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元素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一定比例的民族文化内容,文章从视角菜单、内容符号、文化脉搏等方面阐析课程蕴含的民族文化资源,剥茧抽丝,解读文本意蕴。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民族文化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一定比例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实验版教材,在这方面更为侧重。了解民族文化,能够突破地域、民族、教学条件等方面限制,是学习语文的点睛之笔。
一、视觉菜单
(一)主题单元
北师大版教材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开放性主题单元,教师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事件为切入点,探讨汉族及少数民族的经验、观点和文化感受,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认识世界。如四年级上册以“地名”为主题的开放性单元,课后思考题中让学生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城市名是哪个少数民族语言,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并拓展思维空间,寻找以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其他地名。
(二)识字课
就教学而言,识字是一项枯燥的学习活动。如果将民族文化融入识字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如选入一年级识字单元的《竹乡之歌》,通过对傣家居住环境(竹楼、篱笆)、饮食习惯(竹筒饭)、生活用具(箩筐)、娱乐活动(风筝、笛子)的描写,表达了傣家儿女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学生认识了以“竹”为偏旁的汉字:竹、篱、笆、筝、箩、筐、笛、筒,体会到了汉字表意的特点。
(三)课文
呈现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是课文。课文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每一单元围绕主题选编二至三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的课文。从形式上来说有现代文、儿歌、古诗、寓言故事等,从内容看有反映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还有异域文化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共有16篇,其中包括4首古诗,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语文天地
主题单元后面都有语文天地,围绕单元主题内容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如《开卷有益》栏目中选入了《四盘礼品》、《猎人海力布》两篇文章;《日积月累》栏目中选入了古诗《敕勒歌》,还有三则少数民族谚语。
(五)背景插图
文字和图像是教科书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图文并茂是教科书追求的目标。三年级下册选入了两篇反映蒙古族文化的文章———《春天的雨点》和《猎人海力布》,通过背景图片,让学生了解蒙古包、五颜六色的蒙古袍,让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地呈现在小学生眼前,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加深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生活的理解。
二、内容符号
(一)住所风光。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北部和西南部。西北部气候干燥,自然风光以沙漠、草原为主,分布着蒙古族、满族还有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反映西北少数民族自然风光的文章有《巩乃斯的马》、《楼兰之死》等。西南部落差大,气候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分布着藏族、傣族、瑶族、侗族等。描写西南少数民族自然风光的文章有《雅鲁藏布大峡谷》、《美丽的集邮册》、《山寨》等。
(二)节日庆典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集歌舞娱乐、宗教、饮食、服饰等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舞台。通过节日庆典使民族的宗教信条、社会价值观、道德规范等观念意识趋于同化,达到文化整合的目的。课文选入了傣族最隆重、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描写了与傣家儿女共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是傣族文化的缩影。
(三)日常生活
《葡萄沟》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作;《春天的雨点》讲述了蒙古族小姑娘与教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平凡而又感人;《草原》记叙了作者访问蒙古族时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汉之间的团结友谊;《竹乡之歌》反映傣族生活习俗……
(四)故事谚语
《四盘礼品》描写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台湾高山族交好的历史故事;《猎人海力布》讲述的是蒙古族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而说出洪水将至的秘密,自己却变成石头的感人故事。此外,教材还选入了裕固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谚语。
三、文化脉搏
(一)礼仪家园
《草原》中“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端进了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饭后姑娘们表演舞蹈,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等场景的描写,反映了内蒙古大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粗犷奔放的性格,饱含了蒙汉人民的深厚友谊。《将相和》中廉颇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体现了中华民族尽忠报国、顾全大局、爱憎分明、淳厚正直的崇高风范。
(二)运输方舟
《山间又响马铃声》通过麻山苗族今昔运输方式的描写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偏僻山寨带来的巨大变化。《挑山工》通过描写如何起步、斜行、换肩、踩实脚下,不碰担物,担着物在狭窄的山道上自如地拾级上下等泰山人传统习俗练就出来的“绝技”,说明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干什么事都必须遵循规律,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三)猎捕驿站
《鸬鹚》中用水鸟鸬鹚捕鱼,人鸟和谐相伴的习俗画面展示了一个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醉人画面。《可爱的草塘》通过描写春天任你用瓢在水塘里舀鱼;冬天冻得野鸡连眼睛都睁不开,就把头往雪里扎,你像拔萝卜似地把它拔出来;狍子腿陷在雪坑里再也拔不出来,眼睁睁地让人逮等鲜活的画面,折射出北大荒地大、土肥、草茂、鱼多、野禽野兽众集,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四)认知伤逝
《看月食》中“天狗吃月亮”是旧社会人们错误的认知习俗,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否定这个错误的传说,进行正确的科普教育。《年关》中“欠债还钱,没钱央告;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许使坏!”这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为人准则,既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正直、贫贱不移的品德,又从侧面揭示了旧社会穷苦人民甘愿忍受剥削的可悲心态。
(五)劳作轨迹
《葡萄沟》中在山坡上修了阴房,“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一劳作习俗,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赶花》反映宁夏、青海、内蒙古以及黄河对岸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为了多采蜜产好蜜,天南海北赶花季……充满诗情画意,也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不易,揭示了“先苦后甜”的朴素道理。
(六)信仰禅心
《少年闰土》中“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刻画了少年闰土逗人喜爱的形象,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愚昧落后。《腊八粥》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通过“我”家做腊八粥目的的变化,表达了对无比爱戴、无限敬仰之情。
(七)时节传真
《观潮》通过人民观潮习俗的描写,赞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花潮》描写了海棠花的远景、近景、静景、动景,有色有香,有形有声,不仅写了花美,还寓寄着人民的生活愉快,幸福美满,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四、他山之石
(一)解读文本意蕴
很多课文涉及民俗生活描写,语言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惟有了解民俗背景,才能揭示主题思想,领会独特的形象性格和生活风貌。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解读视角,仅从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教学,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和深邃的价值意蕴。
(二)增添教学情趣
我国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等民俗事象趣味盎然,魅力四射,穿插一些民俗文化知识,学生将随作者一起身临不同地区,感受不同民俗的妙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养的光芒。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利用这些载体,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
(四)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课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民情,真实地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史,包括民族斗争史、民族屈辱史和人民的苦难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国家情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五)传承文化传统
对语文教学而言,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悟传统节日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责无旁贷,如《重阳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节日蕴涵的传统习俗;《闹花灯》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过年的习俗;《立夏节到了》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粽子》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六)开阔知识视野
语文中与民俗相关的课文相当多,涉及内容广泛,举凡生产劳动、游艺竞技、岁时节日、礼仪制度、社会组织、民间艺术等,关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把民俗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礼节禁忌、历法地理等知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解读空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作者:邓悦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