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分析范文

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时代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提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到大幅度地提升。红色文化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精神食粮,其发展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如何传承红色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一、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从近代至当代,中国共产党一路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将这神州大地的面貌焕然一新。红色文化是从革命斗争岁月中传承发展而来的,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精神支柱。纵观古今中外,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喜爱深入骨子里,根植于民族基因当中。列宁()曾说过,无产阶级文化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新中国的建立,是用无数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鲜血换回来的。而“红色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论文艺》中《接见乌兰牧骑时的讲话》一文中,文章中提到的“乌兰牧骑”是蒙古语,转换成汉语,也就是“红色文化宣传队”,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定义(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17)。直至21世纪,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逐年增加,但是关于红色文化这一概念至今学界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据知网文献检索结果显示,部分研究者关于红色革命文化定义大致有以下三种看法:其一,把红色文化等同于中国革命历史文化。持有这类观念的研究者认为红色文化形成于大革命战争时代,同中国革命斗争史存在密切联系;其二,把红色文化理解为先进文化。这个概念出自同志(1)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种角度,红色文化也应被称之为先进文化,但仍然没有详尽阐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其三,认为红色文化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红色文化并非是简单地将“红色”与“文化”叠加,而是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实践成果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得到弘扬、丰富和发扬。

二、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资源共享的新局面,受众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在信息时代,红色文化在传播方式已取得相应的成果。同样,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现有成果

1.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以保护革命文物为主

近年来,各级政府注重红色文化研究,深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着力建设“安阳市红旗渠”“遵义会议会址”“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品牌,积极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认真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弘扬红色基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截止1年,在我国建有10多个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共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国家藏馆有超过0万件/套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同时,我国以保护红色革命文物为主,统筹兼顾,重点对革命遗址遗迹展开抢救式修缮工作,以保障红色博物馆革命文物的真实性和生命力。除此以外,国家定期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文物数据系统,并且根据重大节点和纪念日举办一系列主题展览。

2.将各地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为红色旅游资源

1年江西省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进一步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重新规划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开展新型的红色主题旅游形式。4年1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共同了《4—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战略指导措施。1年3月11日,经我国“两会”审查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发展均提出了要求》着重强调进一步丰富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构成强大的物质基础。其中,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趋势是以红色文化遗址为场景,加入先进技术,寓教于乐,形成沉浸式剧本体验形式。

(二)红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化形式浓厚

目前很多红色博物馆并没有权衡好文化与商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多红色博物馆存在商业化氛围浓厚的现象,博物馆周边纪念品的售卖定价偏高,红色文化产品存在恶搞、娱乐化设计。在红色革命遗址周围,也会出现不少商业店铺、酒店宾馆,以及娱乐设施,吵吵嚷嚷,各种叫卖声与严肃的红色遗址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工业化”“商业化”“社会市场化”氛围减弱了红色文化主题和社会公益特性,背离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初心”。

2.同质化、泛红色现象严重

目前红色老区和历史有关的内容仅存在于一些革命遗址和红色博物馆,对游客吸引力不足,形式陈旧,大同小异。不同地域、不同的红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等都可看到商品类别、设计趋同的文创商品,比如印章、文化衫、雕像、碗筷、纪念币、折扇等这些文化纪念馆并不具备特殊文化意义或精神含义。红色文化产品的研制并不能对红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进行深入分析,没有将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不同地方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因此产生了“泛红色”的文创产品。

3.合作体制亟待健全,竞争力不足

我国各地宣传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合作组织,多以联席会议、联盟、利益共同体等形式存在,其合作制度并不健全,也未从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深入协作,导致红色场馆利用率不足。同时,红色文化场馆所展示的展品竞争力较弱,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这导致一部分游客会产生“游一当十”的心理。同时,红色博物馆人文体验功能不强,除了党政社团团体是参观的主体,对其他游客的自主吸引力仍较弱。

三、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优化路径分析

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引导民众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理念,是一项重要任务。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措施,对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方式进行优化。

(一)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各地方政府要大力发掘红色人文旅游资源的最深层力量,形成新颖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使红色旅游资源路线在红色文化传播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红色文化旅游形象定位围绕“红色”二字,通过深入整理发掘全国各地的重大政治会议会址、革命旧址、杰出人物旧居、革命战争或重要事件的发源地、革命英烈纪念陵园、专项性纪念馆、博物院、展厅等等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代表性建筑,衍生出各种形式的红色歌谣和红色故事,从而进一步宣扬与传承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二)创作红色文化影视和视频作品

现阶段应鼓励积极创作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具体坚持以下三个创作要点:

1.经典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演绎经典红色影视作品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红色经典影视及艺术作品的重映和翻拍都必须关注革命历史背景,尤其重视革命史实,并在艺术创新和创作实践方面融入最新科技;

3.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要折射人民的期待与情怀,将影视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持续地映射到人们心中,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的口号。

(三)运用网络新技术宣扬红色文化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因此借助网络媒介,将其作为传承新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一,红色场馆应积极与时事热点新闻相结合,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第二,建立更多“5G+AR”红色文化场馆。红色博物馆与纪念馆可利用虚拟技术来传播红色文化,创新宣传形式。在线上开展数字展览,用户利用电子设备便可随时观看学习,佩戴VR眼镜便可身临其境。因此,逐步地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型媒介融合,作为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的共同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从而自觉接受和认同红色文化。

作者:顾姗姗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