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园车展和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校园车展概述
校园车展融大学生专业实践和汽车展销平台为一体,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入商业汽车展销模式,为厂商开辟未来汽车消费市场。校园车展的“两巨头”———学校和厂商,在校园车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校作为校园车展的主办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筹备校园车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增强其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同时通过校园车展来吸引社会眼球,增加学校知名度。汽车厂商作为校园车展的承办方,最重要的目的是在高校内推广品牌,培养未来客户。
1.2校园车展参展群体的特殊性
校园车展是针对高校学生所举办的汽车展览会,所以在校大学生在校园车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达893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6.666%。2011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30205885人,占中国总人口的2.255%。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很多走向管理阶层和中高层岗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所以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是我国未来科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1.3思想文化的传播性
思想文化具有传播性,就像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我国带来马克思主义;西方经济管理理论被吸收应用到中国的经济市场中;中国兵法思想被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学习应用一样。除此之外,思想文化也具有稳定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提高大学生对汽车文化的认知,则对引导汽车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校园车展引导汽车文化的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汽车文化相对滞后,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制度政策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对人们观念的引导。笔者曾在2012年中国东盟汽车展览会上进行了“关于车展与汽车文化”的访谈调查,大多数人表示对汽车文化知之甚少。由此可知,汽车文化的概念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心里是模糊的。这对已经是汽车社会的中国而言是可怕的。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随着校园车展在高校的兴起,使汽车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成为可能。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校园车展这个媒介,通过创新校园车展的形式和内容,融入适合中国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大脑中“植入”健康文明的汽车文化理念。通过文化的传播性、稳定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使中国大学生在刚接触汽车时就形成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汽车消费观念和文化理念。
2校园车展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校园车展的发展现状,笔者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五届校园车展中进行了关于校园车展与汽车文化的问卷调查,同时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此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男女比例为3:2,其中88%是大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以下现象:
2.1校园车展在汽车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较小
调查结果显示每100个参观者中有59人通过媒体广告了解汽车知识;51人通过网络了解汽车知识;42人通过朋友介绍了解汽车知识;41人通过报纸杂志了解汽车知识;其中只有26人通过车展了解汽车知识(多选题数据)。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媒体广告、网络、报纸杂志及朋友介绍了解汽车知识,而车展所占比例较少,从侧面可以折射出校园车展的投入及影响力不足。
2.2校园车展参展者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汽车知识
在校园车展的现场,参观者观看车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主要集中在了解汽车知识和感受汽车文化上。其中每100个参观者中有63人是为了了解汽车知识;62人是为了感受汽车文化;29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25人是为了看美女车模;22人是为了观看现场的节目(多选题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渴望了解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然而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在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的宣传和投入方面的缺失与不足,中国大众的汽车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2.3多数参展者对“美女+汽车”的组合持否定态度
2012年5月,轰动一时的北京国际车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穿着暴露的车模喧宾夺主,成为车展上最大的亮点。在校园车展中,笔者专门针对此种文化现象做出探究。调查结果显示,每100人有68人对车展中“美女+汽车”的简单组合持否定态度;只有32人认同这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以“大尺度”和“胸展”来吸引眼球的低俗文化现象并不能得到大众认同,车展中应该融入更多有内涵的内容。
2.4校园车展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在车展现场,笔者调查了大学生对本校的校园车展的关注程度。经过数据整理,笔者发现参观者中每100人有56人知道此次校园车展是第几届;44人不知道。虽然超过一半人知道校园车展的信息,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剩下的44%,校园车展的宣传还无法做到更高的普及率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笔者还采用现场访谈法和观察法来加深对校园车展的研究。在对参观者的访谈和观察中,大部分参观者反映出校园车展的形式过于单一。除了汽车、车模、工作人员、节目以外,缺少其他表现形式,对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的宣传更是少之又少。
3校园车展引导健康汽车文化的创新实践
校园车展与社会车展最大的不同在于校园车展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面对的是购买力弱的学生群体,这就注定了校园车展不能照搬社会车展的模式。同时,校园车展应该肩负起宣传健康汽车文化的使命,满足在校大学生对车展的期望,以丰富的内容和别具一格的形式展现汽车以及汽车文化的魅力。笔者通过对校园车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以下创新实践:
3.1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宣传力度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很少借助车展来了解汽车文化,并且校园车展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不足。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积极借助各种媒介加大校园车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在校园中,可以采用宣传板、喷绘、海报、广播、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也可采用调查问卷、知识竞赛、征文、讲座等其他表现形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同时,要走出校内宣传的局限模式,积极借助社会媒体的传播力量,让社会大众了解到校园车展并参与其中,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
3.2引进汽车文化长廊,渲染文化氛围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参观者观看校园车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而目前的校园车展形式过于单一,观众参观后的收获甚少,所以校园车展的内容重心急需转变。汽车文化长廊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宣传板、海报等拼接成一条长长的文化长廊,介绍汽车工业设计和汽车品牌文化,包括各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价值理念、车标文化、车型演变和汽车技术的发展等,用这种简单的形式集中展示汽车文化最核心的内容,让观众在车展现场直观地领略汽车工业的百年发展,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3.3吸引相关组织参与,提升专业高度
驾驶员素质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文化的诟病。要想在校园车展中向参观者植入文明驾驶和汽车环保意识,请交通部门、环保部门等“行家”亲临现场,必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现场的讲解等也必然引起观众的重视,使其心中树立正确的观念。而汽车协会和车友会的加入、更多资深人士和爱好者的参与,必然使校园车展的“车”味更浓,观众可与之一起探讨汽车相关知识,使自身的汽车认知又上一个台阶。
3.4增加车模附加值,改善固有形象
今天的市场美女当道,美女们渗透到各个营销领域呼风唤雨,成为“眼球经济”时代的靓丽注脚。在百花争艳的美女营销大军中,车模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中国车界一盏耀眼的明灯。而当代大学生对“美女+汽车”的简单模式认可度不高。所以增加车模的附加值,如车模的选择与汽车风格和国人审美相得益彰、车模担任咨询人员角色等,使车模在车展中不只扮演“花瓶”角色,而是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3.5引入虚拟车展模式,丰富车展内容
将实体校园车展抽象为虚拟多媒体“校园车展”,即把校园车展的相关属性及功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抽象出来,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校园车展要到达的效果和目的更完美、更简单、更便捷、更经济地表现出来。这就像网上银行把纸币的属性和功能抽象成一串数字一样。校园车展最基本的元素是汽车。汽车的造型、颜色、性能、工艺、车标、品牌能传递许多信息给参观者,但是有些隐含的信息不能通过汽车表达出来,如企业的文化、历史、战略、价值观等不能通过汽车表达出来。然而多媒体技术能把汽车的属性———造型、颜色、性能、工艺、车标、品牌等抽象出来,再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手段展现给观众。在此过程中,能将汽车隐含的信息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达到真实校园车展的效果和目的,而且还丰富汽车文化内涵、节约成本,且易于举办和控制。
4结束语
如今,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话题,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但中国汽车文化发展水平却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大学生作为未来汽车消费者,作为祖国建设新生代主力军,担负着更多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校园车展的创新实践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汽车消费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汽车文化理念。相信随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必将迎来汽车社会的文化大繁荣。
作者:何月华程晓珂何语萱欧阳德富单位: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