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范文

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

〔摘要〕

文化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打造文化城市应注重文化发展城市建设融合。近年来,这种融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升级有待强化融合、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有待适时性融合等不足。为此,要统一思想,树立文化城市新观念,打造文化发展新环境,以世界眼光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外融合,进而推动文化城市的构建。

〔关键词〕

文化城市;文化发展;城市建设;文化融合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反映着人类文明水平,城市自身也历史地从政治型、经济型走向文化型,最终成为文化型城市。当前,我国正在城市化道路上前行,与之相对应的将是文化城市的着力追求,将是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积极融合。融合中的现实推进和科学谋划,既要以辩证的思维务实于历史与现实的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揭示态势,又要志存高远地从时空维度上来研究其多方策略,还要以理性的抉择来规划与确定其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城市发展的现实态势及其文化融合要求

(一)现代社会的文化城市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地理等条件不同,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有的因政治中心的设置而成为政治之都,有的因经济的发达与市场的繁荣而成为经济之都,有的因文化的复兴而成为文化之都,还有诸者兼容的都市。而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和动力”〔1〕将是必然的历史趋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已处于后工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在以文化产业为支柱性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升级及公共文化的推进,“文化城市既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逻辑,也是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2〕。

(二)文化城市发展的未来态势城市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日益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共识,各个城市立足于市域的特点,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正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城市发展显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建设是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物质需求,那时的城市也就主要是经济型城市。而改革开放后期,大多数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城市产业的“退二进三”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经济型城市必须向文化城市转型。而且,经济型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过程中,文化在产业发展、公共建设、社会消费和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表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

(三)文化城市发展的文化融合要求“城市发展要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3〕,在现实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更强烈地显现出多方融合的要求。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现代化的过程,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城市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的支柱性意义就在于文化产业融合于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文化化。三是文化创造与文化生活的融合,文化城市是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来促进。四是文明创建与生态文化进一步融合,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市民生活方式的文明,生活方式文明则体现为对环境的价值意识、优化自觉等。五是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在文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城市外在形象、品牌记忆与城市现代建设的融合。六是内在文化建设与外在文化的融合。城市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靠文化资源优势来创生性发展,更要依靠包融性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并加以融合而发展。

二、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融合现状

文化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文化建设与城市全面发展的自觉融合的过程,目前这种融合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成效首先,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融合意识增强。我国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期的着力点是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现在许多城市在改革发展与推动中开始重视自身的文化富积、潜能和创新,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强化了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意识。其次,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卓有成效,开发性融合趋强。各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历史,也都具有自己的不同文化积淀。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改造与建设过程中,各城市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同程度地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设施建设和抢救性修缮工作。同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各城市在保护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开发力度。再次,文化环境日益改善,社会文化氛围愈加浓郁。文化环境既体现在文化设施上,也体现在商业行为文化上,还体现在政府的制度设计和市民的言行举止中。在文化设施方面,城市的图书馆、体育场、艺术馆、歌剧院等文化设施,城市标志性基础设置,城市空间格调的布置日益改善。在商业行为文化方面,企业特别注重形象塑造,许多企业现在营销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在营销品牌、概念、标准、文化。在政策环境方面,城市发展依赖于经济上的先行发展及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文化支持政策,文化发展的政策性环境日益优化,而伴随着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城市整体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二)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存在的不足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有待进一步融合。近十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房地产投资规模巨大,市域中心区域与周边县市日益紧密连接,而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是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淡化。一是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中存在雷同与传统个性缺失现象。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空间设计大都是格式化的现代居住设计与建设,有的是一样的路、楼,失缺的是传统独特建筑风格;有的是现代性的高档次的装修,失缺的是独有的建设装饰及居者的精神表达;有的是独门独户的安居,失缺的是亭台楼阁的相间乐居。二是现代市场供给的琳琅满目与历史记忆品的缺失。其次,文化发展与城市社会进步有待进一步融合。在文化城市发展中,文化发展要与其他社会事业统筹安排,而现实是公共文化规模与质量、文化产业规模与集约化、大学教育支持力度等和文化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就现实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来考察,在规模上,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现实的城市扩容,公共文化投资相对不足;在内容上,公共文化本土化不足,公共设施大多是模仿外市的内容;在集聚化上,公共文化资源也好,设施也好,均是星星点灯,各县市自为的多,统一的少,分散的多,集中的少,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从纵向看,城市文化产业确实发展较快,但从横向看,其规模化、专业化与集约化程度不高。再次,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升级有待强化融合。城市工业在走向后工业时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历史性任务,传统工业的文化升级迫切需要文化要素的融入。城市工业企业大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卖方市场,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得以发展,但后来市场已转为买方市场,企业需要建立于质量基础上的形象包装,面对世界性的产能过剩,传统工业的出路在于体现个性化要求的文化创意,在于文化企业的建立。最后,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有待适时性融合。生态城市是文化城市的首要条件,文化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现代城市以宜居性成就其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实现社会的城镇化发展,而宜居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要求,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与配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导引,必须树立城市生态价值理念,目前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尚需进一步的规划和努力。

三、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战略与途径

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在战略上必须是本来与未来的历史统一,必须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生态发展等的内在统一,必须是物与人的辩证统一。应站在历史高度上,从具体城市的实际出发对其实践途径进行积极探索。

(一)推进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战略首先,在本来与未来的统一中实现融合。城市文化传统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源与本来规定着城市的独特性,但是,城市建设离不开未来发展的现代性,现代性发展要求城市传统文化要有面向未来的创新与创造。其次,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中实现融合。现代城市发展将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的系统性构建,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将是社会内在的全面系统的相关性统筹建设,要做到经济是文化化的经济,文化是产业化的文化;政治是现代廉洁高效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文化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生态是生态伦理下的生态,文化是维护生态文明的文化。再次,在物与人的统一中实现融合。现代城市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以器物的高度文明为表征,但现代城市文明更要体现优良人文环境下的人的素养,器物的文明一定要有文化内涵的配置。

(二)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的实践途径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是一种追求,也是历史的自觉与抉择,需要多方努力与实践。一般来说,既要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树立大文化观念,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协同发展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还要在内外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首先,要统一思想,树立文化城市新观念,促进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积极融合。一要树立大文化观念。任何文化都是器物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统一,城市建设的文化融合,不仅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也要注重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的规范,还要注重城市空间独特文化品牌的展现。二要树立全域观念。城市建设的文化融合应是基于市域传统的内外文化资源的大融合。三要树立大品牌观念。各城市文化资源造就了该城市特有的文化性格与品质,文化城市建设也要树立自己的独特性品牌。其次,要打造文化发展新环境,促进文化与社会经济协同融合。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文化融合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大文化的全面协同发展。首要任务应是努力打造文化发展新环境,促进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优化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制度环境,促进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融合;完善公共文化与产业文化相统一的机制环境,促进文化的产业融合;开拓生态建设与城市空间建设的社会环境,促进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品质的内在融合。再次,以世界眼光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外融合。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既要以各具独特的城市文化走向世界,又要以博大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文明,做到内外融合:一要创新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任何城市文化“应能够反映城市精神、城市物质文化的特征”〔4〕,城市文化的外在彰显离不开个性基础上的品牌树立及其外在的形象打造,城市文化融合“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城市记忆的消失”〔5〕,要以世界眼光综合创新传统文化,树立文化品牌。二要拓展文化市场,展现文化形象。文化要扩大影响力,就要走出去,就要在国外广大市场积极营销自己的品牌与特色,通过公共文化力量向外主动展示,通过市场力量开拓域外文化传播空间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二维价值。三要吸纳域外文化,创生时代新文化。文化发展在一个时点上总是相互交错的,不可能是封闭的,也不可能是单向走出去,而应更多注重拿来,但拿来不是简单的输入,而是在吸收域外传统文化、现实文化有用要素的基础上,增益自己文化的生成、创造,进而以不断创生的时代新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总之,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是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对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提出了时代新要求。以历史的观点考察城市文化发展的轨迹,以务实的态度观察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可知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尚需进一步深化。实现这一深化既要靠登高望远的策略,又要靠脚踏实地的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林生.“文化城市”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J〕.城市问题,2014(4).〔2〕刘士林.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现代城市研究,2013(4).〔3〕宋叶.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城市建设”〔J〕.大众文艺,2015(5).〔4〕蔡绍洪,李莉,解优菊.大中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经济纵横,2011(11).〔5〕张乔珍.关注城市发展的新高地———文化城市建设探微〔J〕.中华建设,2012(2).

作者:周松峰 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