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扩充传播内容:“不变量”与“变量”相结合
法国文化部在2013年的工作报告《新时代的文化部:文化与媒体2020》中指出,语言、文化遗产、旅游是扩大法国文化影响力的基石,是文化传播内容中的“不变量”。[1](P118)随着法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不变量”逐渐走向衰退,法国传统文化的原有优势已不足以保持并提升法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入数字时代后,法国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延伸至非物质文化领域,如科技领域的合作、艺术家培训和交流、创意品牌宣传、时尚设计推介、音乐节的举办等,为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注入了新的“变量”。语言是世界各国文化联系最便捷的纽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法国历届政府将推广法语作为法国文化传播的核心和文化外交的第一要务。在数字时代,法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强调语言和语言多元化是提高法国文化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法国文化部在2013年的工作报告《新时代的文化部:文化与媒体2020》中提出数字时展语言多样化的战略:确立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聚焦语言的多样化,拓展语言多样化的手段,构建国家和欧洲层面的语言科技战略,提高公共场合法语的使用率,确保人人都有学习和使用法语的权利。报告还指出:“法语学习是法国对外文化方针的基石,语言多元化对于法语视听产品的对外传播是必不可少的,翻译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法国首次将法语学习、语言的多元化和翻译这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以往对外文化传播方针中单一强调法语学习的思路。如果说,法语学习是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基石,那么,法语翻译就是法国打开对外文化传播大门的钥匙,它使法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容易走出国门。丰富的语言资源是实现语言多元化的基础,翻译和语言技术的开发是实现语言多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法国倡导欧盟各国共同致力于语言资源的开发,如搜集资料、建立专业术语库、编撰词典,并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语言技术的研发,如翻译技术、口语与书面语互换的声音识别和混音识别技术等。一种语言应用得越广泛,可译性和可操作性就越强,其数字化的使用程度也将会越高。法语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倚仗数字化的服务和新媒介。法国积极致力于语言资源的开发和语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保持法语作为国际工作语言的地位,还将大大提高法语在国际舞台上的使用率和翻译率,进而提升法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作为法国文化象征和代表的文化遗产,是法国文化对外推广的标识,也是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最受青睐的领域。法国除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建造的布阔伊宫、在葡萄牙里斯本建造的圣路易教堂、在罗马建造的美帝奇别墅外,最引人瞩目的是于2007年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签约合建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法国文化部部长德瓦布尔(RenaudDonnedieudeVabres)指出:“共同建造一个博物馆旨在促进东西方的文化对话,将借助于博物馆学最前沿的技术,展示法国艺术史领域的经典作品。这个博物馆将会在藏品价值和科技水平上与卢浮宫保持一致。”[2](P212)阿布扎比卢浮宫借用巴黎卢浮宫的名称,贴上了世人知晓的法国标签。法国不仅参与博物馆的设计、建造和人员的培训及藏品展览,而且每年支付1.5亿欧元用于向卢浮宫等法国博物馆租借藏品。法国与阿布扎比合作建造阿布扎比卢浮宫的举措,使法国在博物馆领域最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及数字化管理经验得以传播和推广,也向阿拉伯世界展示了法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法兰西文明,扩大了法国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利用数字化高新技术,对卢浮宫展出的6万多件藏品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将其中的3.5万件藏品从展厅搬上了网站,为网民提供虚拟的观展体验,实现了对卢浮宫的虚拟化再现和数字化管理。数字技术使艺术传播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大大拓展了艺术传播的空间,为法国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对外文化传播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法国的对外文化推广有了新的风向标。法国在利用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扩大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本国文化优势,倚仗创意、艺术创作、教育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和创新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法国素有“艺术大国”之称,注重艺术创作水平及艺术创造力的提高。数字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众多文化领域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尤其是视觉艺术。在线视频点播和下载等手段构成了文化实践活动的一个新趋势,也成为法国视觉艺术对外传播的新媒介。可惜,目前这种新媒介涉及到的只是视听作品和电影业,尚未搭建以演艺业为主题的视频点播平台。此外,法国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在国际领域的推广和传播。法国政府大力开发和利用本国发达的高等教育资源,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纳入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发展战略中。法国教育国际协作署(Edufrance)是在1998年由法国教育部和外交部共同创立的一个官方机构,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法国的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吸引并鼓励外国学生赴法留学。据法国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工程师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中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由2009年的161,148人增至2010年的284,659人,占到法国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2.3%。[3](P192)法国加大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力度,目的是希望培养一批“亲法”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的“大使”,给他们各自的国家带去更多“亲法”的声音,扩大法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随着“数字化法国”战略的提出,法国也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数字化大学”[4](P74)的战略措施使法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将教学资料全面数字化,对师生进行信息通信技术(TIC)培训,建造数字化图书馆,为师生及其教学活动提供数字化服务。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使法国的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为国际联合培养和国际高等教育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法国将文化传播与科技合作融为一体,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参与高端国际科研合作。法国通过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科研平台(eSicence)①建立联系,建设数字化的资料库,构筑数字化的研究基础。法国的这些举措促进了国际范围内的科技资源集聚和技术共享,对法国科研水平和技术项目获得国际认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科技、“数字化”的现代法国。
二、扩大传播载体: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与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相结合
法国的对外文化活动得以蓬勃发展,得益于一个庞大的海外文化传播网络。分布在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92个国家的145个文化中心和文化院以及1,075个法语联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法语联盟分布在全球的134个国家和地区,汇聚了783位法国外派教师和国际志愿者及1万名当地雇员。[5]法语联盟成立130年以来,一直是法国推广法语的主要执行机构,是法语国际教育的主力军。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文化部长奥雷莉•菲莉佩蒂在2013年7月15日的法国《费加罗报》上联名撰文阐述法国对外文化政策时指出:“全世界有2.2亿人会讲优美的法语,并且随着非洲的发展,讲法语的人数还将达7亿,这就是法国影响力的坚实基础。”[6]因此,法国特别致力于大力扩展海外法语教学网,尤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法语教学。除官方的文化机构外,这个庞大的海外文化传播网络还包含了一些私立的文化机构。这些机构以协会的形式存在,有着灵活的组织方式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如主要负责法国思想传播的法国思想传播协会(ADPF)和1992年成立的法国艺术活动协会(AFAA),它们在法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这两个执行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法国外交部和文化部整合两部资源,将这两个协会合并成立了法国文化署(CulturesFrance)。法国文化署除统一了法国的对外文化活动外,还提高了法国在国际社会的“清晰度”和“可见度”。②文化署与法国在海外的文化传播网络协同发展,共同致力于当代法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推广。早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就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对外视听网络,由法国电视5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法国国际频道三部分组成。法国国际频道向马格里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亚洲地区的法语国家提供法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然而,这个视听网络已不足以满足数字时代对文化传播提出的要求。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传播技术的融合形成了数字化的传播技术,为对外文化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法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文化传播途径的必要性,认为数字技术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也是传播文化的平台,并利用新媒介为法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构建了一个“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网络。
有形的文化传播网络与无形的数字新媒介相结合,成为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更为有效的载体。无形的数字新媒介作为法国加强文化输出的强大助推器,使数字网络的特性在文化传播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试以法国外交部首创的“数字外交”为例加以说明。基于“数字外交”是传统外交的补充和延伸这一认识,法国外交部部长指出:“互联网是获得自由和谋求政治转机强有力的工具,它在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法国外交部利用庞大的传播网络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及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法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可辨度与影响力。作为法国外交部在媒体领域的协调机构,法国国际媒体署(CFI)推出的4M项目就是法国开展“数字外交”的成功案例。针对社交媒体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广泛的影响及信息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信息泛滥,4M项目致力于传播“独立的和有价值的信息”,旨在“推动这些国家职业化的进程、在成员国之间建立合作网络、促进出版技术的创新与推广”。[8]法国通过组织区域性论坛、国际年会和培训研讨会,为项目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建议,将法国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先进的媒体技术和经验传输到各成员国,将经过“过滤”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到各成员国,这样各成员国就在不经意间接受了法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三、扩张传播地域:立足欧盟与辐射发展中国家相结合
“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传播体系为法国对外文化传播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领域,使法国确立了在立足欧盟的基础上逐步辐射发展中国家的地缘战略目标。法国依托欧盟的传播效应,提倡在欧盟内部协调各国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欧洲范围内语言资源的开发和语言技术的研发;并通过资助翻译事业和发展语言技术,积极推动欧盟“文化和语言多样化”的发展,以提高法语在欧盟的地位。法国有意识地将其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纳入欧盟框架之内,利用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力,积极与美国文化抗衡,扩大“文化例外”①主张在欧盟内影响。法国通过参与欧盟的文化合作项目,将文化例外这一概念由法国国家层面转向欧洲层面。例如,一项名为“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的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欧洲委员会于2008年11月推出这项计划,法国国家图书馆实施了一个“线上图书馆”的项目,将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图书进行数字化资源整合,包括图书、杂志、文献、照片、视听材料。从计划实施起至今已有1,000万册电子资料可以在“欧洲数字图书馆”的网站上免费查阅。数字图书馆是欧洲国家在文化层面已经落地的合作项目,法国的积极倡导和参与提高了法国在欧盟文化事务中的地位,也向欧盟其他成员国展示了法国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扩大了法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影响力,促使所有法国人及欧洲人都可以接触到数字化网络,保障并加速数字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促使数字化产品的使用和服务更加多样化。此外,法国借助一些国际组织,如法语圈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及国际电信联盟,参与到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建设中。在法语圈国际组织中,法国作为最大的资助方,积极致力于缩小分布在非洲、东欧和亚洲各成员国的数字技术鸿沟。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建立读书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提高信息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力度,并通过文化中心向该地区传播法国文化。在国际电信联盟中,法国对一项名为“连通一所学校、连通一个社区”的项目投入50万欧元。法国的参与促成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三个非洲国家的十余所试点学校的建立,并为这些学校配备了数字化的教学设备。这些试点学校在利用这些设备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也为整个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上网和线上服务的机会。法国利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加强了法国对外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广,同时也通过新兴技术扩大了法国文化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通过在偏远地区建立读书中心、文化中心及学校,潜移默化地向这些国家传播法国文化和价值观,并使法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容易获得这些国家的支持。
从传播地域不断扩张的现实来看,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有很明显的“扩张性”。这种扩张性的文化政策,主要由外交部及围绕法国大使馆建立的一系列机构来推行,旨在向全世界传播法语语言和文化,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TIC)推广顺应数字时代要求而制定的“文化数字化”政策。这种“扩张性”的文化政策与法国一贯倡导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防御型”文化政策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防御型”的文化政策旨在抗衡美国霸权文化,“挽救”衰落的法国文化。“扩张性”的文化政策旨在提高法国文化的传播力,扩大法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者在构建多元文化、弘扬法国文化上是殊途同归的。数字时代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特色在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倚重非物质文化资源,致力于开发一个共同的文化和知识空间;借助庞大的有形文化传播网络和无形数字新媒介,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传播法语和法国文化,力促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中不断彰显法国文化的影响力。“法国式”的文化传播网络作为对外文化传播模式的典范,已经成为欧洲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也必将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制定对外文化传播策略借鉴的范式。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文化的输出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与法国相比,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还不是很强,还没有建立起庞大的数字文化传播网络,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明确自己的文化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文化传播政策,努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辨别度和认同感,积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身份。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资源,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一定能够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新媒体的用户群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者:邓文君 李凤亮 单位:深圳大学副校长 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