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及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和传播信息,新媒体逐渐成了舆论的主阵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对信息的快速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传播内容把关力度不足等,虚假信息、谣言也往往层出不穷,消极的舆论严重扰乱了社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加强政府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要提高网民媒介素养,促进高质量信息,切实提高舆论应对能力。
新媒体是使用数字技术,经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当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新媒体凭借其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辐射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互性强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广泛使用和好评。如今,越来越多的公众使用新媒体平台和传播信息。“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及意见交错的总和。”[1]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了舆论的主阵地。但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民众表达的情绪化,使片面信息、虚假信息不实信息借助互联网平台,形成裂变式传播,发酵速度快,影响面广,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不利于社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政府和主流媒体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公众如何正确表达情绪都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1突发公共事件及舆情定义和网络传播特征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一种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公共事件存在着一些共性。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它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相关设备的普及,网络舆情传播特征主要呈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传播者的泛主体化。由于新媒体平台给予了更多普通民众和传递信息的权利,在突发公公公事件中,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和转发评论信息,这就使得传播者数量非常庞大。第二,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由于传播者基数大,在传播信息的内容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主流媒体、普罗大众、政府机构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出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产物。第三,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有了网络这一载体,通过各大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就能将产生的信息传播给受众,并能与受众及时反馈互动。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网络传播特征,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相关信息,杜绝未知而带来的恐慌,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成了虚假消息的滋生地,若虚假消息毫无管控的散布,对社会的危害将十分巨大,严重扰乱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肺炎疫情事件舆情应对的积极表现
2.1利用新媒体,加强舆论监督
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而新媒体在行使这项权力时又因为其传播的高效性而远胜于传统媒体。较于传统媒体的繁琐程序,新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媒体监督功能是不容小觑的。在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大量防护用品需求量激增,有些不良商家趁机哄抬物价。这些不良商家发国难财的恶劣行径被公众利用新媒体及时披露,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整治措施,疫情期间严禁商家不合理标价哄抬物价,造成社会动乱和恐慌,对违反者予以高额罚款,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吊销营业资格,还设立了相关举报平台以供民众及时反映情况,确保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权益。在这次疫情中,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促使了“形式主义”“知情不报”“知而不为”的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治理,保证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也巩固了社会稳定,为疫情的防控作出了很大贡献。
2.2增强官方与公众的互动,体现人文关怀
新媒体的便捷性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媒体、政府在使用和注册新媒体,而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功能让个人、媒体、政府的互动性更高了。公众的评论让媒体和政府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情,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比如在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就在其官方微博上征求采访问题,充分满足观众的需求。在疫情发展中期,物资出现紧缺时,部分医院在新媒体平台缺少医疗物资的信息。短时间内得到许多热心网友捐钱捐物,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这次疫情的突发性,给社会中部分群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生活必需品匮乏的前线医护人员、滞留异乡无法归家的人员、因疫情原因无法销售农产品的农户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高度重视,进行及时和实时追踪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问题和部分民众的困境。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有余力的民众有机会为这些身处困境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此外,还利用现在社会发展势头很迅猛的直播平台推动直播带货,各种直播带货不仅解决了农户滞销的产品,同时促进了社会的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最后,主流媒体和网络流量大V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粉丝效应来引导公众正确、友善地对待此次疫情中身处困境的弱势群体,形成互相关爱、团结友善的社会风气。
3肺炎疫情事件舆情传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管控不力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自由性,每个人都被赋予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同时间段内的信息其数量是不可估量的,其真实性也是难以及时把控。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牟取某些不正当的利益,利用新媒体不实信息,引起了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恐慌。这些扰乱民心的谣言干扰了公众对社会各界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3.2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新媒体信息者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并以青少年网民为主,而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尚不稳定,加之一些新媒体平台对信息的把关不严,致使疫情期间片面、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快速蔓延传播,这不但给疫区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他们的心理也造成了二次创伤。作为新闻报道,客观和真实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硬性要求,而许多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获取流量,一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煽情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让本该严肃的新闻变得过度娱乐化、夸张化。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给疫区同胞精神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创伤,也让民众沉浸在这种被媒体营造、渲染的悲惨氛围里,从而失去判断力。
4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应对建议
4.1加强政府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此次肺炎疫情属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且影响程度大、影响范围广、事发突然且紧迫,普通民众对此次事件的爆发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恐慌等消极心理。疫情期间,政府通过新媒体对疫情情况及时通报,主流媒体人首先去一线采访报道,让民众了解到最真实的现场原貌。通过采访如钟南山、李兰娟等在一线奋力拼搏的防疫专家和医护人员,主流媒体通过新媒体及时向公众告知实时的疫情防控信息,成为打破谣言的有力武器。政府和主流媒体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极大地缓解了民众的消极情绪,给民众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些举措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让公众积极配合国家的防控措施,相信病毒研究专家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各个新媒体平台中都设置了疫情相关的话题讨论和互动版块,如“解释状病毒是如何传播”“怎么正确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在线咨询心理专家”等版块。为了进一步舒缓民众的消极情绪,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有着许多粉丝的大V用户们也响应官方的号召,积极支持“战疫”的相关内容,让民众们更方便、更快捷地去认识、了解现状。疫情期间,多个疫情英雄的事迹在新媒体平台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社会上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状病毒的风气。这些措施及时缓解和疏导民众在疫情期间的紧张、消极情绪,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4.2提高媒介素养,促进高质量信息
对于媒体而言,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的高效性。媒体应当形成系统的行业规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可以构建相应的信息筛选机制,合理利用网络大数据等科技,对信息进行筛选,屏蔽掉劣质信息源,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行业要定期对从业者进行相应的媒介素养的知识培训,设置考核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提高媒体从业者门槛,保证从源头上把控好信息质量。对于民众来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面对突发事件,民众的言论具有更高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媒介素养的宣传教育和提高不容忽视。政府部门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义务教育之中,在课本中增加相关知识,从小培养民众的理性意识,提升民众对信息内容的筛选、质疑批判能力。理性独立的思考是识别谣言和虚假新闻的有力武器。此外,民众也需要自觉提高对各种信息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来减少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误解,避免二次传播造成更大的危害。对信息传播平台而言,应普及媒介技术基础知识和扩宽媒介素养知识的学习渠道。平台可开设相关的公益知识讲座、网络课堂提供给有需求的自媒体人和受众,提高他们信息制作和传播能力,减少不实消息的数量;平台可以拍摄有趣的短视频等,利用多媒体形式向民众普及“传播伦理”知识和传播虚假消息的危害;平台也可以在用户注册账号时把媒介素养的要求写入条款或者以答题的方式来使民众了解相关知识,以此种种措施加强人们对网络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5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现如今,新媒体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次肺炎疫情发生时,新媒体积极应对舆情,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加速了疫情防控的进程,在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些负面舆情情绪也得到了快速解决,让受众积极配合政府防控工作,促使政府部门对于疫情有了更及时、更有效的防控。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多个部门多各方面通力合作。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科学的管理举措,又需要各个部门互相沟通协调,建立全面的科学应对措施,还需要媒体部门的宣传引导。作为用户应当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自我,提升媒介素养,真实有效的信息;专业的新闻媒体人应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引导舆论方向,根据民众的反馈及时跟踪补充相关信息;新媒体平台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对违法的内容进行管控;政府部门也应该及时出台细化的行业标准来约束新媒体背景下的行为。只有这样,新媒体才能在今后历史的长河中取得更耀眼的成绩,在社会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社会角色,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1):11-12.
[2]梁瑛楠.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6.
[3]沈正赋.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舆情应对和共情传播——基于肺炎疫情的检视与思考[J].对外传播,2020(2):42-45.
作者:过紫寅 柳韵 陈果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