,以演出市场为切入点,并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但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根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南京群众缺乏对高雅文化认识和对相关政策的了解。针对南京地区文化消费量增长而高雅文化消费占比增长较为缓慢的情况,发现了如下的问题。
2.1政府对高雅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高雅文化的消费群体主要以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为主,更注重人的参与,对欣赏者感受的影响、反馈。受调查的570人中,只有不到15%的群众表示对高雅文化很熟悉并参与其中。而自2016年起,南京就开始进行南京文化消费试点,以演出市场为切入点,并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但由于宣传的方法、渠道可能存在问题,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效果不佳,导致南京地区的居民对高雅文化不甚了解的现状。
2.2商业社会对文化消费的导向作用,商业社会更青睐发展大众文化
因为大众文化的受众是大量普通市民,进入门槛低。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希望能有更多的消费受众来消费,来增加盈利点,更愿意让消费者为大众文化买单。因而像手游、低俗短视频等大众文化消费品一下子风靡一时,成为各大公司争相发展的对象。根据格雷欣法则,当大众文化在社会流通时,实质上高雅文化也就受到了冲击和排斥。[3]
2.3高雅文化消费品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2.3.1高雅文化消费品的内容过于单调、单一。调查发现,68%的南京群众认为高雅文化的内容会影响他们对高雅文化的消费,表明高雅文化的内容趋于单一化,未能较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3.2高雅文化的形式都拘泥于旧例,缺乏创新。大部分群众认为时间和地点影响他们对高雅文化的消费,这反映了高雅文化的表现形式仍安于旧例,受到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2.3.3高雅文化的消费价格相较于大众文化偏高。51.23%的群众认为价格是影响高雅文化消费的因素,根据“口红效应”来看,消费者对低价产品有着偏爱的趋势。
3关于发展高雅文化的新路径
针对上述南京现存问题,为推动南京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高南京居民文化需求的标准,必须借助社会在文化、经济方面的导向作用。在文化导向的支撑之下,对现有文化进行价值挖掘、重塑文化、赋予意义。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借助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3.1注重宣传高雅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导向的形成
根据我们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群众对于高雅文化的了解来源于社交媒体和线下广告宣传。这就意味着,多渠道、大力度的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发出者需要增加媒介的使用,拓展传播的广度,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广告宣传上传播高雅文化概念、价值、意义,使南京群众形成高雅文化意识,提高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标准。
3.2挖掘高雅文化价值,发挥商业社会对文化的导向作用
挖掘高雅艺术的实用价值、附加价值,以较低的绝对价值,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证明了人们的需求是在日益增长的,高雅文化也将成为未来趋势。当代商业社会应该发现高雅艺术的价值,利用价值激发需求。
3.3重塑现有高雅文化,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高雅文化
对高雅文化再构造要建立在优秀传统高雅文化的基础之上,再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根据希尔斯在《论传统》中提到的传统的内涵,在发展高雅文化,促进高雅文化消费时,就需要发现高雅文化中可以延续的文化,发现同一性。在南京传统文化中的江南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南京高雅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最终实现打造创新性南京高雅艺术品牌的目标。
3.4借助技术革新的力量,提升高雅文化的发展空间
将高雅文化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降低高雅文化的消费成本,减少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媒介传播快、新颖度高、易被接受的特点,突破价格、时间、空间的限制,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南京群众尽可能得可以再各个渠道上获取关于高雅文化的信息,扩大高雅文化的潜在消费者群体,为高雅文化提供群众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曲晓燕.《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颁布[N].中国文化报,2018-04-25(01).
[2]徐朝亮,王栓.论高校高雅文化的建设[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06):131-134.
[3]R.威尔逊,周宪.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0(08):31-36.
作者:潘宇昕 施楚怡 史燕萍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