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手风琴的跨文化比较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俄罗斯手风琴艺术发展历程
俄罗斯的巴扬手风琴在国际艺术界都广受声誉,至今也代表了手风琴艺术的最高水平,但其发展却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从突破后的两排键钮到三排键钮的改进,乐器制造师的狂热比拼使得手风琴的发展更加成熟。据俄罗斯学者贝什科夫记载:1878年,俄罗斯优秀音乐家拉巴拉朵夫的手中诞生了第一架右侧键盘为全音阶排列的手风琴,1907年出现的半音阶手风琴开始被命名为“巴扬”。虽然手风琴起源于欧洲,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受到重视,直到“巴扬”再一次被带回到欧洲,手风琴在众多乐器当中的地位才开始提升。另外,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两个国家在俄罗斯音乐制造师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也就形成了如今俄罗斯与德意两大流派顶尖对立的局面。
二、中俄手风琴艺术民族认同
所谓民族认同指的是当一个个体作为民族的成员之一时,对于整体所在民族的文化信仰、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问题上的认可程度,并因此而产生的一种归属感。比如,手风琴对于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一种外来乐器,而分别进入了两国之后,手风琴本身的文化属性和民族身份会被重新认定,这就是手风琴文化的民族认同。
1.中国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特征首先,在创作手段上,由于我国民间歌曲题材丰富,各个民族的歌曲又具有独特的风格,我国的手风琴最开始是以歌曲伴奏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对歌曲旋律的直接运用也是手风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方面可以在听众熟悉的歌曲上加工,增强听众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听众在欣赏歌曲时也会加深对手风琴作品的认识。除此之外,手风琴具有丰富的和声和复调结构,能够将复杂多样的民间乐器融入到手风琴作品创作中,手风琴这种常用的编曲手段也使得民间歌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次,在创作思想上,我国的手风琴民族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和上文中所提及的手风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手风琴的普及是在革命战争的背景下,因此手风琴作品和现实生活及作曲家的观察体会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除此之外,我国的手风琴艺术发展道路较为特殊,这种特殊表现在作曲家及成熟优秀的作品所产生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手风琴的普及,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手风琴的作品通常都是由演奏者依据自身经验的积累,对民间歌曲进行改编的,所以我国的手风琴作品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再次,在文化特征上,我国的手风琴艺术体现了传统的标题性,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延续性的重要体现。标题作为音乐语言的一个辅助工具,能使作品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缩小听众与作曲家之间的距离。中国的很多音乐作品的每一个章节都有标题,这种民族化的特征至今仍在手风琴作品中有所体现,因为通俗化才能够使得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除了标题性之外,我国的手风琴作品在文化特征上还表现出非宗教性。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宗教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所诞生的手风琴作品也很少带有宗教色彩,即便在一些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内容大多也被视作了传统民俗文化。
2.俄罗斯巴扬手风琴民族化特征俄罗斯地处欧亚两大文化板块之间,因此欧亚文化的双重影响都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体现出来。比如,在鲁勃佐夫的《第二协奏曲》中,既有亚洲文化中激动跳跃的主部主题,也有欧洲浪漫抒情格调的副部主题,体现出了欧亚文化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宗教特色也是俄罗斯手风琴艺术的一大民族特征。俄罗斯民族信佛基督教,这种以受难意识为基础的思想在手风琴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例如,古柏杜莉娜的《发自内心》就是作者对圣经的感悟。另外,俄罗斯手风琴作品在创作的手段上也体现出了很多形而上学的精神性追求和色彩在其中,这与我国手风琴作品追求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认知存在很大差异。总结起来,俄罗斯巴扬手风琴民族化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俄罗斯手风琴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风格旋律。在众多的优秀作品当中,有不少作品都是通过将一首或两首歌曲进行组合而创作的,这种最常用的编曲形式使作品体现出了极具俄罗斯民族色彩的风格旋律。随着专业作曲家的加入,巴扬手风琴的作品逐渐走向原创之路,在这些作品当中,纵情狂欢和浪漫抒情都充分体现了出来。其次,俄罗斯手风琴作品民族化的特征还表现在它丰富多彩的和声上。巴扬从最初的伴奏乐器到后来发展为一门独立艺术,要归功于设计师,他们将巴扬从左侧部分简单的低音结构改进为5个以上八度的自由低音,进一步强化了巴扬的和声能力,使得大型复杂的和声作品通过巴扬来展现成为可能,并满足了俄罗斯追求音乐语言丰富多样的目标。再次,民族性格节奏的体现。不同的民族音乐会有着不同的节奏,而作为音乐的基础构成,所体现出的民族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抒情部分上表现出的哀怨忧郁,在激情部分表现出的刚毅热情,往往不会受到拍子强弱以及小节线等乐谱的限制,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节奏融合到一起,使得俄罗斯手风琴作品更具魅力。
作者:李丹丹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