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认同协商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思想来源认同协商理论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Goffman于1959年提出社会交往要以“达成一种协商的共识”为基础,首次提出“认同要通过协商来实现”这一理念。随后,这一观点被Secord,Backman和Schlenker引入到心理学领域并发展延伸。
(二)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认同协商理论19世纪80年代,人际传播学者StellaTing-Toomey将认同协商理论发展到跨文化传播领域,指出积极的认同协商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个体都有一种“多重自我认同感”,因此必须结合多重因素分析认同的建构,涉及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家庭社会化与性别社会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阶级认同、专业认同等。除此之外,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机制也影响着协商的过程。认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人们总是在新群体和既存群体中反复角色定位,获得认同。正如“我是谁”可以划分为“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和“我将来是谁”。
(三)Toomey关于认同协商理论的一些假设:1.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核心动力是与他人的广泛交往,即“社会化过程”。2.任何个体都存在着“多重自我认同感”。3.文化多样性,个体复杂性,社会环境多变性都会影响个体的认同。4.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越强,在进行跨文化交往时会表现得更自如。5.个体在熟知文化中会表现出“安全感”,在陌生文化中则表现出“脆弱感”。跨文化交往时,“安全感越强就越开放,越从容;脆弱感越强就越容易保守,越焦虑”。6.“可预见性”带来信任,“不可预见性”导致猜疑、偏见。一般来讲,个体在熟知文化中获得“可预见性”,在非熟知文化中应对“不可预见性”。“在与熟悉者交往时,由于个人价值观念、行为体系受到反复认定而产生信任;在与陌生者交往时,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带来尴尬和隔阂”。7.认同界限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一界限表现为“归属感”和“异化感”。当个体被群体认同时,会有“归属感”;反之,会有“异化感”。8.在认同协商过程中,个体对“安全感”、“脆弱感”,“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归属感”、“异化感”等概念的认知和应对,直接影响其认同协商结果。9.个体在情感、认知及行为上的获知范围越丰富,越有助于其进行认同协商。10.积极的认同协商带来的是理解、尊重和肯定,这也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二、影响认同协商的相关因素
(一)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认同即对待自我的态度和观念,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工作状态、现实情境、未来希望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追求自我个性的统一和连续,是区别自身与他者的依据。自我认同的实质就是回答:我是谁?社会认同,是个体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身份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的在情感上、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相对应,社会认同的实质是回答:我们是谁?总之,“个体的自我身份就是个体的自我认同,个体的公众身份就是个体的社会认同”。
(二)家庭社会化和性别社会化任何认同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而家庭社会化和性别社会化是认同协商的基础。1.家庭社会化。家庭社会化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制度:“个人家庭制度”和“定位家庭制度”。“个人家庭制度”又称“民主家庭制度”,它重视家庭成员个性,家庭事务民主决定,父母子女关系如朋友般,家庭权力距离很小,多存在于个人主义文化体系。“定位家庭制度”注重家庭成员地位和权利,尊重父母权威,家庭权力距离很大,多存在于集体主义文化体系。2.性别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获得性别认同,并依照其性别角色的规范和规则行事的过程。性别认同首先在家庭及学校的童年时期获得,它同时受到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等的影响。比如在美国,女孩儿被教导要与人共处,合作;男孩儿被教导要独立,竞争。而在传统的墨西哥,女孩儿受家庭保护,被孤立于家庭之外,男孩儿被鼓励出外磨练。不过总体看来,女性的代名词有:美好、感性、温和;男性代名词有:强壮、理性、好斗等。需要注意的是,与性别相关的议题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关注重点。3.族群认同。“族群”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所形成的团体。族群可按种族、血统、宗教信仰、语言等不同的标准划分,族群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族群认同即个体在情感上、观念上、行为上从属于某一特定族群。从以下两点解读族群认同:①族群价值观是否单一。混血人种、双国籍人要么倾向于某一族群价值观,要么游离于两者之间以适应生存。②族群归属感。Toomey认为,族群认同也是一种主观观念,族群认同感的强弱也会影响身份认同的延续和改变。当认同感弱时,个体归属感就容易动摇,出现认同改变。4.情感、认知以及行为机制。积极的情感因素,比如尊重、客观、信任、肯定等,是个体之间进行积极认同协商,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反之,消极的情感因素,会产生偏见、忽视、嘲笑等,阻碍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实现。跨文化传播活动前期,对交往对象的文化特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是认同协商的基础。
三、两种认同协商发展模式
认同协商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
(一)文化-族群认同发展模式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在认同协商过程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所发挥作用,Berry等人提出了文化-族群认同发展模式(见表一):AC是个体既坚持自身族群认同,又能适应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一种双重认同;AD是个体注重自身族群认同,避免接触适应社会主流文化,形成族群导向认同;BC是在文化认同占主导作用下,形成同化型认同;BD是在弱族群认同和弱文化认同状态下,出现边缘型认同,个体往往处于游离状态,不知所归,身份模糊不清。在BC模式下,个体的文化认同占主导作用,以国籍表达个体身份就是该模式的体现。在AD模式下,个体的族群认同占主导作用,非裔美洲人、亚裔美洲人、欧美人、拉美人等都是这种模式的体现。尤其是在移民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族群认同可能会让位于文化认同,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可能同处于一个文化群体。Toomey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指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正面临着如何为“美国人”下一个合适定义的难题。
(二)族群认同发展模式随着个体族群意识强弱的发展过程,Cross首次提出了族群认同发展模式,后Helms在Cross基础上,修正了族群认同发展模式(见表二):Pre-encounter阶段是族群成员受到大的文化环境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表现很无知,族群意识感很弱。Encounterstage阶段,族群成员遭受一系列族群打击(比如种族歧视或无法完全融入社会),族群意识开始觉醒。Immersion-Emersion阶段,族群意识完全觉醒,并重新确立族群认同。最后Internalization-Commitment阶段,族群成员保持族群认同的前提下,融入社会,开始与其他群体交往。
四、认同协商对于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启发
认同协商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认同协商理论,要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传播者,可以引用Dodd提出的“第三种文化”概念。“跨文化传播双方A、B把各自文化特色放在一边,寻找共同的领域。在交往时,双方都致力于寻找一种彼此共享的新的文化空间。A、B双方并无必要去同化对方,而是寻找、创造共同之处,求同存异。”Dodd提出,实现“第三种文化”,必须从情感、认知、行为机制三个层面去努力。从情感层面上,针对异文化和异文化群体,以尊重为基础,排除偏见、定势。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定势是指,以一些事先假设(并非客观)为基础,对某一群体标准化和简化的观念。比如认为德国人永远机械地遵守纪律,法国人永远陷入轻浮爱情,犹太人永远吝啬和狡诈,中国人永远喜欢模棱两可等等。从认知层面上,需要积累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能够从历史上、结构上和环境上来解读个体身份的形成;能够驾驭两种即便是对立的价值体系;运用多文化标准聆听、解读异文化及异文化群体;从多文化角度分析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问题。
从行为机制上,培养高超的交往技巧对于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这些技巧包括:价值观认定技巧,洞察技巧,倾听技巧,身份确定技巧,语言理解技巧,非语言解读技巧,应变技巧,化解冲突技巧,协作会话技巧,文化适应技巧等等。其中,倾听技巧和身份确定技巧是日常交往必备的。倾听技巧涉及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全面关注,并从双方角度去运用解读这些符号;身份认同技巧要求首先有积极的自我认同,同时尊重他人的群体身份和个人身份,做出认同反馈。总之,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技巧。
作者:崔潇 单位:韩美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