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转化的文化动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汉语词汇在音节方面从古到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单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下降,复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上升,最终取得绝对优势。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例如:王力先生解释说:“双音词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1]另一种解释是从一词多义方面讲的:复音化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合理节制一词多义现象。[2]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转化的原因:一、语音简化说;二、表意明确说;三、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的影响。
[关键词]
汉语词汇;复音化;动因;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文化的产生与演进过程,而语言和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关系又明显地表现在词汇方面,即使非常微小的变化,也会在词汇中得到反映。对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解释有不同说法。
一、语音简化说
这种解释认为汉语词汇复音化主要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纵观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这种解释有些牵强。首先,复音化现象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开始。据有人统计,《墨子》中复音词占总数的33.4%,《庄子》中复音词占39.1%,《韩非子》中则占51%。这些统计不一定绝对准确,但用来说明复音化现象在先秦已经发生则是可以的。其次,同音词究竟在整个词汇中占多大比例就会严重妨碍交际,语音简化的结果是否达到了这种程度,对此,简化说没有人说清楚。拿现代汉语来说,gongshi这一语音的词有“公式”、“公事”、“攻势”、“宫室”之多,但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造成多少误会,人们并没有感觉到要将这几个词在语音上加以区分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们自然可以分清楚“要熟记gongshi”自然就是“公式”,“你出差是gongshi还是私事”自然就是“公事”,“发起强大gong-shi”自然就是“攻势”。语境的限制使由于同音而可能产生的误解变得很少,人们无需为此而大规模地加长词的音节。
二、表意明确说
这种解释汉语词汇复音化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合理节制一词多义现象,比如“辟”在古汉语中有刑法、邪恶、偏僻、躲开、开垦等义。如果配上意义相同的词成为双音节,说成“刑辟、邪辟、偏辟、躲辟、开辟”,使两个词互相限制说明,表意确实比单独一个“辟”字要明确。但它的解释力是极其有限的,它只适应于联合结构中同义并列的一部分双音词,对其他的复音词则说明不了。例如:加词头构成的双音词:老虎、老鼠、老鹰;加词尾构成的双音词:房子、桌子、椅子、石头;重叠构成的双音词:姑姑、星星等。这些双音词的产生显然跟明确表义无关。不能说“虎”前加“老”,“桌”后加“子”,意义比不加的单音词要明确。而且有一部分单音词,双音化以后表意反而不清楚,需要借助语境作一番辨析才能明白,如《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和“圃”词义有别。《说文》:“园,所以树果也。”“种菜曰圃”,那么“入人园圃”究竟是入人园呢还是入人圃呢?单看这一句是不清楚的,读了下句“窃其桃李”才知道进入的是园。这些偏义复词在表义上都不如单音词明确。所以这种解释汉语复音化现象虽有道理但不全面。
三、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的影响
语音简化说和表意明确说虽说能够说明一部分词双音化的原因,但这些认识并不能全面解释复音化现象。下面我们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出发及文化角度对复音化现象做一新的解释。从文化角度看,汉民族崇尚对称和谐,汉语构词用词喜欢成双成对的格式,所以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本身就是发展趋势。汉语词汇中,把一些单音节词配上助词,变为双音节,是经常使用的手段。例如,“桌、椅、木、石、虎、鼠”等,在后面或前面加上“子、头、老”等,就变成了双音节。大量的语言事实表明,在词汇的运用中,单音节不断扩充为复音节,三音节压缩为双音节,或扩充为四音节。词的双音节化趋势与人的审美心理也密切相关。追求对称与和谐是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也是求双心理的一种表现。
1.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复音化本身就是汉语词汇要达到的目的,而不是防止表意混乱的手段。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多处提到两个词组合到一起只是“借以达到双音化的目的”,[3]大量事实表明在话语中单音节扩充为双音节,三音节压缩为双音节或扩充为四音节都是围绕双音化这一目的而做的调整。例如:衬音助词的大量运用:如,姚维瑞在《古书疑义举例补附》中说道:古人属文,遇一字不成词,则往往加助语以配之。如各个朝代名叫“有虞,有夏,有殷,有周”加有字就是语助词。还有的将前人的一两句话压缩成四字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压缩成“见仁见智”“亲厚者所痛,见仇者所快”缩为“亲痛仇快”,双语成语以四音节为多,这和词以双音节为多是一致的,都是语言双音化促成的。喜欢均衡对称是人类共有的美感。刘骁纯先生指出:“随便看看我们周围的实用物品,对称的造型极为普遍。如果一个器皿的把手,其方向不正对圆心,我们就觉得十分别扭。如果一个磁盘烧出后不规整,立刻就会被视为废品。”[4]人及动物的构造往往是成双成对的,人眼习惯这种形式,从而产生对匀称的审美心理。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对成双成对的现象有着比其他民族更加强烈的崇尚和追求,以偶丽对称为美的观念可以说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它在华夏文化中的表现是广泛深远的。拿我国古代的建筑来说,无论是整体的平面布局还是局部的立体安排,都以整齐对称为主要风格。拿唐代的长安城来说,以朱雀门大街为中轴把长安城分为两部分,街西为长安县,街东为万年县。新石器时代的常用器具,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纹样,对称是广泛运用的原则。吴山先生指出:“新石器时代的常用器皿基本造型一般总是圆的对称的和规整的,不对称,不规整的一般很少见。”[5]日常生活中以成双作为美的现象还很多。送礼要送双。《仪礼•聘礼》中:“凡献,执一双。”直到今天送双不送单的观念还是十分流行的。其他像看到双飞燕子便感到赏心悦目看到孤鸿只雁则生悲悯情,办事选日子喜欢选双日,给人敬酒要敬两杯,结婚要贴双喜等等。成双作为审美意识在古人的生产习俗中也有反映。我国古籍中常提到“耦耕”这种耕作方式。在喜欢成双成对的民族里,耦耕时的心理状态比独耕要好,因而劳动效率比较高。
2.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要受使用者的审美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汉语中表示成双成对为美的观念在词义引申现象中有反映。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词汇问题,在日常语言运用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在某些环境下使用一个单音词要比使用一个双音词准确,但人们喜欢使用双音词而不用单音词。比如,电视可说收看,无线电广播可说收听,播音员从不说“欢迎大家听”而说“欢迎大家收听”。“演唱”是一边表演一边唱歌,广播中播送的歌曲有唱无演。但也总说成“由某某演唱”。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人们所以放着可以准确表义的单音词不用而要用一个表义不甚恰当的双音词就是为满足语流节拍的双音要求,而语流节拍要求跟它搭配的词语也必须是一个双音节的。例如:可以说“进行调查”、“加以整理”、“互相埋怨”、“日益增多”但不能说“进行查”、“加以整”、“互相埋”、“日益增”,起支配作用的还是成双成对的审美心理。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是有内在原因的。语言是人类创造出的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会朝着符合人们愿望和要求的方向发展。而汉语词汇复音化则是汉民族要求语言形式符合审美心理的结果。人们常说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但“俗”之所以使语言成为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并不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说的。语言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工具,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地改进它,完善它,使它朝着符合人们愿望和要求的方向发展。因此,所谓“俗”就是人们共有的愿望和要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正是汉民族要求语言形式符合审美情趣的结果。汉民族喜欢成双成对,那么对于承载他们文化的语言的形式也就会打上成双成对的烙印,那么汉语就必然以双音节为主,所以汉语双音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就是汉民族喜欢成双成对这种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法史[M].商务印书馆,1989.
[2]杨钢.试论汉语复音化与语音简化的关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报),1989(5).
[3]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9.
[4]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5]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文物出版社,1982.
作者:唐文静 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