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江南丝竹跨文化传播瓶颈与对策范文

江南丝竹跨文化传播瓶颈与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江南丝竹跨文化传播瓶颈与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江南丝竹跨文化传播瓶颈与对策

摘要: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倡议,“一带一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民乐团多次将中国的非遗音乐江南丝竹带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非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存在注重形式、文化认同差异、文化土壤缺失等瓶颈问题,只有注重文化背景的铺垫、注重接地气传播、重视现代传播科技的运用、重视海外媒体的有效传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非遗;跨文化传播;江南丝竹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15年里,“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民乐团的同学们多次赴老挝、柬埔寨、俄罗斯等地进行江南丝竹跨文化传播演出,这正是“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成果之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介绍

江南丝竹于明源于江苏太仓,清朝时期在江南一片广为流传。其中,“丝”是丝弦类乐器,如琵琶、二胡等,“竹”是用竹子做的竹管类乐器,如笛、萧、笙。江南丝竹产生于民间,乡土气息较为浓郁,常用于乡村的婚丧嫁娶,后来也出现在城市中的茶馆等休闲场所。传统的江南丝竹乐队规模为7~8人,有时3~5人便可演奏。“清秀含蓄、气韵生动的江南丝竹是非常富有中国气质的民族音乐,以‘小、轻、细、雅’的乐队风格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具体内涵。”[1]江南丝竹2006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大学因临近江南丝竹的发源地,所以一直高度重视传承和发扬江南丝竹。2018年,苏州大学被教育部列为江南丝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作为音乐,江南丝竹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传播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音乐的无国界性。任何地区的观众对于音乐虽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对于旋律、配器等元素的理解与领悟是相通的,它的纯音乐性是打破与不同民族观众之间隔阂的最有利条件之一。二是舞台表演性。江南丝竹利用舞台表演的传播形式,增加了表演性与可视化,减少了可能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枯燥感和乏味感。

二、非遗文化的传播瓶颈

相比于经济、政治上的硬实力,软实力通过对人精神层面的潜移默化,是增加中国国际认同度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非遗跨文化传播的瓶颈一直阻碍着其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脚步。

(一)形式主义的文化输出非遗的跨文化传播容易受错误的“文化政绩观”的影响,将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变为个别团体的“镀金”场所。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是原来音乐界备受认可的高级舞台,可近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也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团队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并非在讲中国故事、立中国形象,而是地方政府和高校炫耀的资本。“早在2014年新华社就指出一些艺术团‘不计成本,不看对象,不讲实效’出国‘镀金’,”[2]甚至为避免冷场,同行的团队会相互捧场,基本没有外国观众。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不仅仅是展示,更重要的是交流和认同。一些团队在异国进行文化传播时并没有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播使者的身份,而是“草草演出,好好旅游”,这种流于形式的文化作秀与我国优秀文化跨文化传播目的背道而驰。“其实真正的跨文化传播,必须放下身段,少些自我炫耀和作秀成分,真正进入国外的寻常百姓家,使其由知之而好之,由好之而乐之。”[3]

(二)文化认同的差异“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参与国分布于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中东欧和独联体等65个国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一套惯性的思维模式和对固有文化的一种认知感受。这65个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之源各异,故而中国文化在走出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文化差异造成的认同差异。”[4]初次接触其他民族文化时产生的文化不理解与不认同大多是因为非本土文化背景的认识空缺。不同民族的文化起源各不相同。受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大部分民族音乐发源于民间,是人们在劳作时创作出来的,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朴实与欢乐。“在传统的江南丝竹乐队中没有‘领奏’一角”,[5]“你繁我减”“你强我弱”的错落配合、共织乐章与西方乐团的气氛渲染不同,这些技巧恰好是中国“中庸”“和”思想的外化体现。区别于西方的交响乐团宫廷演奏的目的,江南丝竹的曲目更多描写的是江南美景和劳动人民辛苦劳作时的美好景象,其初衷是用丝竹器乐来展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三)文化土壤的流失政府每年财政的投入大多放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收效甚微的传统文化保护重视不够。江南丝竹的演出场所——婚丧嫁娶、茶楼戏院,都不再有传统音乐的需求。演出场所的消失必然没有经费来源,也没有人再去传承这没有希望的“遗珠”。不仅是江南丝竹,中国的非遗大部分都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但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本的“民间文化”土壤已不复存在。让这些传统文化像一棵棵失去土壤的原始古木,在见证和记录了几百上千年的中国历史后无助逝去,成为真正的遗失的艺术。文化的交流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但随着外国文化的传入,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备受冲击。比如许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西洋乐器,学习民族乐器的却很少。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导致孩子从小就认为外国的文化优于自己的文化。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不足,又如何招架住外来文化的大规模传播以及可能存在的“文化倾倒”呢?

三、非遗跨文化传播策略

“自20世纪中后期,老一辈艺人先后离去,民间的江南丝竹乐队也随之解散,江南丝竹的传承出现‘圈内多自怜,圈外少问津’的境况。”[6]帮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不仅可以将中国文化和非遗内含的中国精神传递出去,也可以反向刺激国内非遗的生存境况,帮助其“活”起来。把握住江南丝竹作为音乐所特有的跨文化传播优势,运用切实可行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策略,它将会为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去”做出特殊贡献。

(一)“接地气”的传播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传播者的利益诉求,而应该站在受众的角度,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展示。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做比喻,走出去的传统文化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既登得上有聚光灯的舞台和展览馆,也进得了群众生活里,与他们零距离传播和交流。2018年10月,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民乐团受国家汉办委派前往俄罗斯的四个城市五所孔子学院进行江南丝竹的交流与传播。在演出间隙,苏大的老师和同学邀请现场的观众朋友上台体验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和“葫芦丝”的演奏。同学们还用中国民乐演奏了俄罗斯民歌——《俄罗斯郊外的晚上》,引来在场观众连连的惊叹与掌声。真正走进民众间的文化交流才是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接地气”的音乐交流在两国人民的心灵上架起了一座跨越空间的桥梁。

(二)文化背景的铺垫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时要考虑到受众的理解程度。中国文化是几千年中国思想的外化表现,观众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接收这些中国艺术难免晦涩难懂、印象不深。因此在正式传播前举办一些讲座、沙龙和展览,比如讲述江南丝竹的历史形成与发展,更有助于他们对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更容易让他们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还可以利用中国的节庆——中秋、端午等,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由来,并发动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与分享,这样外国友人更能亲身感受并接受中国文化的氛围。

(三)建立虚拟博物馆建立和完善虚拟博物馆,使外国友人打破时空限制,在手机里、电脑上,随时随地“走进”当地的虚拟博物馆,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满足他们的实际体验感。虚拟博物馆利用AI和VR技术,创造会多种语言的AI智能讲解员,将实体博物馆的情况利用VR虚拟技术展现在外国朋友眼前,他们甚至可以带上眼镜拿上手柄去“触摸”展出器物,还可以“弹奏”比如三弦、中阮等乐器。如此一来就解决了他们无处了解“地道”中国文化的困扰。

(四)国内外传统媒体的合作考虑到国内媒体在国外公信力的欠缺,可以邀请国外权威媒体对中国文化进行记录并传播。比如英国BBC在2016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五位英国出镜记者亲身体验并跨越中国多个省、市,讲述了中国过年时举国上下的情景,引发全世界网友的感叹:“原来中国的新年这么美好”“好想去中国过一次新年”。国外媒体从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消除了不同意识形态的排斥,更能引起外国友人的共鸣,激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文化是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纽带,坚持文化先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树立国际形象的必要选择,也是推动中国政治、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铺垫。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可以让外国观众被其特殊的艺术性吸引,通过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在他们心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在国际中认可度的提高,必将成为中国在国家间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强有效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郑晓林.江南丝竹的民族品性和美学品格[J].中国文艺评论,2017(02):16-19.

[3]张晓刚.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瓶颈及应对策略——基于器物文化传播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02):55-61.

[4]王宏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03):36-39.

[5]钟珊.论江南丝竹乐中的扬琴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2.

[6]陈永明.为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而发力[J].艺术百家,2015,31(S1):241-243.

作者:吴子铭 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