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利用SWOT分析可以对成都市文化资源构成、及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剖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成都市;文化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其规模、结构及产业化程度等,都与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对称,发展潜力尚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加强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综合考虑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有着深远意义。
一、内部因素分析
1.优势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文物建筑2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4座,各类博物馆23座,馆藏文物24.5万余件。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以武候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杜甫草堂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和以佛教、道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等,都奠定了成都文化资源富庶大都会的地位。
2.劣势分析
成都市文化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文化产品资源价值还需进一步发掘。就旅游业来说,其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旅游精品,部分旅游产品营销乏力。就历史文化资源来说,在公益性和保护性第一的前提下,对其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缺乏开拓与创新。同时,成都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尚处于低级阶段,文化产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资源配置较分散,整合力度不够,缺少强势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
二、外部因素分析
1.机会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贸易交流愈加频繁。我国也将逐步开放文化市场,并放宽外商直接投资经营的文化产业领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成果、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土文化产品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与各行各业呈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成都的电子软件、数字信息、大众传媒、科技教育等各领域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都给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2.威胁分析
全球化的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来文化企业竞争,成都市文化产业与传统意识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就数字娱乐领域来说,微软、英特尔等巨头也在成都设立数字娱乐研发中心,给本土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国内许多城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上势头强劲。成都市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文化产品市场开拓方面或多或少会受到文化强势地区的影响。
三、发展策略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将内外部因素进行匹配,得到SO、ST、WO、WT四种发展策略:
1.SO策略: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成都市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实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要继续深化改革,转变落后的产业组织体系和投融资机制;其次,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使市场交易主体、消费主体,及市场规则符合国际惯例,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市场规则形成;同时,还需要拓宽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合作领域,积极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在引进先进成果、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同时,加快本土文化产品升级。
2.WO策略:培育市场主体,做强产业集团
成都市在报纸期刊出版、图书音像制品发行、文化旅游、数字娱乐等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首先,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将这些行业组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产业群团,形成龙头企业和骨干品牌;其次,通过市场竞争,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提高组织规模和经营效益,进而跨部门重组、兼并,实现市场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再者,对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要不断做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游戏软件开发为例,可以将三国文化、唐宋文化、宗教文化、金沙文化等融入其中,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
3.ST策略:培植文化品牌,打造城市特色
成都拥有休闲的文化氛围,应充分利用突出的人文、自然、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文化,突出“休闲之都”的特色。除了已构建的锦里“三国文化”产业街、金沙文化产业链,诗歌民俗文化,还应继续弘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培植、挖掘文化品牌价值的同时,要进行有意识、系统化地进行品牌整合与品牌推广。
4.WT策略:合理配置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但包含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还包括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设施的布局、文化资源的配置方面,要做好全面的考证和规划。政府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杜绝文化资源的盲目开发和不充分利用。同时,在巩固已有消费群体的同时,开拓新兴文化产品市场。对饮食、旅游、文博已有行业,要积极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于网络通信、数字娱乐、休闲度假等较新产业,则要拉动消费,培养群众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社科院.关于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重要文化中心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4,(01).
[2]刘世庆蒋同明:文化产业:打造品牌城市的利器[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10).
[3]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成都市文化产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